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京东城区高三上册语文12月联考试题(附答案)

逍遥学能  2013-03-14 14:49



东城区普通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联考试卷
高三 语(学科)
命题校:54中学校 2012年12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非)两部分,共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祈 (qǐ) 祷 氛 (fēn) 围 不醒人事 暴殄天物
B、攻讦(jié) 诨 (hùn) 号 委曲求全 数见不鲜
C、潋 (liàn) 滟 痉 (jīng) 挛 震聋发聩 韦编三绝
D、梵 (fán) 棺椁(guǒ) 始作俑者 开门缉盗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古人的说话无法听到了,幸而____下一些字,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古代历史。
②3+X高考模式主要____学生运用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这个连年亏损的工厂因为____了一批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一年就摘掉了亏损的帽子。
A、流传 考查 启用 B、留传 考察 起用
C、流传 考察 启用 D、留传 考查 起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教师们在强震突然降临时刻,将生死置之度外,奋力抢救学生。那一刻,他们就是孩子的妈妈,孩子的亲人,孩子的救命稻草!
B、春晚小品《送礼》痛贬时弊,辛辣讽刺了请客送礼的不正之风,赢得满堂喝彩,但瑕不掩瑜,仔细品味,不难发现,剧中小女孩的设计有明显“硬伤”。
C、车商称,现在的消费者已经精明到“先上网了解车价,再挨家询价,最后往死杀价”的程度了,因此汽车降价是众望所归。
D、这样虽然可以使销售周期缩短,资金回收加快,但这种短期行为却为今后的交房酝酿了极大的风险隐患。因为,丑媳妇早晚是要见公婆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扫除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诸多法律空白。
B、水资短缺严重制约着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发展,而实现水资的可持续利用是西部开发的关键。
C、如何防止国家重要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免遭国际恐怖主义分子破坏,已成为美国领导人深感头疼的问题。
D、“中国制造”的繁荣当然说明我们的进步,但“中国制造”的不足却值得深思: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少核心技术,不仅我们会沦为“打工者”,而且还将受制于人。
5、下列有关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相传这两部书均为左丘明所著。
B、浪漫主义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如我国学中,屈原、李白的诗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等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我国现代学家,代表作是《子夜》。郭沫若的诗歌代表作是《天狗》《凤凰涅?》等 。
D、契诃夫是苏联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是《变色龙》。歌德是德国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代表作是《浮士德》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於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北逐单于,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其众。夫士卒尽家人子, 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谢:拜谢
B、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 入朝:侵犯朝廷
C、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禽:通“擒”,擒获
D、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 坐:犯罪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 夫夷以近,则至者众
B、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 而又何羡乎
C、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其孰能讥之乎
D、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下列对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意的一项是( )
A、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
你为什么让众人看不起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
B、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君王交给他重任,而要求他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够充分发挥才智。
C、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
他军市上的税金全部用犒赏士兵。
D、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他们的奖赏不能兑现,但是(犯了错误)法官却依法必究。
9、下列对原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符合意的一项是( )
A、汉帝对臣子不仅有容人雅量,还能勇于纳谏,他对冯唐就是例证。
B、冯唐有真知灼见,也能坚持正确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让人佩服!
C、魏尚爱兵如子,为国杀敌,却仅仅因为“私养钱”受到处罚,可谓赏轻罚重。
D、魏尚因冯唐直言上谏汉帝才得以恢复原职,可以说是幸运之极!

第Ⅱ卷
三、本大题共13分。
10、用斜线(/)给下面短中划线部分断句。(5分)
哀公曰:敢问儒行。孔子对曰:儒 有 忠 信 以 为 甲 胄 礼 义 以 为 干 橹 戴 仁 而 行 抱 义 而 处 虽 有 暴 政 不 更 其 所 儒 有 内 称 不 辟 亲 外 举 不 辟 怨 儒 有 不 陨 获 于 贫 贱 不 充 诎 于 富 贵 故 曰 儒。哀公闻此言也,言加信,行加义,不敢以儒为戏。 ——《礼记》

