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同步试题《白杨礼赞》

逍遥学能  2013-06-13 10:46

同步《白杨礼赞》

1 白杨礼赞

5分钟训练(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妙手偶得 紧紧靠拢 倔强挺立

B.不折不挠 屈曲盘旋 旁逸斜出

C.纵横绝荡 直挺秀欣 坦荡如砥

D.潜滋暗长 恹恹欲睡 力争上游

提示:本题考查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识记。C项中“纵横绝荡”的“绝”应改为“决&rdquo 初三;。

答案:C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壳 晕 折 提示:此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参考答案:ké 鸡蛋壳 qiào 地壳 yùn 晕圈 yūn 晕倒 zhé 不折不挠 shé 折

3.走近作者。

本文作者是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_________,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__,曾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等著名小说。其作品编为《茅盾全集》。

提示:此题帮助了解作者,以便更好解文章。

答案:茅盾 沈德鸿 雁冰 《林家铺子》《子夜》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本文的抒情线索是_________。

提示: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参考答案: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2.体会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提示:生动形象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此题考查对文 中动词表达效果的理解。

参 考答案:(1)“扑”与“奔驰”照应,写出了迎面而来的情景,形象而准确。静态的黄土高原“扑”入视野,这是乘车者的实感,准确地表现了“奔驰”的汽车速度之快。“黄绿错综的 一条大毡子”“扑入”视野,也反映了黄土高原的辽阔平坦,一望无际,无遮无碍。

(2)使用“涌”字,说 明感想很多,瞬间形成,有的也许还未经过仔细考虑,就不由自主地喷涌而出。

(3)一个“泛”字,富有动感,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活力。

3.这篇课文借物咏人,作者是怎样逐层深入地来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的?

提示:可从景、形、神三方面进行思考。

答案:略

4.既然作者写此文是热烈歌颂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但为什 么题目是“白杨礼赞”呢?

提示:本文采用了象征的手法,白杨富有象征意义。让读者感到更形象、醒目。

参考答案:白杨树象征着北方的抗日军民。以此为题,更加形象、醒目。

快乐时光

宽大 为怀

毕加索对冒充他 的作品的假画毫不在乎,从不追究,看到有伪造他的作品的画时,最多只把伪造的签名涂掉。“我为什么要小题 大作呢?”毕加索说,“作假画的人不是穷画家就是老朋友。我是西班牙人,不能和老朋友为难。而且那些鉴定真迹的专家也要吃饭,而我也没吃什么亏。”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基础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心胸狭ài( ) (2)无边无yín( ) (3)倔jiàn?( )挺立 (4)地位显hè( )

提示:本题考查文中生字词和多音多义字的掌握。

答案:(1)隘 (2)垠 (3)强 (4)赫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派遣 辐射 杳无音汛 循环系统

B.妄肆 沸沸扬扬 附代说明 旁逸斜出

C.诧异 蝉蜕 不屑置辩 变化之迷

D.贮畜 晕圈 忧心忡忡 负职领导

提示:本题考查相似字形的辨别能力。A项“杳无音汛”的“汛”应该改为“信”;B项“附代说明”的“代”应该改为“带”;C项“变化之迷”的“迷”应该改为“谜”;D项“贮畜”的“畜”应该改为“蓄”,“负职领导”的“负”应该改为“副”。

答案:D

3.依次填入下列句 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

(1)这家敬老院有卫生室、棋艺室、台球室、电视室、健身房……可以说设施_________。

(2)改革开放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机,这个“文革”中一度_________的项目再度上马了。

(3)合肥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他在这里_________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4)年轻人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切不可_________用事。

A.完备 中止 度过 意气

B.完备 终止 渡过 义气

C.完善 中止 度过 义气

D.完善 终止 渡过 义气

提示:本题主要考查近义词的理解运用。完备:应该有的全都有了。完善:①完备美好;②使完善。中止:(做事)中途停止。终止:结束,停止。度过:侧重过,多半指时间。渡过:多指由这一岸到那一岸;通过(江河等)。意气:主要指①意志和气概;②志趣和性格。义气: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或感情。根据语境,A项词语恰当。

答案:A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①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②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③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④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 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

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4.“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和“温和”“坚强不屈”“挺拔”都是赞美白杨树的词语,请指出这些词语中赞扬白杨树外在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扬白杨树内在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考查词语包含的感情色彩。

答案:挺拔、伟岸 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

5.本语 段开头在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之前,先假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什么写法?作用是什么?

提示:考查表现手法及作用。

参考答案:欲扬先抑。作用:揭示白杨树与众树不同,突出白杨树的内在美,由赞树到赞人,过渡自然。

6.语段中①②③④句是什么关系?作者运用这种关系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有什么作用?

提示: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理解排比句式的运用对揭示象征意义的作用。

参考答案:递进。作用:引导读者去思考,易于让读者理解和接受,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

7.③④句中加点词如果都换成②中加点词好吗?为什么?

提示:考查词语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不好。原因:②③④句从表达内容上看是层层深入的关系,③④句的加点词直接表明这样的关系,这样写,更利于读者接受。

8.文章结尾写楠木的目的何在?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理解对比和呼应的作用。

参考答案:目的:写楠木为了以树比树,以人比人,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协调,完整。作用:再次点题,呼应开头,深化中心,表达作者 强烈的爱憎之情。

深层探究

9.阅读下面茅盾关于《白杨礼赞》的两封信的摘要,请写出你的探究的结果。

“白杨礼赞写作时间大概是1941年,于重庆。赴延安是1940年6月于西安遇见朱总司令,搭他的车到延安的。白杨 礼赞非取材于一地或一时,乃在西北高原走了一趟(即赴新疆,离新疆赴延安、又离延安至重庆)以后在重庆写的。”

“1940年我离开新疆到达延安的时间,过去我在给您的信中以及给叶子铭同志的信中都误记为6月份,应该是5月26日。”

答案:从茅盾的信中,我们可以至少推测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茅盾写此文肯定有针对性,或者说有特殊的含意。写于重庆,定是有感而发。二是茅盾写此文肯定是经过了大量实地材料的对比的,不仅是有感而发,肯定也是有据而发的。“非取材于一地或一时”,是对比了重庆、新疆、延安之后有感而发的。

链接

10.(2010江西中考模拟)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条的主要信息。

人民网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10月12日讯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2日9时9分52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将两名中国航天员送上太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提示:首先要提炼关键信息,然后注意语意连贯

参考答案:“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将两名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古诗词鉴赏:赠别诗鉴赏要诀
下一篇:初二语文教案:《石壕吏》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初三语文同步试题《白杨礼赞》】相关文章
【初三语文同步试题《白杨礼赞》】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