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6-07-15 10:58
应急预案应有哪些保障?
(1)加强技术保障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技术合作,共同开展空气污染预测、预报、预警技术研究,为推进空气污染防治工作做好服务。充分利用社会基础通信设施,建立健全各级应急信息通信保障体系,充分利用有线、无线等通讯设备,保证信息通讯渠道的通畅,保证应急处置信息能够及时上通下达。
(2)完善监测体系切实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确保监测设备稳定运行,利用污染源在线监测等高技术手段掌握空气污染源的相关信息,建立并完善环境空气质量和污染源信息管理系统,形成迅捷、高效、实时的全市空气污染监测、预警系统,为空气污染预测、预报、预警提供基础数据。
(3)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媒体,积极开展空气污染防治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空气污染防治的常识。定期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之熟练掌握防治空气污染的有关专业知识和应急处置工作程序,促进有效沟通,提高防控空气污染的效率和效果。
1 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启动,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监测数据、气象数据,预测污染可能出现及持续时间、强度等,自行确定发布与解除预警的时间、程序、条件及方式。必要时,可进行专家会商论证。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分为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直至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其中,大气重污染是指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大于或等于201,即空气质量达到5级及以上污染程度的大气污染。
2 大气重污染的响应级别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预警级别。一般情况下,可根据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分为Ⅱ级预警和Ⅰ级预警。
如Ⅱ级预警措施,可及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和微博客、手机短信等方式向受影响区域公众发布消息,告知公众主动采取自我防护措施。提出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保护和出行建议,特别是提醒易感人群做好防护。
而Ⅰ级预警措施,则在采取Ⅱ级预警措施的基础上,要求值班人员24小时上岗、保持通讯畅通,加强监控,对大气重污染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强度、移动路径的变化及时做出预测预报,增加向社会公众发布通告的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