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逍遥学能  2013-03-22 21:27



第1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夯实基础典型题
1、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军阀中著名的有 ( )
①袁绍②刘备③曹操④刘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
A.曹操和袁绍B.曹操和孙刘联军C.孙权和刘备D.袁绍和孙刘联军
3、下列官渡之战的正确叙述是 ( )
A.发生在三国时期B.袁绍全军覆没
C.发生在公元前200年D.曹操火烧袁绍全部粮草
4、208年左右,割据东汉天下的主要军事集团是 ( )
A.袁、曹、刘集团B.曹、刘、孙集团
C.刘、孙、袁集团D.孙、袁、曹集团
5、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 ( )
A.官渡之战B.巨鹿之战C.淝水之战D.赤壁之战[:学§科§网]
6、三国鼎立后,占领湖南、湖 北大部分地区的统治者是 ( )
A.曹操B.刘备C.孙权 D.袁绍
7、孙权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该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 )
8、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是 ( )
A. 曹操 B. 曹丕 C. 司马懿 D.刘备
9、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
A.曹操 B. 孙权 C. 刘备 D. 诸葛亮
10、“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这首诗所概括的历史与下列哪一 位历史人物最为相关? ( )
A.曹操 B.司马懿 C.诸葛亮 D. 孙权
11、东汉结束的标志是 ( )
A.三国 鼎立局面的形成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定国号魏
C.刘 备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D.孙权称王,后改称帝
12、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于 ( )
A.公元200年B.公元208年C.公元220年D.公元229年
[:学_科_网]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3、曹操在《蒿里行》这首诗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它的这一惨境发生在 ( )
A.东汉初年B.东汉末年C.三国D.西晋
14、官渡之战的性质是 ( )
A.军事割据集团的争 霸兼并战争
B.农民起义军反封建王朝的战争
C.皇族内部争夺中央政权的混战
D.少数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战争
15、对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曹军自北方,不习水战
B.骄傲自满,对孙、刘联军采用的战术未引起重视
C.曹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减弱
D.天气环境(刮东风)使曹 军失败
16、在历史上,同学 们讲了一些有关三国的故事,下列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
A.曹操建立了魏国 B.刘邦在成都称帝建蜀汉
C.孙刘联军战曹军于赤壁 D.诸葛亮派船队到达夷洲
创新题
17、曹操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在《龟虽寿》一诗中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结合史实你认为他的壮志是 ( )
A.消灭袁绍的势力B.统一北方黄河流域C.南下统一全国D.废掉汉献帝
18、右图中的故事发生在 ( )

A.官渡之战前
B.赤壁之战前
C. 蜀汉政权建立后
D.西晋建立时
19、“东望夏口,西望武昌……此非孟子之困于周郎者乎?”这是宋朝散家
苏轼对下列哪次战役的感叹 (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0、2005年5月20—22日,全国第14届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在沂南县召开,他是下列哪一时期的著名政治家 ( )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南北朝
21、三顾茅庐、七擒七纵、空城 计、借东风……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都与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有关,他是 ( )
A.曹操B.诸葛亮C.周瑜D.孙权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2、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 )
①都发生在三国时期②都是我们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3、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是 ( )
A.以少胜多 B.战术上采用偷袭方式获得成功
C.以众胜寡 D.战术上采用火攻方式获得成功

24、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操”与“天子”各指谁?“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什么作用?


(2)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这是诸葛亮说给谁的建议?此建议是否正确?结合史实说明。

(3)看材料二中的图片,请正确填写三国的地理位置。
A B C
(4)材料二中三国之间的关系是: 。
25、材料
材料一: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占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 南阳武侯祠联:
材料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

请回答:
(1)写出与材料一对联中涉及到的我们学习的典故(或成语)及战役各一例。

(2)两则材料都与哪位人物有关?如何评价此人?

(3)在 材料中找出一句最能概括他功劳的一句话?

(4)请你用一句成语概括他的高尚品质吗?(或写了一句与他相关的诗句)

探究题
26、阅读材料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笔谈中。”
——《三国演义》
材料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古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1)材料二中“三国”指哪三国?请你用图示表示出这三国的地理方位,并标明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 2)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请说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及战役的结果。


(3)材料二中的“周郎”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4)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5)三国时期,英雄倍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聚焦中考典型题
27、(2006年汕头市)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
28、(2006年常德市)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
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
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
29、(2006年宜昌市)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位于北 方的政权是

A.洛阳
B.魏
C.蜀
D.吴
30、(2006年福州市)判断正误题: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T”代表正确说法,“F”代表错误说法。
小明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后,饶有兴趣地画了一幅三国鼎立局面的示意图


开放研究典型题
31、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之为“鼎”,一般说,“鼎”有三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被形象地称为“三国鼎立”。请你完成下列有关“三国鼎立”的几个问题。
(1)小明在学习完“三国鼎立”后,为了加强记忆,用图示给这节的内容进行了小结,请你把他没有完成的内容补充完整。

北方:


(2) 统一是历史的主潮流,东汉是统一政权,而其后的三国是分裂时期,这是历史的倒退吗?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3)有人说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是汉朝的奸臣,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你运用历史的观点表述自己的见解。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典型题
1、C 2、A 3、D 4、B 5、D 6、B 7、C 8、B 9、A 10、C 11、B 12、D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3、B 14、A 15、D 16、A
创新题
17、C 18、B 19、D 20、C 21、B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2、C 23、A
24、(1)曹操和汉献帝。可以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权,扩大自己的 政治影响。[:学科网]
(2)刘备。正确。在随后的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取得胜利。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A魏国B蜀国C吴国-(4)三国的关系是并立,形成了鼎立的局面。
25、(1)三顾茅庐,赤壁之战。(2)诸葛亮。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3)“功盖三分国”(4)鞠躬 尽瘁,死而后已。
探究题
26、(1)魏国、蜀国和吴国。图示如下:(2)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3)周瑜,诸葛亮。(4)因为曹操自恃兵力雄厚,骄傲 轻敌,麻痹大意。加上曹军自北方,不习水战,又不服南方水土,很多人得了传染病。这就埋下了失败的祸根。而孙刘联军采用了正确的战术,火攻曹军。结果大败曹操。(5)如喜欢曹操,因为他有远大的志向,善于谋略。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统一了北方,促进了北方生产的发展。(也可以写其它人。言之有理即可)
聚焦中考典型题[
27、A 28、A 29、B 30、T
开放研究典型题
31、(1)①曹操②袁绍③刘备④孙权⑤曹操A魏B蜀C吴
(2)从汉朝的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这是因为,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名存实亡,众多军阀各据一方,互相兼并,连 年混战,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魏、蜀、吴统治者在军阀混战中脱颖而出,完成了各自境内的相对统一,并采取了一些稳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人民生产生活状况有所好转。从这些史实看,从汉朝的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既有利于统一局面的重 新出现,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发展。因此,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3)不同意。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应该生活在东汉末年。因为220年曹丕建立魏国,标志着东汉的结束。我认为他不是汉朝的奸臣。因为从历史事实看,曹操能谋善断,惟才是举,志向远大。他以统一大业为已任。统一了北方,结束了黄河流域长期的战乱。他重视农耕,大兴屯田,发展了北方经济。他的所作所为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曹操可以称得上是东汉末年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及诗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七年级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测试题
下一篇: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同步练习题(含答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