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逍遥学能  2016-05-08 08:38

试卷说明:

昆中2015—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本试卷满分1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近年来,“通俗历史热”不断出现于媒体的报道之中。作为一种关涉史学的文化现象,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通俗历史热”是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定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实际上通俗历史并非“新生事物”,它以讲说形式流传的历史已经相当久远了。它广泛流行于民间,是民众了解过去、熟悉历史、满足自身历史求知欲的主要途径。一般情况下,这种历史的口头讲说是以十分平静的方式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很少“走热”。但是,当商品经济趋于发达、文化教育发展迅速的时候,人们在从事赖以谋生的职业活动之外,带有文化色彩的业余需求会随之增长,对作为文化存在常见形态之一的历史知识,其“求解”欲望也会趋于强烈。这种社会需求的增长促使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史学不得不进行必要的适时性调整,从而在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之外,衍生出一种以满足公众意愿为基本出发点的通俗化的历史叙述——口头的或文字的,并作为用以“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而日益“走热”。两宋讲史及宋元平话的一度活跃便是其中典型的事例。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步成熟、文化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的时代,人们的业余文化需求显著增长,久远的尘封旧事引起了人们日益浓厚的兴趣。这使通俗历史在当下有了“升温”的沃土,其“历史的惯性”开始充分显现出来。客观地说,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在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皆难“卒读”的情况下,通俗化的历史几乎成为他们“探寻过去”的唯一选择。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史学的职任是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以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终极追求”。这种目的追求决定了史学传播范围与学科效应的正比例关系,即传播范围愈广,对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愈大。而在社会道德的层面上,长久以来,史学都带有浓厚的“天职文化”色彩,视道德教化为天然职任。它通过“贬恶扬善”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从而惠及大众和社会。同时,历史知识的广泛传播,对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也是不无裨益的。不可否认,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达与阐释,才能使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最大限度地得到活化,成为社会道德与精神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通俗历史热”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有效传承,对史学社会功能的实现,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都是极为有利的。正因为如此,通俗历史的讲说与著述之“趋热”,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当然,历史的通俗化不等于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的退化,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通俗历史热”的深入发展,要求通俗历史在外在形式变化的基础上,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具体而言,就是要把讲说与记述的重点,由“庙堂”转向民间,由官场转向社会。更多地关注下层、关注民众,以体现史家应有的现代眼光,这才是更高层次的、成熟形态的通俗历史。(摘编自李小树《关于“通俗历史热”的历史学考察》)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俗历史以十分平静的讲说形式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了。B.市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对业余文化的需求显著增长。C.人们对久远的尘封旧事兴趣日益浓厚,对历史的“求解”欲望趋于强烈。D.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让广大民众难以“卒读”。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俗历史以满足公众的意愿为基本出发点,作为一种用于“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它的“走热”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B.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广大民众在业余文化方面的迫切需求,史学不得不走出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误区,适时调整了研究目的和方式。C.通过“贬恶扬善”的方式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这是史学的“终极追求”在社会道德层面上的具体表现。D.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述与阐释,才能在今天得到最大限度的活化和有效传承。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通俗历史热”可以扩大史学传播范围,传播范围越广,就越有利于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从而完成史学学科的全面建设。B.既然通俗化的历史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探寻过去”的唯一途径,通俗历史讲说与著述的“趋热”就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C.在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俗历史就必然会“走热”,这种“走热”现象十分有利于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D.通俗历史应当由外在形式的变化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以改变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退化的现状。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余有叹焉         叹:叹息B.夫夷以近 夷:平安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D.其孰能讥之乎 孰:怎么.下列各项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有志矣,不随以止也B.险以远,则至者少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下列对选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表惋惜。B.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C.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D..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译文:(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译文:)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此地有重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C.是日也,天朗气清,慧风和畅。D.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愉。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B.中国航天,立足科技自主创新,亦步亦趋,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跻身深空探索的先进国家行列。(2分) ( ) A.。据报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今年3月22日第十八个世界水日发布一份报告称,全球半数以上住院患者与污水大量产生有关,每年致病致死数以百万人计。。。昆中2015—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1. A本题A项,即属于答非所问选项。此题的信息筛选区间是第2段,该段以“但是”一词为转折点,其后的语言信息都是回答“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而B、C、D三项都是在这个范围内提取的正确信息。2. BB项,“走出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误区”错,曲解原意,原文是“在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之外,衍生出一种……”,也就是说“精英式研究”不是误区。A项,参见第2段;C、D项,参见第3段。A、C、D三项均正确解说了文章内容。3. CA项“从而完成史学学科的全面建设”错,无中生有;B项“已经成为”错,夸大其辞,原文是“几乎成为”;D项“以改变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退化的现状”错,原文是“历史的通俗化不等于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的退化”,而“通俗历史应当由外在形式的变化走向记叙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是对通俗历史走向“更高层次的、成熟形态”的要求。.CA.应为“感叹”;B.应为“平坦”;D.应为“谁”。.D A、B、C三项均为连词,D项为介词。.A A项中“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表惋惜”属无中生有。. (1)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平凡的景象,常常在那险要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没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2)然而力量足能到达那里(却没有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没有到达的人,便可以不后悔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B  A.重山峻岭—崇;C.慧风—惠;D.愉—娱。成分残缺,“全球半数以上住院患者”后应有“的病因”,“致病致死”的主语应是“污水”。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山东省兖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下一篇: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相关文章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