高三政治:主观性试题作答的规范化

逍遥学能  2013-07-17 12:28

  众所周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着的成绩:、和。就而言,“”包括书本和时政知识;“”主要指的是作答各种题型(五大题型)的答题技能,而贯彻其中的是作为各种核心的能力;“”主要指的是考生的应试素质。就三者的关系来说,“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心理”是保证。实践证明,在阶段,在考点知识、时政知识和进一步调整应试心理的同时,化大气力去进一步规范的答题是十分必要的。下面,针对高考主观性三大题型(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答题的规范化问题,结合有关具体题例,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关于简答题。简答题,顾名思义就是对问题进行简要回答。但就高考简答题的答题来看,实在不简单。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简答题(包括辨析题)的答题不如论述题,简答题和辨析题这两种题型相对于论述题而言,其内容容量相对较小,命题方式多样,题目设计较为灵活,要求考生用较短的文字准确地表达出题目要求回答的主要内容,体现一个“准”字;还要求思维层次清晰,逻辑严密,体现一个“清”字;答题的角度要求面面俱到,体现一个“全”字;语言简约明了,惜墨如金,叙述时要体现一个“简”字。如2003年高考政治江苏卷的第34题,要求考生回答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主要依据和意义。在回答依据时,两个思维层面清晰到位,一是谁监督?当然是人民监督,那么为什么要由人民监督?因为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二是监督啥?监督权力,为什么要监督权力?因为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表明,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在这里简答题作答的“准”、“清”、“全”与“简”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回答意义时,其思维层次可谓层层推进,从对党和政府的自身建设,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进一步延伸对对各项事业的发展,由点到面,范围由小到大,其思维品质之高之美由此可见一斑。江苏卷的第35题也充分体现了以上特点。然而,去看看我们面上的许多考生的简答题的作答,与此相比,可谓相去甚远。不能准确地与考点挂钩,思维没有层次,想到啥就写啥,抓住一点,大肆渲染,不及其余。如此要点不全,语言不简,思维混乱,品质低劣,这样的答案其得分可以想见。当然,我们要求考生完全达到高考答案的要求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况且高考答案也只是参考答案,就政治主观题的答案而言,套用一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辅导以及规范化的训练,尽量让考生在作答简答题时,点找得准一些,全一些,思维层次清晰一些,答题语言简约一些。
  
