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6-06-30 09:39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框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主体,放手给学生一个自行探索学习的时空和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研究过程,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从而使他们愉快地学习,主动地发展。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学探究,着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感和精神,促进学生丰富而又具有个性的自主学习的养成,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载体。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课堂教学的导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兴趣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起点。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最近发展区,为本节课要掌握的问题或内容设计问题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责任在于提供各种学习条件,给予点拨、激励,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他们从"教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到"我会学"的主动状态,引他们"入景入情",让他们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求得快乐。如:我在教指数概念这一节课时,手拿一张纸,然后问学生:我把它对折,并无限次对折,你能猜出它将会有多高吗?当学生听到将会超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时,大吃一惊,兴趣也随之大增,学习的情感和认知需求即被唤起。又如在引进函数知识时,先举学生很熟悉的例子,买铅笔,一支铅笔五角,买五支铅笔需多少钱?学生立即得出了答案,我接着问买n支呢?学生还是很快得出了答案。我说这里面就反映了函数的关系(买铅笔所花的钱与买铅笔的支数之间的关系),激起了学生急于想知道函数概念的求知欲望。就这样,每教授一个知识点,我始终精心设计问题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堂中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最兴奋的状态之中,让学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学生的思维火花也被点燃,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给予学生自由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起到主导作用。教育家蒙台梭利的学说认为:"对学生的自由活动采取何种态度,是区分教育好坏的分水岭"。她对传统教育压抑学生自发冲动的做法给予了尖锐的抨击,认为"纪律则是通过自由而来"。的确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就应把课堂上的学习自由"还"给学生。做到让学生独立思考,热烈讨论,踊跃交流,我的尝试是: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进行思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积极为学生创设展示思维的条件和机会,有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展示思维,激励其主动探究问题。同时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创造思维活动。如:在探索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专门安排了一节课让学生研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k和b的关系。因为这个问题要分类讨论,对于大部分学生有困难,于是进行了分组合作讨论。在学生探索了三十分钟以后请小组派代表交流,有不同意见的再作补充,最后我来小结,我深深体会到这样的效果比平时讲的效果好得多。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空间,能够在思维活动中体会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真正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激起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