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3-02-27 00:35
第15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抗日战争初期的历史史实。
2.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3.掌握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
4.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
能力目标
1.通过本学习,训练学生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的资料,使学生了解收集整理、选择、甄别资料的方法。同时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基本掌握这些方法。
德育目标
1.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特别是通过典型事例南京大屠杀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学生仇恨法西斯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2.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二战中做出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过程中的重要贡献。
●教学重点
血染卢沟桥。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教学方法
1.引导回忆法。引导学生回忆过去接触过的关于卢沟桥的知识,加深对这座历史名桥的认识。
2.图结合法。在讲述七七事变前的形势时,应准备一张“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增加直观的教学效果。
3.讲述法。此法适合于南京大屠杀的内容。
4.讨论法。
5.影像辅助法。充分利用现有影像资料,加深学生对日本法西斯野蛮行径的认识。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关于七七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影像资料及相关设备。
●时安排
一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请同学们看导入框中的内容。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卢沟桥始建于金代,设计科学合理、雕刻精美,是中国名桥。1937年7月,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当年抗日将士那悲壮的《卢沟桥歌》仿佛在永定河上回荡。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同学们,这里提到的1937年7月响起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指的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中国守军的抵抗。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中国人民从此进入八年抗战阶段。下面我们看具体内容。
[导入语例示二]
请同学们看一组投影:
[投影显示]
本月七日夜十时,日本在卢沟桥,向中国驻军冯治安部进攻,要求冯部退至长辛店,因冯部不允,发生冲突,现双方尚在对战中。
全中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
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
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驱逐日寇出中国!
同学们,以上几段材料选自一九三七年七月八日《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因为卢沟桥事变是日军大举侵华的开始,此次事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全面抗战阶段。所以,卢沟桥事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那么,卢沟桥在什么地方?日军为什么选择卢沟桥作为军事攻击的起点?卢沟桥事变意味着什么?等等。学习完这一的内容,我们就会明白的。
[导入语例示二]
同学们,在小学时,你们已经接触过关于卢沟桥的知识。卢沟桥建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至金宗明昌三年(1192年),位于中都(金都城)西南永定河上,是古代又一杰出的桥梁建筑。它全长266.5米,宽7.5米,是一个由10个桥墩结起的11孔联拱式石桥 。桥墩平面设计为船形,迎水面砌为分水尖,以抗击洪水冲击。拱券采用纵联式砌拱法,使拱券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在桥身两侧280根望柱顶端雕有神态各异的大小石狮485个,是著名景点之一。这座桥经过多次地震和洪水的考验,历800年时间,至今屹立在北京西南的永定河上。卢沟桥的在历史上不仅因为它的建筑风格而闻名,更重要的是1937年7月,中国军人在此打响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从而揭开了全国抗日的序幕。我们看具体内容。
[板书]第15“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一、血染卢沟桥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内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日本侵占了东三省。紧接着又向华北推进。1935年逼迫国民政府与之签订了《何梅协定》,又策划华北五省(西、东、河北、察哈尔、绥远)自治。到1936年,形势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日军势力已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城。战争一触即发。
下面请大家把本“血染卢沟桥”一目前两段大字内容看一下。了解卢沟桥的地理位置,了解1937年7月前北平周边的形势,了解七七事变的爆发。看书时,请结合本上的“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
[学生看书]……
[板书]1.卢沟桥事变前北平外围形势
2.七七事变的发生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教师提问]七七事变前北平周围的形势怎样?
[学生回答]1936年,日军势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形势十分危急。
[教师提问]卢沟桥的地理位置怎样?
[学生回答]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惟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教师提问]卢沟桥事变是怎样发生的?影响如何?
