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3-05-08 18:54
目前,中小学生中学习疲劳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学习疲劳是学生在连续学习之后出现的一种生理、心理异常状态,其表现是:大脑反应迟钝,头麻木或者疼痛,注意力分散,思维滞缓,情绪沮丧或烦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学习疲劳有暂时性学习疲劳和慢性学习疲劳两种。暂时性学习疲劳通过休息、睡眠可以消除,慢性学习疲劳消除需要花较大力气,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发展下去对孩子十分不利。
造成学习疲劳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如下:
其一,学习负担过重。这里既有学校老师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原因。有的老师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不是按有关部门的要求留家庭作业,而是经常搞“题海战术”、“学习大运动量”,使孩子疲于应付。而有些家长出于望子成才心切,还自行给孩子层层加码,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之外,又加些练习,或者在双休日给孩子报了一个班又一个班,认为“听总比不听好”。就像吃饭一样,天天吃得太多,还一个劲儿往里塞,胃能不疲劳吗?
其二,学习方法死板,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孩子学习只知道死记硬背,照猫画虎,没有认真开动脑筋。学习没有一定之规,忙忙乱乱。一次学习时间过长,超过脑力限度。经常开夜车,效率不高,磨蹭太长时间,造成睡眠不足,脑子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其三,缺乏学习兴趣。对某一科甚至某几科的学习不感兴趣,听课不爱听,作业不爱做,但是又必须完成作业,只好硬着头皮做,既造成生理疲劳,更造成心理疲劳,学习无愉快可言。
其四,脑营养不足。脑力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必须保证营养,高蛋白、维生素、充足的氧气是不可缺少的。即使吃了高蛋白,趴在桌子上时间太长,呼吸短浅,氧供应不足,也会使大脑疲劳。
明白了造成学习疲劳的原因,就好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了。
一、家长给孩子减轻学习负担。
现在推行的素质教育,会逐步把过重的学习负担减下来,家长应积极配合,自己首先不给孩子的学习加码。报名参加各种“班”,宜少而精,不能让孩子没有休息、娱乐、玩耍的时间。据有的学校反映,学校老师给学生留的作业少了,家长反而提意见,怕孩子学不好。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认识不对。家长要积极支持学校,自己也不给孩子加码。
二、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这两个问题互相关联。有两个关键问题提醒家长,一是不论培养学习兴趣,还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都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能急于求成。二是征得老师的帮助,学校配合起来做工作,光靠家长是不行的。
三、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一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要像学校安排课间休一样,在做家庭作业中间安排休息。学习多长时间合适,依每个孩子的情况而定,但一定分段学习,间隔10-15分钟。休息也应采取积极方式,参加轻微的体育活动,如快步走、深呼吸、做几节体操、扩胸运动等 初一,或者听一支曲子、唱两首歌、朗诵一首诗歌等。总之,让脑子休息,全身放松,多吸氧气。如果孩子不能控制自己,可以上闹钟,家长及时提醒。
四、合理营养,保证睡眠。
多数家庭不存在经济问题,但是如何合理营养却是许多家长注意不到的。合理的营养是让孩子的大脑有效率运作的物质基础。当孩子有了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专时专用,讲求效率,保证睡眠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总之,克服学习疲劳的问题,需要家长提高对学习规律,特别是用脑卫生的认识,并把有关道理与孩子交流,让孩子也明白科学用脑的常识,共同采取可行的措施。有的孩子已经形成慢性学习疲劳,解决的态度要积极,但不能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