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新杀手“环境激素”

逍遥学能  2016-07-09 08:07

本文由化学网为您整理提供:

人们对“激素”这个名词并不陌生。然而,对“环境激素”可能还不很了解。

人类用化学方法制取的一些化学物质,通过各种渠道混入食物和空气中,进入人体呼吸道和消化道后,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成为干扰人体内分泌的一种力量,致使内分泌失调。科学家把这种能起到类似于激素作用的化学物质统称“环境激素”,又称“类激素”。

其实,日本早在1977年就提出过“环境激素”这一概念,后来美国环境记者戴安·达码诺斯给它下了一个定义:这是一种并不直接毒害生命的化学物质,但它以“激素”的面貌对生物体起作用,即使数量极少,也会使生物体内的内分泌失调,出现生殖器畸形等诸多病变。到目前为止,已经列入“环境激素”的化学物质有72种,其中包括二恶英、苯乙烯、多氯联苯、三丁锡和三苯锡涂料、DDT等,不少除草剂和用于塑料、树酯原料及洗涤剂的化学物质也在此列。

据调查,70年代初,加拿大有关部门发现出生不久的海鸥大批死亡,幸存者也多有畸形。80年代,美国佛罗里达州又发现鳄鱼的孵化率从90%降到18%,幸存的雄性鳄鱼阴茎短小,生殖能力低下。日本从东京附近多摩川中捕捉到的13条鲤鱼中,发现有12条生殖器畸形的。进入90年代,丹麦首先发现了男子精液中精子数量减少。生殖机能发生异常。最近几年,日本的调查发现,30—50岁的日本男子平均1毫升的精液中有8400万个精子,而20岁左右的男子只有4600万个,几乎少了一半,这造成了男性不孕症大大增加。女性也存在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增生等生殖系统被损害的问题。美国的调查也表明,由于“环境激素”的摄取,引起女性的性早熟,美国48.3%的黑人女孩和14.7%的白人女孩在8岁以前就开始月经初潮。

“环境激素”类似于激素,为什么产生的作用却又与激素大相径庭,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呢?

科学家研究发现,原来这些“环境激素”的分子结构与人体内激素的分子结构非常相似,当它们进入人体后,就会轻而易举地与它们的“受体”相结合,这些冒名顶替者混杂其中,鱼目混珠,诱使机体渐渐改变某些生物化学反应。久而久之,它们就会使人和其它生物的机体与生殖系统发生严重的差错和病变。

科学家认为,“环境激素”问题同地球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一样,已成为全球性环境大问题。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历史中,又一次面临着自己创造的“恶魔”的挑战。为了降伏这一“恶魔”,尽可能减轻“环境激素”给人类造成的危害,专家们建议,赶紧采取防范措施:加强对人工合成化学物质从生产到食用的管理;提高对环境的监测水平和医疗水平;不要购买塑料制的婴幼儿用品;不长期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要尽可能多吃谷物和新鲜水果蔬菜,因为它们均能将“环境激素”排出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化学课中“电教实验”的探讨
下一篇:2014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人类新杀手“环境激素”】相关文章
【人类新杀手“环境激素”】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