[学生回答]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蓄意挑动战争的日本军队悍然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抵抗,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教师讲述](附图)
[投影显示]
图一
卢沟桥事变示意图
图二
同学们,请看上面两幅图,图一是“七七事变前北平外围形势”的情况,图二是“(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示意图”。从图一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北平外围的形势是:北平的东南面,西起丰台,东到北平至海关的铁路沿线,已被日本的华北驻屯军重兵占领;北平的东面,已沦为日本卵翼下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统治区;北平的北面和西北面,有日本豢养的察北伪蒙军;只有北平的西南面,尚为中国驻军宋哲元所部二十九军防守。因此,位于北平西南15公里,处于平汉铁路线上的卢沟桥,就成为北平通往南方及其他地区的惟一门户,是中日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1937年7月7日晚,驻丰台日军一个中队,荷枪实弹,在卢沟桥以北1公里的龙王庙一带,举行所谓的军事演习(请学生看图二),蓄意挑衅。23时左右,忽有枪声数响发于宛平城东(今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镇),城内守军即严密注意。24时,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大佐向北平市政府提出交涉,诡称日军在“演习”中,仿佛听到宛平城内发出枪声,在纷乱中失落日兵一名,日军今夜要进城搜查。当双方代表正在宛平城内会谈之际,日军向城内开枪开炮。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还击。110旅旅长何基沣、129团团长吉星,亲赴前线指挥作战。广大官兵英勇杀敌,打退日军数次进攻,击毙日军大队长一木清直。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讲一讲发生在卢沟桥上的英雄故事。
[学生讲解]7月8日凌晨,日军主力气势汹汹地向铁路桥扑去,要求过桥。金振中营长的两个排守卫在这里,排长申仲明严词拒绝了日军的无理要求。早已做好战斗准备的日军突然开枪射击,申排长不幸中弹阵亡。申排长的死,激起了战士们的满腔怒火。他们面对数百名日军的进攻,毫无惧色,六挺机关枪和六七十支步枪,一齐射出了仇恨的子弹。敌人冲上阵地,战士们立即抡起大刀,冲入敌群,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桥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卢沟桥。
卢沟桥被日军攻占以后,威胁宛平城,形势异常严峻。但日军后续部队尚未赶到,桥头的日军不敢贸然向永定河西岸运动。驻守宛平城的何基沣旅长,抓住战机,命令加强营每人配备一把大刀,夜袭龙王庙和平汉铁路桥的敌人。这天夜里,细雨纷霏,日军戒备不严。加强营战士悄悄接近日军,突然发起攻击。日军猝不及防,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白刃战,全部被歼灭。
[教师过渡]双方在卢沟桥反复争夺,战斗十分激烈。不久,日本调集大批援军,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下面我们看本目的第三个小问题——平津保卫战。
[板书]3.平津保卫战
[教师讲述]日本侵略者在卢沟桥遭到中国军队打击后,迫于兵力不足,以“和谈”为缓兵之计,加紧向华北调集兵力。国民政府企图对日本妥协,幻想以地方事和平解决。到7月16日,日军调到华北的部队已达5个师团,总数在10万以上。25日,日军已完成了对平津的包围态势,进攻廊坊、广安门等处,切断平津铁路交通线。27日,日军向通县、团河进攻。中国守军奋起迎战,但在日军优势炮火轰击下,伤亡惨重,节节失利。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在指挥作战中壮烈殉国。29日,北平沦陷。日军同时对天津发动进攻,经过激战,30日,天津失守。
[教师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前边学习过的西安事变吗?请大家回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团结抗日的序幕,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是扭转时局的关键。
[教师讲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国共内战大体停止,双方关系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先后派周恩、叶剑英、林伯渠、博古等,到西安、南京同国民党领导人会谈。国民党内许多人要求恢复孙中的“三大政策”,共同抗日,团结抗日的实现已经指日可待。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几天以后,蒋介石发表庐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
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史称“八一三事变”。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抵抗暴力”。
八一三事变以后,根据国共两党多次谈判达成的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12日,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其战斗序列如下:
[投影显示]
后,又把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的抗战进入一个新阶段。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回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请大家集体归纳一下。
[板书]4.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学生归纳]……
[学生回答]①日本在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各方面为解决西安事变作了很大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③七七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教师讲解]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步骤:一九三五年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同年八月一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一九三五年底,中共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正式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会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指出:目前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看下降为次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共产党和红军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要成为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坚强的台柱子。这个报告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全国各阶层强烈要求实现团结抗日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充分表明了团结抗日的诚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的发生,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教师过渡]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以后,国共双方在正面、敌后两个战场展开抗击日军的侵略。国民政府在一九三七年到一九三八年十月,先后组织了四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有效地阻滞了日军的行动。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残无人道也在这一阶段暴露无遗,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板书]二、南京大屠杀
