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习方法
逍遥学能 2013-03-06 10:09
目前,从"应试转化为素质"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我认为要完成这个转化,在教学上,关键在于的教与的学。而我们的教学,往往看重教法的改革,忽视对的指导,或者说对指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学生在中,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我们语文也常常强调语文就是要靠读背,只要你对每篇课文读透背熟,就自然会考得好。当然,这也是的一种,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这种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对现在的生而言是不足取的,或者说是远远不够的。钱梦龙先生总结出"学生为主体,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这种"三合一"的构思,也就是要精心指导学生,把学生从"暗胡同"里摸索解放出来。因此我认为,以下几方面特别值得注意。
首先,要总结出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语文。应在继承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面和借鉴国外各种先进的语文的基础上,努力总结当代一些卓有成效的学者或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科学的语文,然后加以归纳整理,以之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
如:按课前,授课、练习,课后作业、自读、阅读、写作等顺序,可归纳为:"课文法"、"问题回答法"、"笔记法"、"课文分析法"、"课文练习法"、"阅读法"、"略读法"、"精读法"、"材料积累法"、"题材提炼法"、"仿作法"、"作文修改法"、"作文应试法"等等。当然还有师生须共同掌握的"语文培养法",课外的"读报法"、"法"、"信息借鉴法"等等。
方法不单由老师总结,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总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种种的法则"(叶圣陶语)学生自己摸索的方法往往更亲切,使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其次,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这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得到真正的统一。过去,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传授语文上,这样,学生被动地听,不能参加各种活动,实践机会少,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排斥,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落空,这就是语文课上那么多课时,教师花那么大力气而往往收效甚微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的同时,应十分重视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努力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语文,这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关系。学是在教之下学,教是为学而教。
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不仅应该系统地总结语文学习方法,而且要认真地去研究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教学艺术,也就是说既要设法寻找学习语文的"钥匙",还要去研究如何教会学生使用这把语文学习的"钥匙"。当然这里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如,不同年级、不同特点的学生,怎样对他们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语文学习方法,怎样采取不同的授受途径,等等。此外,还要从"学"的方面,认真注意教法的改革,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从一定的意义讲,教师的教法,往往成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模式。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就接受了教师通过教学展示出来的学习方法。
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要他们改变笨拙的不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转变学生养成的不良习惯是困难的,要改变它需要一定的毅力,摸索掌握新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有一个过程
初中政治。因而,一开始由于学生的不适应,他们在语文的学习上会有一段暂时停顿时期。教师应向学生指出:不要被暂时的现象蒙住眼睛,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方法对提高语文的巨大作用。
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在知识的真空里进行,而要与语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如赞科夫指出的,学习发展总是与情感、意志、注意、兴趣互相联系。所以,指导语文学习方法,不能孤立进行,要与语文知识的传授结合,又要与思想教育、感情培养结合。
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在语文的知识和能力方面,储备了一定的词汇量,积累了一些文章,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为学生全面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学上分析,学生智力发展高峰在初、阶段。而智力正是构成学习基础的能力,中学阶段确实是掌握学习方法的最好时期。另外阶段又处于从孩子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一个独特的时期,学生在上具有像钟摆一样强烈的动摇特征。因此,在这时期里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他们就容易接受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总之,"机不可失"。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从应试教育走到素质教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