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

逍遥学能  2016-05-20 08:29

  人们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利用自身的感官接受、分析与掌握信息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对知识充满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关键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耳的积极性,就可在学习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来。

  首先要学读结合。在学习之初,首先引导学生对要学的内容进行预习性的自主学习,使他们在读目录、读导入框、读正文大字、读正文小字、读注释、读自由阅读卡、读时间表等内容中,发现哪些知识是自己容易理解,哪些需要进一步学习,哪些应该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进行学习的。这样不仅在他们读的过程中培养出了他们自学的能力,还使他们在读的过程中,提高了分析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正是通过对各种具体表象的掌握,才使得学生在占有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正如俗话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多读,自己才能找出问题,也就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

  其次要学思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苏东坡也说:“深思熟读子自知”。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因此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设置质量高、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这样学生学习起来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学生就会在学的过程中,边学习边思考,不仅对学习的内容印象深刻,而且通过自我思考,会初步得出学习的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强烈竞争意识,从而营造出一个主动积极的集体思维氛围,转而推动每个学生更主观能动地进行思维活动。

  再次要质疑问难。学生通过预习、思考进行学习,还仅停留在自发的层面,如果能进一步提出问题,则会进入自觉阶段。只有能够提出问题,才说明对内容学习的深入,对各种历史问题考虑的周全,才会逐步地透过历史现象来分析其内在的原因。俗话说,学贵有疑。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与问,要注意引导学生“敢问”、“会问”,善于“发问”。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最后是学练结合。学习是掌握知识与方法的根本手段,练习是掌握知识与方法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练习,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方法。教学中练习主要有口头练,笔头练,操作演示练等,所有这些都是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反馈给教师的好方法。在学练结合上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练习要有计划,要循序渐进。二是在训练中要注意调节训练节奏和变换训练的形式,训练的形式要多样化,难易适度,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桃子”。让学生在课堂训练中感受到成功,真正体验到学习给他们所带来的快乐。三是要多设计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发性题目,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历史和现实问题,充分体现“鉴古知今”、“以古论今”的功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初三生怎样制定学习计划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浅谈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相关文章
【浅谈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