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

逍遥学能  2016-07-15 12:07


  孩子最不需要的100个误导之“揪错不放”

  孩子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因此,有一句名言说得很好:“上帝决不会惩罚犯错误的孩子。”

  然而,对于这个普通常识,许多家长却并不理会,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常常批评说:“你怎么又做错了?前两天做错的事怎么还不记着?”这些家长每每抓住孩子的过错不放,一提再提,即使孩子改正了错误,家长在以后的言语中还常常提起。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一件事做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不耐烦——反感讨厌,被“逼急”了,会出现“我偏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小轩放学回家一进门,就把书包往桌子上一扔,放在桌上的一瓶感冒药被碰了下来,药丸撒了一地。妈妈立即朝小轩呵斥道:“怎么了?从来没有规规矩矩的时候,脑子里整天想着什么?”小轩这时一声不响地把药丸拾了起来,然后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吃晚饭的时候妈妈发现小轩也是一声不响、闷闷不乐的,这时才意识到刚才对女儿的呵斥有点儿过分了。

  为避免这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的出现,家长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不能重复批评,更不能老账新账一起算。如果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少。

  总之,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注重“度”,要把握好“分寸”,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教你“吓唬”孩子的技巧
下一篇:帮助孩子走出恋物怪圈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孩子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相关文章
【孩子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