11、在横线处写出诗原句。(十选八,每题1分,共8分)
①浴乎沂, ,咏而归。(《论语》)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庄子《逍遥游》)
③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④凡在故老, 。(李密《陈情表》)
⑤ ,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⑥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⑦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⑧ ,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⑨春如旧,人空瘦。 。(陆游《钗头凤》)
⑩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 ?(关汉卿《窦娥冤》)


四、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共22分)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  
○1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2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3萧骚:稀疏。萧骚一作“萧疏”。
  
12、诗中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13、这首诗表达了词人哪些感情?请简要回答。(3分)

14、词中说到“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其诗境与李白《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 成三人”有何异同,试从内容与表达情感两方面简要分析。(200字左右)(15分)

五、论述类本(共12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5~17题。
尊重化多样性
化多样性是客观存在。它涉及以下基本认同:每种明和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人群中产生和发展的。它不仅包括语言字、学艺术,还包括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宗教信仰、工艺技能、传统习俗等极其丰富的内容。尊重多样性,就是尊重化的异质性。明和化有发展先 后之差别,却无优劣高下的区分,它们都应获得同等的尊重和人类共同的保护。
化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泉。如同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关系到生命在地球上续存的根本问题,化多样性是一个关系到人类明续存的根本问题。每一种明和化都拥有自己的历史精神和人传承,有独特的魅力和智慧。多样性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而且在于为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性变化提供了资。一种化如同一种 基因,多基因的世界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化是与经济、环境和社会并列的可持续发展的第四大支柱。化多样性是人类的集体力量,在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价值。
2001年“9.11”事件后,联合国教科组织适时地承担了制定《化多样性公约》的重任,《化多样性公约》的诞生是对经济全球化的逆向思考的结果。经济强国的化产品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下,伴随资本在全球的流动和扩张,冲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其势之猛,使世界上许多国家猝不及防。它造成的后果是化产品的标准化和单一化,致使一些国家的“化基因”流失。如同物种基因单一化造成物种的退化,化单一将使人类的创造力衰竭,使化的发展道路变得狭窄。《化多样性公约》正是在此背景下获得通过的,它确认化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具有物质和商品两重属性。公约生效后,各国自主制定和保护化表达方式多样性政策有了保障,在多边国际组织框架内推动化多样性的交流与合作有了保障,它尤其为支持弱势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通过制定《化多样性公约》这项行动,教科组织的绝大多数国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只有不同化间的对话才是和平的保证。不同化的真诚交流、和谐相处,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动力,也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保障。
15、下列对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和化有发展先后之差别”,意思是:一般说,明的出现在前,化的发展在后。
