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3-05-18 20:26
第21时 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①全会的主要内容;②全会的意义。
2.经济体制改革: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对外开放:①创办经济特区;②开放沿海城市;③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开发浦东;⑤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①邓小平南方谈话;②中共十四大与十五大。
对应学生用书P111
,伟大的历史转折
1.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的战略决策。
(3)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
(4)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3.意义
(1)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
“化大革命”结束,“左”倾错误并没有完全结束,“两个凡是”的实质仍然是坚持“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始彻底纠正“左”倾错误。
,
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两次转折、两次起点”
巧记速记
,改革与开放
1.对内改革
(1)农村背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过程①开端: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②推广: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人民公社体制也在全国废除。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城市原因: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依据: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①基本任务: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②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③目标: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④改革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措施: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
2.对外开放
(1)过程
①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5年海南岛。②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③沿海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④开发开放浦东:1990年4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2)格局:到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3)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一“面”、一“线”
巧记速记
1.
2.
实录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邓小平南方谈话
(1)内容:关于党的基本路线、关于改革开放的步伐、关于判断实践的标准、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关于发展问题。
(2)意义: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共十四大
(1)内容: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主要内容①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配置起基础作用。②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2)意义: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4.中共十五大
(1)内容:大会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意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入新世纪。
,
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一次谈话”“三次会议”
史观史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产物,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新型经济体制。
实录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使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对资配置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
实录二
计划与市场只是经济手段,并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对应学生用书P113
,伟大的历史转折
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拉开帷幕。此后我国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角度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经济体制、工作重点、对外关系上,有何重大转变?
提示:(1)经济体制上,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
(2)工作重点上,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对外关系上,从封闭保守转向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角度2 我国为什么首先在农村推行改革?
提示:(1)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稳定。
(2)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条。
(3)原有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损害农民利益,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缓慢。
角度 伟大的历史转折
(2009•四川综,18)1979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外商广告“西铁城——星辰表”。这反映出( )。
A.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愿望
B.国外普遍赞赏中国开放政策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点拨 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语“1979年3月15日”,此时中国还没有全面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因此可排除B、D两项,C项应为改革开放的成就。故应选A。
答案 A
1.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从图一、图二到图三、图四的变化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这组漫画的含意是什么?
答案 (1)图片中的《望穿饭锅等下勺》和《白菜土豆排队买》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讲求营养碗变小》和《四季蔬食满柜台》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漫画通过两个时期的对比,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社会的沧桑巨变,歌颂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则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角度1 为什么将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作为改革开放新阶段的标志?
提示:(1)南方谈话确认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从而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
(2)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中国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
角度2 推动改革开放的两次思想大解放的比较
提示:
时 间事 主 题作 用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1992年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宣言书,极大地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角度 改革开放的进展
(2011•福建综)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是 ( )。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点拨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图表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图表材料可以判断1984年起中国进出口总额呈大幅度增长,其原因与这一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有关。A、C、D三项分别是1980年、1992年、2001年,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
答案 B
2.阅读材料:
请回答:
(1)将材料补充完整。
(2)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1)A.深圳 B.汕头 C.珠海 D.厦门 E.福州 F.闽南三角区 G.海南 H.上海浦东
(2)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建国以中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变动
(1)由建国初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到1956年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
(3)20世纪90年代以,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角度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1)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宏观调控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根本目标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角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11•浙江综,20)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点拨 “证券”“股市”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特征的表现。邓小平的这段话,主要反映了我国在进行市场经济的尝试,并明确认识到市场经济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D项正确。这段话并未涉及改革的重心转移、防“左”和反“右”以及在经济特区进行试验,故A、B、C三项错误。
答案 D
3.阅读材料:
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建设上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经济所有制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结构;经济活动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特区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请回答:
(1)特区在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方面有何创新之处?
(2)这些创新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答案 (1)创新: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方便;建设上以吸收外资为主。
(2)本质: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对应学生用书P115
(5年12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第一
层
级
?考情感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是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属于标、考纲的重点内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和新时期的不断发展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给经济体制带的变化成为近几年考查的重点区域
?北京、天津、海南出现非选择题命题形式,东、江苏、安徽、广东在此处命题
第
二
层
级
?
?深层探秘
从历史角度: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但超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使中国农村经济带有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使我国农业生产长期滞留在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
?从现实角度:产权观念和契约意识是改革最具深远影响的成就。解放思想,体制创新是改革得出的首要认识。这对我国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属于高考的重点命题区域
城市改革的起步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
【示范1】 (安徽蚌埠3月质检)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答案 C
【示范2】 (沧州模拟)胡锦涛总书记前往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时说:“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考察凤阳县小岗村是对该地1978年自发改革尝试的肯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土地公有和自主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C.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要以土地公有为前提
D.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必须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答案 D
(5年10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第一
层
级
?考情感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属于标、考纲的重点内容
?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成为近几年命题的主要区域
?广东、江苏、天津、北京出现非选择题命题形式,浙江、东、全国标也在此处命题
第
二
层
级
?
?深层探秘
从历史角度: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实践经验获得的科学结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性创新
?从现实角度:坚持党的领导与改革方向、坚持体制创新与渐进方式,是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探索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的重要经验。研究该知识点对我们今天的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
【示范3】 (宁德质检)下图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 )。
①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 ②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成分占有较大比重 ③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④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国有企业改革还在继续深化和扩大,排除含④的选项。
答案 B
【示范4】 (雅安模拟)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是指 ( )。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C
(5年6考)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一
层
级
?考情感悟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标、考纲的重点内容
?经济特区设立、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成为近几年考查重点
?北京、安徽、天津、上海非选择题有所涉及,江苏、四川、宁夏也在此处命题
第
二
层
级
?
?深层探秘
?从历史角度:开创了全球范围内走开放式发展道路的成功范例。入世后,中国由政策性开放转为制度性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为与世贸成员之间的双向开放;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
?从现实角度: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汲取人类一切先进明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
【示范5】 (商州月考)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始于 ( )。
A.广东、福建的开放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沿海城市的开放 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置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