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3-04-22 12:50
4.9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基础训练1.[2012?福州模拟] 从上海“楼倒倒”、成都“楼歪歪”,到南京“楼脆脆”……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在挑战中国“房奴”忍耐度的同时,用“歪歪倒倒”的事实“脆脆”地告诉我们(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固有弊端 ②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③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消除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④应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房地产业的监管力度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2012?合肥模拟] 下表所示为某市政府制定的自水价格,该价格的制定( )用水分类价格(元/3)备注居民生活用水1.03工业及行政事业用水1.30经营服务业及其他用水1.50特种用水饮料生产用水2.50洗车用水5.00 洗车点如已安装并使用循环利用装置,用水价格按每立方米1.50元执行①利用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②发挥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 ③表明价格形成应以市场定价为主 ④有助于引导绿色消费的形成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2012?宿州模拟] 稳定猪价已成为当前政府调控之重点,国务院、商务部等相继出台措施,平抑猪价,防止物价进一步高企,但是猪肉价格短期内仍将在高位徘徊。这表明市场调节( )A.具有自发性 B.具有盲目性 C.具有滞后性 D.导致资浪费4.[2012? 海口一中模拟]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快递业也获得了迅猛发展,但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快递业务量暴增产生“爆仓”、“暴力分拣”等一系列问题越越凸显,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①应使国有经济垄断快递业 ②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 ③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 ④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2012?大连质检] 下边漫画《市场》给我们的启示是( )A.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B.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 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C.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活动的根本出发点D.企业应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6.[2012?银川模拟]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于2011年10月9日—19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检查。食品安全法的落实有利于( )①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②杜绝市场缺陷,提高资配置效率 ③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④促进市场竞争,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2011年我国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由“国富”向“民富”转变。这表明( )A.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B.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强而有力D.市场配置资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1)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上涨对社会经济生活有何影响?
(2)结合材料说明政府降低物价所采取举措的《经济生活》依据。
时作业(九)
1.C [解析] 房屋质量问题反映了建房 者为了获得利益,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可见属于市场自发性的体现,故①正确。防止此类事件发生必 须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故④正确。此题没有涉及企业的优胜劣汰,排除②。市场缺陷是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宏观调控只能弥补,不能消除,排除③。2.C [解析] 通过政府制定的自水价格,可见此题强调宏观调控的作用,故②正确。通过价格调节用水,可见利用了价值规律,故①正确。洗车点如安装并使用循环用水装置,则价格相对较低,体现了④。③与材料主旨相反。3.C [解析] 猪肉价格短期内仍将在高位徘徊,可见市场对政府信息反应的滞后性,故答案为C。4.D [解析] 垄断违反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排除①。“爆仓”现象是市场经济盲目性缺陷的体现,故排除③。防止此类现象发生必须规范市场秩 序,加强宏观调控,故答案为D。5.D [解析] 漫画揭示了现实生活中有些 不法商家引诱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自发性,故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6.C [解析] 食品安全法的落实有利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市场秩序,故答案为C。市场缺陷是 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故排除②。法律的落实目的在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故排除④。7.B [解析]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目的在于实现共同富裕,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故答案为B。8.A [解析] ②属于企业的行为,排除。市场对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排除④。9.C [解析] 提高存贷款利率,会导致流通领域中货币量减少,排除②。减少房产交易成本,导致购房费用减少,从而有利于激发购房热情,排除④。XK]10.A [解析] ③错误,我国针对经济发展形势,现阶段应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且增加货币发行量可能引发通货膨胀风险。④中“减小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错误,将会加强银根收紧。①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因此入选。11.C [解析] ①属于法律手段,故排除。②有利于减少货币支出,故排除 。④属于初次分配中的措施,故排除。12.D [解析] 面对物价上涨,应该减少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而不是增加,排除①。降低物价应该增加供给,抑制消费,排除③。13.[答案] (1)原因:部分网络企业缺乏诚信,市场存在自发性;法律规范、行业规范不够健全;国家有关部门监管不力。(2)解决办法:①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②企业: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市场规则,合法经营、诚信经营。③消费者:要树立权利意识、法律意识,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解析] 网络购物陷阱的存在可以从企业主体、市场经济自身缺陷和国家宏观环境分析。防止网络购物陷阱,可以立足生产参与的三个主体分析,即国家、企业和个人。14.[答案] (1)物价持续走高,会导致人们的购买力下降,从而降低人民生活水平;也会引起经济波动,扰乱经济秩序。(2)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弱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为了抑制物价上涨,我国政府综合采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推动生产发展,搞活流通,规范市场秩序。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超过限度会引起物价上涨。为了抑制物价上涨,必须适度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③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物价水平影响居民消费水平。为了保障人民生活,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增加供应,抑制粮食和蔬菜价格上涨。④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为了抑制物价上涨,必须搞活流通,降低流通环节成本。[解析] 第(1)问,物价上涨主要分析物价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降低人们的购买力,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第(2)问,此题属于材料依据类的试题。加强宏观调控主要针对市场缺陷。控制货币量,主要涉及流通中货币量与消费需求的关系。扩大农业生产主要涉及供求对价格的影响。流通环节主要涉及商 品的价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