B、化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系的第四大支柱,意思是化与经济、环境、社会一样,都是能够不断发展的。
C、由于化产品具有物质和商品双重属性,所以各种不同的明和化是很难区分高下优劣的。
D、《化多样性公约》的诞生,是国际社会在全球范围捍卫世界化多样性的斗争取得的重大成果。
16、(4分)
中第2段提到“一种化如同一种基因”,第3段又提到“化基因”的流失,这里“化基因”指的是 和 。
17、根据本的观点分析下面的化现象。(任选一条分析即可)(5分)
(1)“化大革命”期间,全中国只流行八个样板戏。
(2)“高天滚滚‘韩流’急”,一段时间以,韩国影视化在中国流行。
六、学类本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8~20题。
无路可走
鲍鹏
○1屈原之影响后代,乃是因为他的失败。
○2这是个人对历史的失败,个性对社会的失败,理想对现实的失败。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有关独特的个人与社会、历史发生冲突并遭致惨痛毁灭的记录。他的失败是一次意味深长的历史事件,也是人类永恒的悲剧。
○3他以至善至美的古圣贤作自己立身行事的榜样——天真的屈子并不知道,这些古人的“至善至美”是后人的想象甚至是有意的欺骗,他更不能知道,至善至美往往不能与现实并存,因为至善至美便不能宽容。聪明的庄子看穿了这种历史骗局,他推倒一切圣贤,把他们通通置于他的戏侮之下;犀利的韩非更是从唯物的角度拆穿儒家的美化,把古人推下神坛。而屈原对这些道德幻像 则是真诚地信奉,甚至还把自己看成是古圣人的影子,并把自己当成是古圣人意志的现世体现者。
○4一个人站到所有人的对立面是什么结果?可悲的是,屈原在为大多数人谋福利,但大多数人并不能对他援之以手——姐姐骂他,不支持他,还要他屈服,大卜郑詹尹很有分寸地缄口不言。渔父甚至对着他“莞尔而笑”,唱了一曲“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讽喻地,然后是“不复与言”。在别人的眼里,他太固执,太钻牛角尖,不容易对话与沟通。屈原就只能死在孤独之中,死在庸君的昏聩、奸人的险恶以及大众的沉默中了。
○5屈原也缺少孔墨孟荀等人的达观。他毕竟不是冷静从容的哲人,他是诗人。同 时,他也缺少他们曾经有过的苦难磨炼。当屈原二十岁行冠礼作《橘颂》时,他是何等儒雅自信,前途远大。而孔孟等人此时还在社会底层挣扎,受尽白眼与辛酸。因而他们有韧性。而屈原,他纯洁无暇的贵族血统与心性使他无法面对失败。在失败面前他不能沉默,不能隐忍,不能迂回,不能无闷。他呼喊,他叫屈,他指责,他抗争,于是他得到的是更大的打击与蔑视,是别人对他的彻底的失望。
○6他掸去灰尘,保持自己的皓皓之白。他凛然地站在邪恶的对立面,与他们剑拔弩张。一点也不含蓄,一点也不躲闪,一点也不讲策略,他怒形于色。他给对方看他的伤口,以便让对方知道他的仇恨与报复心切。他由此遭到邪恶的全面彻底的攻击,邪恶无法容忍他的存在,因为他把自己摆在与邪恶你死我活的对立面上,邪恶即使仅为了自己的活,也要让他死。而屈原的伟大与可贵也正在这里:
○7他不理解邪恶与不公。他无法和他们和平共处,哪怕是虚与委蛇。他谨持着他理想的绝对纯洁。是的,他至死也不曾丢失一寸土地。他是代表独特个体而与社会宣战的最伟大最惨绝人寰的战士。因为他的绝不让步,这世界有可能免于全面堕落。
○8屈原之死往往使我想起另一个楚人之死:项羽。两人都是自杀.且都死在水边:屈原自沉于汨罗之波,项羽自刎于乌江之畔。两人都死于自己对别人的不宽容:项羽决不宽容秦人。这两人的死,可能暗示着,我们民族的一些真性情死了。我们民族最殷红的血流失在水中,被冲淡了。
○9乡愿活着,滑头活着,奸诈活着。他们使这个世界的生态更加恶化,更不适合人的生存。屈原确实偏激。岂止是偏激,屈原还有许多别的缺点。但我总以为偏激 的人往往有真性情。更重要的是,偏激的人往往不是小人——因为小人总是很圆通的。
○10屈原“无路可走”,自杀了,他们却活着,并且越活越觉得四通八达,越活越有诗意。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有优势:他们能说话,能抢占话筒,总能“变白以为黑,倒上以为下。”当黄钟被毁弃的时候,瓦釜就开始雷鸣了。屈原与现实中的苦难势不两立,而他们却能游刃有余,甚至与之搞合作,讲互利。他们策高足,踞路津,在屈原与邪恶战死的地方,他们开始讨论幸福。
○11有缺点的战士毕竟是战士。
○12完美的苍蝇终究是苍蝇。
○13屈原死了,我们苍白了。
○14魂兮归!

18、第1段“屈原之影响后代,乃是因为他的失败”在全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19、解释中划线部分的深刻含意。(5分)


20、中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请结合内容,任选两处赏析其表达效果。(7分)


七、(60分)
老鹰是寿命最长的鸟类,它最长可以活到70岁。然而,有一部分鹰却在40岁的时候就会死亡。因为当40岁时,它的喙会变得弯曲、脆弱,爪子会变钝;羽毛也会粗大沉重,不再能够自由飞翔。这个时候,鹰有两个抉择:一是等死,一是用150天在岩石上日复一日的敲打它的喙,直到脱落;用新喙将磨钝的爪子一个个拔出,直到长出新的、锋利的爪子,还要把已经钙化的羽毛一根根拔掉,好让新的羽毛长出。用如此的漫长煎熬,获得重生。
读了这段字,你也许有所感想或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以“抉择”为题目,写800字,字数不限,体不限(诗歌除外)。

