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6-06-20 10:05
一、传统数学作业存在的局限性
1.主体的单一性
传统的数学作业批改过程中,往往只强调作业的完成和教师批改工作的完成,这样的一个完整工作流程,反馈、思考、总结都是很好的.实现不教的目的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传统的作业批改就完全是学生应付作业,认为自己只要做完了就可以,至于答案怎么样,老师会怎么讲解,普遍对这类问题并不关注.
2.效率较低
传统的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中,作业布置的任务量较大,不少学生都是抱着单纯的完成任务的观点,一味的要求自己只要将数量完成就行.因此,学生作业的抄袭现象屡禁不止,这样的现象也就很容易导致传统作业的批改率降低,教师往往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初中数学作业改革的策略思考
1.作业内容,由单一走向综合
如今,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下的作业目标注重的是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以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新理念为指导的,它更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积极情感和坚强意志的培养;注重学生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及学生体质的增强;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道德、生活及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除了布置一些适量的,巩固知识与技能的书面作业外,还要布置一些综合性和实用性强的作业,从而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的时候,要遵循当前减负的理念.针对不同的学生,在数量上与难度上有所把握,给学生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发展空间,不搞习题规范化,统一化操作.这样做,有利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尤其是成绩好的与差的学生共同将发展.作业内容,与传统的也要区分开,可以选择资料上的习题,也可以根据书本上的作业进行改编,让学生自己动手,这样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不使他们觉得做作业是件枯燥的事.基于师生间的信任,目前没有出现学生避难做易,避多做少的现象.
2.作业形式,由封闭走向开放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认为追求的就是学生的成绩,因此布置的学生的数学作业形式总是很单一,例题仿做的题目多,综合创新的题目少,致使学生应付完成,不求甚解;二是单纯计算的题目多,应用表达的题目少,作业内容乏味重复,学生态度消极;三是要求独立完成的题目多,关注合作互动的题目少,忽视了学生合作交流的需要,使部分学困生对作业产生恐惧心理.这种单一形式的作业常使学生感到厌倦,甚至反感,同时也严重抑制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而且,学习效率也很低.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和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作业形式不能再以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为标准,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展示创作成果等.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将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主动地思考.虽然他们所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3.作业评价,由甄别走向激励
在传统的思想里,作业的评价是由任课教师作为主导地位来判断的.这样的评价一方面会带有主观方面的判断,再加上学生心理年龄较小,承受能力有限等因素,会对学生今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所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无比的崇高和权威,简单严格的评价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要改变以往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方式,结合课程改革,对学生的作业评价应当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内容多维.
为此,结合学生各自的特点,改变评价方式,采用上述表扬类评语评价、激励类评语评价和引导类评语评价.无论采用怎样的评价方式,教师都应善待学生的“错误”.这样善待“错误”不是放纵错误,而是自觉地意识错误,对有错误但又蕴涵点滴创新的思路,在指出不足的同时,要给予鼓励,保护这难得的创新火花,并通过课堂教学把“错误”转化成课程资源.
4.坚持“三个原则”
目标化的原则.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经常改善基础性训练,并强化作业题目的典型性和示范性,拓展基本功效和基本知识,做到训练一道题,进而让学生掌握一类题型的解题技巧,并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个性化的原则.也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以学定教的理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消化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此之前形成的知识基础构成,将学生进行分类并分组.比如,在小组中,应该设置数学成绩强、中、弱这三类,分成小组.
规范化的原则.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把握好一个量,作业量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严格控制好作业的总量,并且适时根据初中数学的特点,对于不同类型的作业,提出书写的规范和格式,以便学生从小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策三.教学论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东方出版社,1996.
来源自3edu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