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教学设计

逍遥学能  2013-05-31 21:37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 学习本托物抒情的写法。
2. 理解饱含深情的句子。
重点、难点
1. 重点: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真挚的爱情。
2. 难点:理解含蓄地表达情感的句子。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启发教学
教学时:1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说说你所了解的邓颖超、周恩。
邓颖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原名邓淑,祖籍河南光,1904年2月4日出生于广西南宁。幼年丧父,靠母亲杨振德行医或当家庭教师过着清贫的生活。1913年至1920年,先后在北京平民学校、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后在北平师大附小、天津达仁女校任教。她具有聪明、活跃、雄辩、开朗、坦诚和开诚布公的性格。
周恩(1898年-1976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
二、阅读,整体感知
1、字词
(1)把中的生字及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圈出。
(2)找出本中的成语并解释,选其中一个造句。
2、 理清线索和层次结构
本以 海棠花 为线索,84岁高龄的邓颖超深情回忆了她与周恩 相识、相知 、相爱度过的数十年革命峥嵘岁月。表现作者与周恩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忠贞不渝的爱情,寄托了对周恩的深情怀念。
全共 11 个自然段,可分为 4 个部分:
第一部分( 1 ):见花思人,引起下。
第二部分(2--6):抒发对周恩的思念之情。
第三部分(7--9):深情回忆和周恩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
第四部分(10---11):再次抒发思念之情,结束全。
三、 探究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活动一、整体感知:本是一篇追忆性的字,作者追忆了什么,与海棠花有什么联系?
学法指导:抓住主要信息进行归纳概括。
点拨与解析:海棠花是周恩喜爱的花,二十六年,他在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居住,日理万机之余,常在花下散步休息,留下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作者通过对海棠花的喜爱,借物思人,追忆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的伟大爱情、友情。
活动二、读,作者运用了怎样抒情方式?
学法指导: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小组讨论完成。
点拨与解析:一是融情于事。在叙事的过程中,融进自己的情感,使叙述的事、人物都焕发着感情的色彩。如第四段写花寄日内瓦,“我想你在那样繁忙的工作中间,看一眼海棠花,可能使你有些回味和得以休息,这样也是一种享受。”挚爱深情,浸透字里行间。二是直接抒情。往事如昨,萦绕心间,挥之不去,说到动情处,又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为了便于直抒胸臆,从第二段一开始,作者就将第三人称“他”转换成第二人称“你”。以下的字可以说是邓颖超与相依相伴数十年的周总理在天之灵的心灵对话,表达“你”对“我”的深情,“我”对“你”的怀念,亲切而感人,获得采用其他人称所无法获得的表达效果。
活动三、探究发现:1. 作者深情地回忆和周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为什么从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
点拨与解析:从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触物生情,触发对过去有关人物事的回忆,展现已逝去的情景,饱含对看花人的深情追忆。
2.第二段人称由第一段的“他”改为“你”,为什么要变换人称?
既有利于直接抒情,又表达了“你”对“我”的深情,还表达了“我”对“你”的怀念,亲切而感人。
3、第三段描写了海棠花的漂亮和海棠果实的味美的目的是什么?其中“十二年本是短暂的,但是,我感到又是漫长漫长的”矛盾吗?
表达对周恩的深切怀念。
不矛盾,因为深爱对方,过去的回忆仿佛就在眼前那么清晰,所以说“短暂”;但爱人离去,思念之情与日俱增,所以十二年又是漫长的。
4、第五段抒情属于哪一种方式?与第四段有什么区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属于直接抒情,第四段是在叙事中抒发情感。这段话写出了作者对周恩的无限敬意.
5、的结尾句,作者为什么称周恩为“同志,战友,伴侣”?
他们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所以是“同志”;他们的一生都在共同的革命理想而艰苦奋斗着,所以是“战友”;他们的婚姻“是两个具有相似出身与相似思想的共产主义革命者的终身结合”,“是具有信念的婚姻”,所以是“伴侣”。
四、语言品析(本朴素的语言,感受融情于事的手法)
1.春天到了,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十二年,他不再回了。(句中加点的“又”字用得好在哪里?)
2.在你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时候,我们家里的海棠花正在盛开,因为你不能看到那年盛开着的美好的花朵,我就特意剪了一枝,把它压在书本里头,经过鸿雁带到日内瓦给你。(朗读这句话,字里行间饱含着的深情。)
3.你不在了,可是每到海棠花开放的时候,常常有爱花的人看花。花下树前,仿佛你仍在我们中间。(朗读这句话,体会字里行间饱含着的深情。)
学法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四、 小结
邓颖超在该中称自己的这篇既不是诗,也不是散,而是“一篇纪念战友、伴侣的偶作和随想”,84岁的邓大姐在中深情回忆了她与周恩相识相知相爱和相伴度过的数十年革命岁月。
本是一篇追忆性的,作者通过追忆与丈夫周恩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把已经逝去的情景再现在我们面前,表现了作者和周恩共同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忠贞不渝的爱情,寄托了对周恩的深情怀念。
五、 作业
查阅有关周恩的故事,向同学讲一讲。
周恩如何称呼邓颖超
周恩在熟悉的老同志面前,常称邓为“小超”;在比他年轻的熟人眼前,有时也遵从他们对邓颖超亲昵的称呼,称之为“邓大姐”。但他从不用“太太”或当年盛行的“爱人”,更不袭用旧社会读书人谦称“拙荆”、“贱内”、“糟糠”一类的称谓。那么,在外宾面前,周恩又怎样称呼邓颖超呢?1956年9月间,南斯拉夫驻华大使求见周恩,代表政府正式邀请周恩总理和夫人访南。周恩在这次接见中,称南斯拉夫驻华大使的妻子为“夫人”,而三次称邓颖超为“我的妻子”。因为洋人分不清“爱人”与“情人”的区别,只有“妻子”的含义最清楚,不会引起误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捕蛇者说
下一篇:岳阳楼记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教学设计】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