高三语参考答案:
一、1、B(A祈qí,醒-省;C痉jìng,震-振;D梵fàn,缉-揖)
2、D(流传是指顺着时间往下传或扩大范围向外传 (多指消息,故事等) 。
留传是指留存下传给后世。
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查看评定”。带有考核、检查的意思,常用于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等等。
考察是“实地观察了解”的意思 。
起用意为“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或提拔使用”,它的涉及主要对象是“人”。
启用意为“开始使用”,它涉及的主要对象是“物”。)
3、D(救命稻草:原指溺水时人活下去的唯一希望。现多用比喻义,指困境中的唯一希望。且多用于贬义语境。稻草本是无用之物,被当成希望,和语境中不和的。
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 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或完成事情。
丑媳妇早晚是要见公婆: 意思是躲不过的。不管是不好意思还是没有时间早晚都要发生的。
4、B(A扫除……空白。搭配不当。C防止……免遭。语意赘余。D不仅我们。关联词语和主语的位置颠倒。)
5、D(契诃夫是俄国作家。)
二、
6、A(谢:谢罪)
7、B(A凭借/因为;B什么;C代词/难道;D就/竟然)
8、A(“让众人看不起我”应为“当众侮辱我”)
9、C(“私养钱”不是魏尚获罪的理由)
冯唐的祖父是战国时赵国人。冯唐凭孝行著称于时,被举荐做了中郎署长,侍奉汉帝。汉帝听说了廉颇和李牧的为人后,很高兴,拍着大腿说:“我就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将领,如果有这样的将领,我难道还忧虑匈奴吗?”冯唐说:“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汉帝大怒,起身回宫。过了好长一会儿,才又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   
这时,匈奴大举侵犯汉朝。汉帝为此十分忧虑,就又一次询问冯唐:“你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冯唐回答说:“我的祖父说,李牧统率军队时,把征收的税金自行用犒赏部下,朝廷从不干预。所以李牧才能够充分发挥才智 ,能够在北面驱逐单于,大破东胡,消灭澹林,在西面抑制强秦,在南面支援韩魏。这时,赵国几乎成为霸主。后赵王迁一即位,就听信郭开的谗言,杀了李牧,让颜聚取代他,所以军队失败,士兵投降,被秦灭掉了。如今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郡守,他把军市上的税金全部用犒赏士兵,还拿出个人的钱财,宴请宾客、军吏,亲近左右,因此匈奴人远远躲开,不敢靠近云中郡的边关要塞。匈奴曾经入侵一次,魏尚率领军队出击,杀死很多敌军。那些士兵都是一般人家的子弟,从村野参军,哪里知道“尺籍”、“伍符”这些法令律例呢?他们只知道整天拼力作战,杀敌捕俘,到幕府报功,只要有一句话不合实际情况,法官就用法律制裁他们。应得的奖赏不能兑现,而法官却依法必究。我愚蠢地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况且云中郡郡守魏尚只犯了错报多杀敌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给法官,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 。由此说,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帝听了冯唐的劝谏很高兴,当天就让他拿着汉节出使,前去赦免魏尚,重新让魏尚担任云中郡郡守。汉武帝即位时,征求贤良之士,大家举荐冯唐。冯唐这年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于是任用他的儿子冯遂做了郎官。
三、10、用斜线(/)给下面短中划线部分断句。(5分)
哀公曰:敢问儒行。孔子对曰:儒 有 忠 信 以 为 甲 胄/ 礼 义 以 为 干 橹 /戴 仁 而 行/ 抱 义 而 处 /虽 有 暴 政 /不 更 其 所 /儒 有 内 称 不 辟 亲 /外 举 不 辟 怨/ 儒 有 不 陨 获 于 贫 贱/ 不 充 诎 于 富 贵 /故 曰 儒。哀公闻此言也,言加信,行加义,不敢以儒为戏。 《礼记》

