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当中的读音问题

逍遥学能  2013-05-11 12:17

一、古书读音的总原则

  用普通话的语音读文言文。

  1、用古音读古文的观点

  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古文是古人写的,不应当用后世的语音来读,应当用古时的语音来诵读。清代的学者顾炎武就持这种观点,他说:“天之未丧斯文,必有圣人复起,举今日之音而还之淳古者。”(见《音学五书?序》)主张学者们大力研究古音,然后让人们用正确的古音来读古文

  2、用方音来读古文的观点

  有人主张可以用方音来读古文,他们认为方音中残留着许多古音,如一些南方方言中有入声,有的有全浊声母,总体来看与古音比较接近,因此,在用古音读古文无法实现的情况下,认为用方音来读古文,能够读出古代的韵味,因此主张用方音来读古文。

  3、用“叶音法”来读古诗文

  用叶音法读古代的诗文,的确能收到押韵和谐的效果,但这种读法从根本上来说也是错误的。用后世的语音读古时的诗文,有些原来押韵的韵脚不押韵了,这是语音演变的结果,而叶音的做法,没有看到语音演变的现实,给人的感觉,好像前人写诗的时候这个韵脚就不押韵,当时也是临时更改其读音来押韵的。叶音的结果,是造成汉字读音的极大混乱,让许多汉字又有了一些不该有的读音。

  二、古音通假问题

  1、何为通假

  “通假”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用字现象,在这个概念中,“假”是借的意思,“通”指的是两个字在意义和用法上可以相沟通,即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字当另一个字来用,“通假”二字结合后的含义,就是通过借用的方式使二字相通,把借来的字当本字用。说得科学一点,“通假”是古人写作时,没有按照汉字记词的规则来用字,临时用与该用的字音同或音近的另一个字,来表达所要表达的意义。如:

  (1)《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

  (2)《墨子·公输》:“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3)《史记·陈涉世家》:“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贺若弼才请军之次,有一个人不恐([恐]通[肯])。是甚人,是即大([即大]通[绝代])名将是韩熊男,幼失其父,自训名号曰衾([衾]通[擒])虎,心生不分,越班走出:“臣启陛下,蹄觥小水,争福([福]通[伏])大海沧波;假饶蝼蚁成堆,傩([傩]通[难])能与天为患。臣愿请车,克日活擒陈王进上,敢不奏。”皇帝闻语,亦([亦]通[一])见擒虎年登一十三岁,奶腥未落,有日大胸今([今]通[襟]),阿奴何愁社稷!拟拜韩擒虎为将,恐为阻着贺若弼。(见中华书局1987年版周绍良主编《敦煌文学作品选》,第279页)

  2、“通假”与“六书”中假借的异同

  “六书”中有“假借”,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解释为“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即造字的时候,没有为语言中的某个词另造一个新的形体来记录它,而是在已经造好的字中,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现成汉字来记录。假借字所记录的多是一些意义比较抽象的词,或是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因为这些词不好造字。比如“我”字,“我”本是上古时期人们使用的一种有齿的武器,故其现代字形的右边还像一个“戈”字。语言里有一个第一人称代词与它读音相同,不好造字,就没有去再造新字,而是用表示武器的“我”来记录,于是“我”便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这就是造字的“假借”。

  有人主张把用字的“通假”与造字的“假借”区分开来,将其视为两种不同的文字现象。如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就持这种观点,该著作在“六书”部分和“上古音的运用”部分,都阐述了“通假”与“假借”的不同,他说:“假借与通假,既有相同点,又有重要区别,主要有两点:(1)六书中的假借,是借用同音字来写意义抽象、难以用形象法造字的词,所谓‘本无其字’;用字通假是已有本字,临时借用同音字来替代,特点是‘本有其字’。(2)用字通假一般是暂时的借用,而六书假借往往是长期的,甚至久借不还,所谓鹊巢鸠占。”

  有人则主张把两者合在一起,通称为“假借”,再在“假借”之内区分两种类型,郭锡良先生等编著的《古代汉语》就是这样做的,这部教材在“古书的读音问题”部分详细地讨论了这一问题,其文云:“古书中的假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六书“上的假借。……另一种假借情况是:本有其字,写书的人写了另一个同音或音近的字。”

  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经·系辞下》)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左传·隐公元年》)

  门有吏,主者门里,?闭,必须太守之节。(《墨子·号令》)

  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孟子·万章上》)

  始也我以女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庄子·天地》)

  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韩非子·说林下》)

  三、破读问题

  1、何为“破读”

  通过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来区别词性或词义的方法,叫做“破读”。“破读”也叫“读破”,人们把一个字原来的读音叫做“本音”,把改变后的读音叫做“破读音”,训诂上也把读本音用本义的字叫做“如字”。

  语言里的一个词产生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随着语言运用的深化,它的意义或词性等可能要发生变化,原来表达此项意义的词,可能会同时表达与之相关的另一项意义,原来是这种词性的词,可能会产生另一种词性。汉语所用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改变一个词的读音来记录词义或词性的演化,比如“王”字,它本是个名词,读“wáng”,表示的是当君王的人,要表示“当君王”这个意思,则改变它的读音,读“wàng”。再如:

  《五蠹》:“循徐鲁之力,使敌万乘。”

  乘:破读音为“shèng”。

  《阎典史传》:“帅刘良佐拥骑至城下。”

  骑:破读音为“jì”。

  2、破读的规律

  破读有一个基本的规律,即都是读去声。如:

  《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衣:破读音为“yì”。

  《原毁》:“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

  闻:破读音为“wèn”。

  《报刘一丈书》:“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

  间:破读音为“jiàn”。

  《汉书?苏武》:“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rdquo 高二;

  当:破读音为“dàng”。

  四、特读问题

  1、何为特读

  在阅读古籍的某些时候,遇到一些字并不能读它的现代标准音,而是要读它的特殊读音,这些特殊的读音,又十有八九是一个字的古音,或者是接近它古音的音。这种读特殊读音,就是我们所说的“特读”

  古书中需要特读的字,主要是一些专有名词,如古代的国名、部族名、地名、器物名、人名、姓氏等,它们的特读音被继承到现代汉语中,因此我们读古文时要读一些字的特读音。

  (1)《童区寄传》:“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

  区:音“ōu”。不读“qū”。

  (2)《木兰诗》:“昨日见军贴,可汗大点兵。”

  可汗:音:“kèhán”。不读“kěhàn”。

  (3)《石钟山记》:“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射:音“yì”。不读“shè”。

  2、特读字的分类

  第一,一些字由于使用场合特殊,或是在地名中,或是在姓氏中,或是在器物名中等等,一直沿用古音,或者是不读今音而读与古音相近的音,因此产生了它的特读音。

  第二,一些音译的国名或族名,以及音译的外族姓氏、人名、官职等,为了与外词的读音接近,往往需要特读。

  第三,有些字是为了区别意义和用法而特读。这种特读字有似破读,但又与一般的破读不同。它们的相同点是变读的目的相同,即都是为了区别一个字的意义和用法。但区别意义和用法的特读一般读古音,而破读不是读古音,常常是读去声。

  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破读字与特读字。

  境内莫衣紫。(《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臣不胜受恩感激。(诸葛亮《出师表》)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荀子·天论》)

  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汉书·苏武》)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高二暑期复习规划?语文
下一篇: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汇总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古文当中的读音问题】相关文章
【古文当中的读音问题】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