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6-09-22 10:36
【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有70%是坡地,植被覆盖极差,每遇暴雨,泥沙与雨水齐下,水土流失之重为世界所罕见。现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占高原总面积的90%,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占一半以上。据山西省大宁县县志记载,太德塬在清光绪年间,塬面面积约870公顷,现在只剩下了600公顷,其余的都变成了沟壑。水土流失,流走的是土地最具有生产力的表层土壤,使得土壤层变薄,肥力降低,生产力下降。
【黄土高原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快数百倍】
中国科学院2003年12月13日公布的对黄土高原的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目前每年流失的土层达1厘米,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快100倍到400倍。
监测表明:黄土高原平均每年流失泥沙16亿吨,泥沙流失过程中,氮磷钾等营养物质也大量流失,这使土壤的生产能力大大降低。水土流失使坡耕地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土地的透水性和持水能力显着下降。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自然状态下,要形成1米厚的土壤需要1万到4万年,也就是说,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壤要100到400年,而根据测算,目前,黄土高原每一年流失的土层就有1厘米厚。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是因其土质疏松,坡度较大,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等原因。地面上只要出现水沟,哪怕是很细小的纹沟,也会很快加深、扩展,沟头不断向上延伸,最后发展成为一二百米深的沟壑。沟底则不断向下掏深,沟壁陡立不稳定,常沿垂直节理崩塌,使沟体扩大,最终形成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除自然原因外,人类的活动,如滥垦滥伐,破坏植被等社会因素也有很大的影响。科学家指出:自然因素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但是一百多年来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开荒等人为因素则是更重要的主导因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泥沙淤积下游河床,威胁黄河防洪安全 该区多年平均年输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约有4亿吨沉积在下游河床,致使河床每年抬高8-10厘米。目前,黄河河床平均高出地面4-6米,其中河南开封市黄河河床则高出市区13米,形成著名的“地上悬河”,直接威胁着下游两岸人民生命安全。
——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该区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8。年降雨量只有200-700毫米,而蒸发量则高达300--1800毫米。同时,为了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每年需200-300亿立方米的水用于冲沙入海,降低河床,使有限的水资源更趋紧张。
——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严重的水土流失,减少了耕地,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开荒种地,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国家“八七”扶贫计划的592个贫困县、8000万人贫困人口中,该地区就占有126个贫困县、2300万贫困人口。经过多年的扶贫,目前仍有1000万人口尚未脱贫。
——恶化了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植被,恶化了生态环境,加剧了土地和小气候的干旱程度以及其它自然灾害的发生。据甘肃省18个县连续44年的资料,旱年或大旱年17年,占38.6%,其它灾害年份19年,占43.2%。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大范围的地表裸露,形成沙漠,一遇大风,沙尘四起,形成沙尘暴。历史上,由于地表植被破坏,形成沙漠,造成陕西北部的榆林城三次被迫搬迁。
【水土流失的治理】
党和国家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的措施,如发动群众植树造林、种草、改坡耕地为水平梯田等,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举例来说,无定河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一条河流,流域面积3万多千米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达2.3万多千米2,占总流域面积的76.5%。因水土流失严重,无定河被列为全国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之一。经过大面积的植树、种草,农田基本建设与打坝、拦泥、蓄洪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使其治理程度已达47.2%,不仅对增加林牧业生产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起了很大作用,而且也明显减少了输入黄河的泥沙。据有关水文站提供的数据,在1971年~1980年间,无定河平均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减少了1.5亿吨,约占历年输沙量的62.4%,相当黄河年输沙量的近1/10。
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当前,水土流失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据遥感最新普查结果,现黄土高原每年流失掉的土壤就相当36万公顷土地的30厘米耕作层,伴随失去的氮、磷、钾养分4 200万吨,相当于1989年我国化肥使用量的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