11、在横线处写出诗原句。(十选八,每题1分,共8分)
①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②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
③回首向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④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
⑤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李密《陈情表》)
⑥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⑦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⑨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陆游《钗头凤》)
⑩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关汉卿《窦娥冤》)
四、
12、(4分)
本词月夜之下,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湖光水色。(1分)“玉鉴琼田”,运用比喻,将湖比作了玉做的镜子和田地,形象生动的表现水的明净光洁(1分);“三万顷”运用夸张手法极言湖面的广阔(1分)。“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融情入景,既描述在月光下的湖面,上下辉映一片晶莹,也表现了作者自己由内心而外的清明透彻之感。 既是写景,更寄寓了作者高超的精神境界。(1分)
13、(3分)
这首词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作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1分)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在岭南的那段时间里,作者自问是光明磊落,肝胆照人,清白高洁。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作者安稳地泛舟于浩淼的洞庭之上,心神没有一点动摇(2分)。(两句任选其中一句分析即可。其他语句言之成理即可)
14、(15分)
相同:内容上同为面对夜空,独自饮酒;(3分)情感上同为身处逆境,却拥有旷达情怀。(3分)
不同: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作者设想自己作主人,请万物作宾客,陪伴自己纵情豪饮(1分)。表现诗人因谗罢官,仍有豪壮的气概和强烈的自信。(2分)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当做朋友,连自己在内,三人举杯共酌(1分)。由此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2分)
另:语言表达(3分)
五、
15、(3分)D
16、(4分)历史精神 人传承
17、(5分)能从化多样性的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
(1)“化大革命”期间,全中国只流行八个样板戏。
1、观点:化单一将使人类的生活乏味(不丰富),创造力衰竭,使化的发展道路变得狭窄,甚至影响到人类明的续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2分)
2、结合现象分析。(3分)
(2)“高天滚滚‘韩流’急”,一段时间以,韩国影视化在中国流行。
1、每一种明和化都拥有自己的历史精神和人传承,有独特的魅力和智慧。(1分)
2、不同化的真诚交流、和谐相处,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动力。(1分)
3、结合现象分析(3分)
六、
18、(4分)
这句话开宗明义,点明了主旨(1分),表明屈原对后世的深刻影响的原因(1分),奠定了痛惜、愤慨的感情基调(1分),是总领全,引出下对屈原失败原因的探讨(1分)。
19、(5分)
作者在句中强调了屈原虽然自身有着天真执拗,冲动偏激的弱点,并不完美(1分),但是,他敢于和邪恶作战,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虽败犹荣,虽死犹荣(1分);
又用比喻,将邪恶小人比作了完美的苍蝇(1分),生动形象的表明小人即使性格没有弱点(1分),但是不愿与现实的苦难,邪恶正面斗争,反而是迎合妥协,让人鄙视和厌恶(1分)。
20、(7分)
第一处:屈原和庄子,韩非相比。用庄子的戏侮圣贤,韩非的拆穿现实和屈原的真诚信奉理想的做法对比,分析屈原失败的原因,表现出对屈原伟大高尚人格的敬仰和赞叹。
第二处:姐姐,大卜郑詹尹,渔父对屈原的坚持理想,不惜反抗社会的做法都持不同程度的否定态度。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理想与屈原格格不入。更突出了屈原的大无畏精神在现实中的稀少和可贵。
第三处:屈原和孔墨孟荀等人相对比,用他们对“韧性”和屈原的对失败的不妥协态度相比较,突出屈原的和邪恶作战的义无反顾和坚定决心。
第四处:屈原和乡愿、滑头、奸诈者的对比,用他们在社会中的圆通,游刃有余,与屈原的艰难处境比较,思考屈原的无路可走的原因;突出屈原“众浊我清”的可贵精神。
注:此题给分答对一处给3分,两处给6分,语言表达1分。


七、(60分)
参考高考评分标准即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2012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2012年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大纲版)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2012北京东城区高三上册语文12月联考试题(附答案)】相关文章
【2012北京东城区高三上册语文12月联考试题(附答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