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
逍遥学能 2013-03-02 02:30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理解诸葛亮的外交政策,进一步提高用历史唯物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的复述能力。
(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4)通过对历史事实和艺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
(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3)历史使人智慧,通过本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联系旧知,导入新
出示曹操的诗《龟虽寿》,学生齐诵诗歌。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师:你印象中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戏剧中的曹操又是怎样一个人?
师:曹操是不是大白脸,一脸奸相?诸葛亮是不是会呼风唤雨,能借东风,火烧战船?三国时期究竟发生过哪些大事?三国纷争的局面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共同走进第14《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揭开谜底找出答案吧!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从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
学生自由,归纳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
师: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大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最为著名的军阀有哪些?
师:他们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彼此长期混战。刀枪剑戟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同时也使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那么,谁顺应历史的潮流,是谁顺应人民的愿望,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生答:曹操)
师: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以统一天下为已任,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用诗抒发了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
指导学生看曹操图像及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师: 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怀有雄心壮志,他要统一天下。
师:曹操要统一天下,必先统一北方。而在北方的各派军阀中,实力最雄厚的是谁?
师:曹操要统一北方,必先击败实力雄厚的袁绍。那么,曹操的势力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呢?
学生看书归纳曹操势力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师:随着曹操势力的壮大,曹操与袁绍展开了决战,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
学生讲述官渡之战。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归纳:
表格1: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时间公元200年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袁绍和曹操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以少胜多以少胜多
结果曹操胜利曹操失败
师: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
学生各抒己见: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呢?
师:从刚才的交流中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已非常清楚。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人谋也。正可谓: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若使许攸谋见用,河焉得属曹家。从上述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袁绍的谋士许攸降曹并建议偷袭乌巢,是官渡之战曹操取胜、袁绍失败的关键。
师: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官渡之战以后,曹操陆续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地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师:“假如你是曹操,请谈谈统一北方后的感想?”过渡到“赤壁之战”。
师:曹操统一了北方,又想乘势统一全国。但这时南方有两股势力可以和他相抗衡。一个是江南的孙权,一个是依附于荆州的刘备。割据江东的孙权,统治比较稳固。依附于荆州的刘备,自称是东汉皇族的后裔,在军阀混战中,不甘寄人篱下。他听说诸葛亮有安邦定国之策、济世安民之术,便请他出相助,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生讲故事)
学生讲述赤壁之战。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上面表格的第二部分内容
师: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两次战争的主角都是曹操,却出现了不同的结局。
畅所欲言: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
以史为鉴:历史使人智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师: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赤壁之战后,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变化。曹操退守到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谁也打败不了谁,但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这样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二)、魏、蜀、吴的建立
学生看书完成下面表格:
政权名称时间创建者都城(今名)
魏220年曹丕洛阳
蜀221年刘备城都
吴229年孙权建业(南京)
(教师强调魏国的建立者是曹丕,所以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曹操也没称帝,他是在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的)
教师指出:魏、蜀、吴的建立,标志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影响?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军阀混战局面,虽然三国时期是我国的分裂时期,但由于三方互相牵制,这种相对的形势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战乱给人民带的痛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过渡:三国形成后,各国都努力巩固自己实力,同时又试图消灭对方,那么,他们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魏、蜀、吴的关系:学生自己
蜀吴关系:结盟???破裂???重新结盟
蜀吴与魏:敌对???吴魏靠拢,蜀孤立???蜀吴结盟与魏对立
诸葛亮的外交策略:联吴,制魏,保蜀
三、总结扩展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图示法小结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几年后,为统一全国,曹操南下,然而赤壁一战曹操大败归北,三国鼎立局面由此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互相制约,结束了东汉的军阀混战局面,同时,他们又试图消灭对方,所以,不断壮大自己,重视发展生产,也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为后中国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师: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最后究竟是谁独霸天下,问鼎九州呢?请听下回分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