  
  二、关于辨析题。辨析题历来被认为是高考政治各大题型中难度最大的一种题型,从平时的考试和历年的高考来看,其得分情况往往不甚理想。2003年高考政治难度最大的一道主观题就是第36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人为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其难度系数为0.249,列六道主观题之首。另一道辨析题的难度系数也达0.391,在六个主观题难度排列中列第三位.因此,辨析题的总体难度在三大题型中列第一位,相反,在2003政治高考中,难度最低的是论述题。辨析题难答的主要原因是该类题型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主要是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思维品质,思维的全面性、辩证性、发散性、深刻性、批判性、逻辑性、张弹性等品质在答题时都有不同的体现和要求。作答辨析题要求考生必须找全辨题中的辨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辨点展开辨析。而每个辨点的类型又可能有所不同,如有的可能是片面型,有的可能是附加条件型,有的可能是正确的,有的可能是错误的,等等。类型不同,答题的也不一样。作答辨析题还要求(或者说是更要求)考生把握好各个辨点之间的关系,有时答题的关键就在于此。如有的辨析题的几个辨点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并立的,有的可能是因果关系等等。如上面提到的2003年第36题。显然在辨题中有两个辨点,一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二是人为制造的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而这两个辨点之间的关系显然是因果关系。在作答辨析题时大家一般比较重视对各个辨点进行各个分析,如上题,只是分析为什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正确的,为什么人为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是错误的,而忽视对辨点之间关系的把握。就因果型辨析题而言,最为关键的是要分析为什么会由这个原因得出那个结论的。上题中,为什么会由“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个前提得出“人为制造的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这个错误的结论的呢?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不懂得哲学上的矛盾具有客观性,二是把人为制造的矛盾与哲学矛盾混同起来了。找到了原因,答题也就了一大半。所以我们在指导考生作答辨析题时,不仅要要求学生找全辨题中的辨点,更不能忽视辨点之间的关系,既要注意“分”,更要注意“合”。辨析题和其他主观型试题相比还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点就是试题中没有具体的设问,因此不少考生不知如何对具体的辨点进行分析。在指导考生作答辨析题时务必教会学生如何变“无问”为“有问”,对各个具体辨点进行自我设问,而后根据设问展开思维。一般对于正确的辨点,主要分析其为什么正确即可;而对错误的辨点有时不仅要分析其错误的原因,还要分析其危害,并且有必要的话还要指出与此相对应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对于片面型的辨点要首先肯定该肯定的并说明原因,更要指出其疏漏之处,也必须说明其原因,有时还要说明疏漏这些内容的危害;对于附加条件型的辨点,要明确指出辨点在何条件下成立,在何条件下不成立,并讲清其原因。现在政治高考时常会出现所谓的情景式辨析题。作答此类辨析题时除了要注意以上一些作答辨析题的共性外,在辨析过程中还必须结合背景材料。学生在作答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撇开材料不谈。我们在指导考生作答该类辨析题时一定要强调结合材料展开辨析,面上的很多情景式辨析题,许多是为材料而材料,它所提供的答案往往也与材料没有关系,久而久之就给学生起了误导作用,我们的一些在讲解时或者自己编制答案时或许也会犯这样的错误,那么在高考复习阶段一定要尽可能规范起来,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下面试举例加以说明。
  题例:背景材料: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腐化,严重败坏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对此必须予以严厉打击。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辨题: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就是反腐败。
  分析这个辨题,首先要懂得治国与治党的含义,治国是指对国家的治理和建设,治党指的是党的建设问题。其次要找全辨题中的辨点。不难看出,辨题中有两个辨点,一是治党必先治党。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这里主要要分析为什么是正确的,要结合材料分析其理论依据并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其实践意义。第二个辨点是治党就是反腐败。反腐败与党建是有联系的,或者说是党建的内容,但认为党建就是反腐败显然是片面的。分析这个辨点时要按照分析片面型辨析题的一般思路,先肯定该肯定的,然后再指出不足之处。根据作答辨析题既要注意“分”,又要注意“合”的原则,答案中要指出反腐败、加强党建对治理和建设国家的意义。另外,要在分析过程中,把背景材料中的有关内容有机地融合到答案之中。
  参考答案:(1)政党领导国家政权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政治现象,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会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从而影响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影响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治国必先治党。(3分)
  (2)坚持从严治党,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保持党的形象,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问题。(2分)
  (3)党的建设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原则、推进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等等。反腐败只是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认为治党就是反腐败显然是片面的。(4分)
  (4)当前加大反腐力度和党的建设能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2分)
  三、关于论述题。从近三年特别是2003年的高考论述题来看,其得分情况相对于简答和辨析题而言是较为理想的,这不是因为论述题这种题型本身难度小,而主要是因为论述题分值高,大家的重视度也较高,广大政治教师对如何作答哲学论述题,如何作答经济常识表格题,如何结合材料展开分析等都颇有研究,因此指导学生答题都比较到位,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只要我们对学生加以正确科学的指导,学生作答政治主观性试题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从近三年政治高考看,每年的两道论述题都是这样摆布的:第一道是哲学题,第二道是经济常识表格题。哲学论述题的设问方式三年都不同,似乎没有共性,但应该说作答哲学题的共性在其间都得到了体现。一是对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的把握要准确,要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找准哲学原理,原理找错了,整个答题就失败了;二是用原理和方法论分析材料内容时要做到有机结合,高度融合,而不是简单的观点加材料,不是机械的“加”,这就显示考生对原理方法论的真正理解,不是仅仅把握了它的“形”,更重要的是把握它的“神”,也显示了考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贯穿其中的依旧是考生的。我们在指导考生作答哲学论述题时,要求学生按照原理—方法论—挂钩分析—总结这样的思路进行答题,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只要学生哲学原理找准找全了,方法论对上了号,尽管分析能力有差异,但基本的分都能拿到。这里特别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要结合材料,不少考生在作答时只是把原理和方法论展示一下,缺乏结合材料的分析过程,造成不必要的失分。一定要告诉学生在写完原理方法论后,一定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千万不能有答题环节上的疏漏,这样的失分将是非常严重的。下面举一例简要说明一下哲学论述题的答题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高中政治第一节课怎么上?
下一篇:个人收入的分配课堂练习题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高三政治:主观性试题作答的规范化】相关文章
【高三政治:主观性试题作答的规范化】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