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文公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

逍遥学能  2016-05-15 21:37

试卷说明:

2012-2015年上学期高三历史半期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吕氏春秋》记载:“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这句话指出了(  )A.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B.重农抑商的必要性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2012?扬州调研)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如下图造型和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B.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C.清朝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政策D.瓷器是当时中国惟一的外销商品.宋代范正敏《?斋闲览?证误》:“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竟植之,有至数千株者,?其花为布,号吉贝布。”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福建(  )A.棉花种植与纺织日益扩大B.农民以种植棉花为主业C.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D.商品经济日益发达.(2015?北京模拟)《唐律》规定:“诸工作(工匠工作)不如法者,笞四十……工匠各以所由为罪,监当官司,各减三等。”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政府对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B.唐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政府限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D.官营手工业在唐朝兴起.“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出水瓷器数千件,品种极多,其中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体现在(  )①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 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④制瓷技术的进步 ⑤“洋味”十足的瓷器是指珐琅瓷A.①②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有论者认为,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而且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你认为“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的武器是(  )A.坚船利炮         B.洋纱洋布C.自由平等的观念 D.欧洲风俗习惯.从1953年到1956年,在短短不到四年的时间内,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到经典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转轨。下列关于“经典”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采取按劳分配的方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C.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在1980年8月召开的全国五届人大第十五次会议上,《特区条例》获准通过。对此,《纽约时报》评论道:“铁幕拉开了,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与《特区条例》紧密相关的是(  )A.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B.香港问题的谈判C.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D.加入WTO的决策1.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且内地股匪未靖……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既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此函隐含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毛鸿宾属于顽固派的代表人物B.当时修路受到帝国主义势力的阻碍C.修筑铁路不利中国马车事业和商业往来D.义和团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1.伊朗门事件、克林顿丑闻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屡屡被曝光。这突出反映了(  )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进程出现曲折B.政府完全处于公民的监督之下C.第三次科技革命负面影响增大D.报刊、网络和电视等媒介监督作用增强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D.90年代,欧元发行与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38.《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D.普京执政时期.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檑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4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东南沿海的广州、漳州、福州、宁波等地,既是对外贸易的港口,又是商业都会……最繁荣的江南地区形成了五大手工业区域,即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铅山的造纸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隆庆万历年间,苏州“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材料二 材料三 9月7日北京市交管局宣布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50万辆之后,9月17日的一场小雨就让这个城市的交通“瘫痪”——晚高峰拥堵路段峰值超140条,打破今年年初因大雪造成90余条拥堵路段峰值的纪录,其情形堪比2001年“12?7”雪后大堵塞。——《2010年第39期《北京“9?17”大堵车警示》(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3分)分析这一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4分)(2)依据材料二图表,比较我国和工业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有什么不同。(6分)简析工业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从B到D只用了不到50年的原因。(3分)(3)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精彩落幕,其“绿色、环保、和谐、低碳”的理念引起了各国来宾的共鸣。请依据材料三,为“解决城市交通堵塞,让生活更美好”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参考答案1—5ABAAB 6—10 BCCCA 11—15 DCBDD 16—20 CBDBD 21—25BCABC 26—30BCCDC 31—35ADCBA 36—40CBCAC41.【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苏联的经济建设。第(1)题了解此时期苏联的经济建设成就,对比此时期西方的经济危机,社会经济的破坏;第(2)题从经济建设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来分析和总结;启示方面主要是分析经济建设要符合经济本身的发展规律、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角度。答案:(1)原因:20年代初:十月革命的成功,让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看到了新的曙光,因此成为他们的向往之地;30年代中期: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打击,法西斯主义兴起,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日渐凸显,而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吸引了西方人对苏联的热情。(2)他们一方面看到苏联因掀起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建设高潮,充满青春活力而取得的工业成就;另一方面也看到集权体制和特权阶层形成,践踏民主的现象,并引起担忧。布哈林看到苏联没有按客观经济规律发展工业,发展的速度过快。启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要注重改善民生,协调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应协调、平衡发展。42.【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根据所学,分析得出这一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第(2)问分析材料二图表,找出我国和工业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等因素来寻找原因。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 (1)新特点:经济功能加强;专业化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影响: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政府赋税结构发生变化,工商税不断增加;出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社会风气和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出现了重商思想;文学艺术繁荣,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追求个性解放的特征。(答出其中四点即可)(2)不同点:我国城市化水平总体偏低;起步迟,发展快;发展不均衡,西部地区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大大上升,吸引大量人口流向城市,大大加速了城市化进程。(3)地面、地下和空中路轨设计,实现地面交通压力最小化;发展城市环线,实现市区客流量的最小化;实行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实现车辆行驶障碍最小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车流数量最小化。(另如:努力提高市民特别是驾车人的素质,实行严格的交通管理和规范的停车管理等等,言之成理均可得分)—5ABAAB 6—10 BCCCA 11—15 DCBDD 16—20 CBDBD 21—25BCABC 26—30BCCDC 31—35ADCBA 36—40CBCAC41.【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苏联的经济建设。第(1)题了解此时期苏联的经济建设成就,对比此时期西方的经济危机,社会经济的破坏;第(2)题从经济建设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来分析和总结;启示方面主要是分析经济建设要符合经济本身的发展规律、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角度。答案:(1)原因:20年代初:十月革命的成功,让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看到了新的曙光,因此成为他们的向往之地;30年代中期: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打击,法西斯主义兴起,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日渐凸显,而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吸引了西方人对苏联的热情。(2)他们一方面看到苏联因掀起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建设高潮,充满青春活力而取得的工业成就;另一方面也看到集权体制和特权阶层形成,践踏民主的现象,并引起担忧。布哈林看到苏联没有按客观经济规律发展工业,发展的速度过快。启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要注重改善民生,协调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应协调、平衡发展。42.【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福建省文公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福建省泉州市2015届高三3月质检历史试题
下一篇:浙江省六校(省一级重点校)2015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福建省文公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相关文章
【福建省文公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