1.淞沪会战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投影显示的内容,再结合平时看过的关于淞沪会战的影像,了解淞沪会战的大致状况。
[投影显示]
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勇夫,水兵斋藤要藏,驾车强行冲入上海虹桥军用机场,窥探中国军队情况,并向守卫机场的中国士兵开枪射击。中国士兵被迫还击,大勇夫等二人中弹毙命。虹桥机场事成为日本进攻上海的借口。8月13日,日舰向上海闸北炮击,海军陆战队也沿北四川路、军工路一线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抗击,淞沪会战从此开始。这次会战中,日本海陆空军逐渐增至二十万。中国军队投入总兵力四十多万,初期冯玉祥任总司令,9月17日后,由蒋介石亲任总司令。战斗异常激烈,历时三个月,共消灭日军六万多人。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
(教师也可放相关影片取代投影)
[教师过渡]日军进攻上海后不久,就向南京进犯,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南京大屠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板书]2.南京大屠杀
[教师强调]同学们,关于南京大屠杀,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南京大屠杀是日军进攻南京城后进行的屠杀,屠杀的对象是无辜的平民,已放下武器的军人和军警。这里面体现的是法西斯侵略者的残酷性和野蛮性。在南京大屠杀中屈死的三十多万无辜的生命向我们昭示的是人类用鲜血写就的祈愿:反对战争、争取和平。
[教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把本上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字和图片仔细地看一看,然后讲一讲你心中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故事,注意不要和本上的重复。
[学生讲述]……
(教师可放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让学生在动感画面中去体会日军的残无人道)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材料,这些材料没有任何的夸张、虚构,而是血淋淋的实实在在的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这些材料都选自二战后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中国法官梅汝?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理南京大屠杀事之经过》。
[投影显示]
远东国际法庭经过两年半漫漫长夜的审讯,(开庭共八百一十八次,审讯记录达四万八千多页)在1948年11月4日上午开始举行宣判。那个长达一千二百十八页,打破世界记录的判决书便宣读了八天之久。宣布各被告的个别刑罚是在11月12日下午(最后一庭)举行的。对松井石根,远东国际法庭判处的是绞死刑。
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说:“1937年12月13日早晨,当日军进入市内时,完全没有遭遇到抵抗。”“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污辱这个城市。”“南京市像被捕获的饵食似的落到了日本人手中;该市不像是由有组织的战斗部队所占领的;战胜的日军捕捉他们的饵食,犯下了不胜计数的暴行;日军单独地或二、三成群地在全市游荡,任意实行杀人、Q###J、抢劫和放火,当时任何纪律也没有。许多日军喝得酩酊大醉,在街上漫步,对一点也未开罪他们的中国男女和小孩毫无道理地和不分皂白地予以屠杀,终至在大街小巷都遍地横陈被杀害者的尸体。”“中国人像兔子似地被猎取着,只要看见哪个人一动就被抢杀。”“由于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屠杀,在日方占领南京的最初的两三天功夫,至少有一万二千非战斗人员的中国男女和儿童被杀害了。”
[教师分析]同学们,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真实情况。我们可以借梅汝?先生的话分析:法庭的语言是慎重的,估计是保守的。以上这些认定都是根据法庭认为确凿可靠的证言而写入判决书的。然而,仅仅从以上几句话里已经可以看出日军是怎样穷凶极恶、无法无天,以及我数十万呻吟于敌人铁蹄下的南京无辜同胞其命运是何等地悲惨!判决书上这寥寥数语不啻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地狱写真图。”
但是,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政府却总是闪烁其词不敢面对。而且随着右翼势力的兴起,日本国内不断出现否定其侵略的历史,引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不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同学们可以就这个问题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南京大屠杀给人类留下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回答]“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教师引导]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掩盖其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是法西斯沉渣泛起的表现。
[教师引导]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我们应该时时警惕法西斯势力的复活,尽力地去维护和平。
[教师小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布置作业]
1.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B.柳条湖事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答案:C
2.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陪都是
A.南京B.武汉C.重庆D.成都
答案:C
3.日军进攻北平中,牺牲的二十九军副军长是
A.佟麟阁B.赵登禹C.张自忠D.申仲明
答案:A
●板书设计
第15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一、血染卢沟桥
1.卢沟桥事变前北平外围形势
2.七七事变的发生和全国抗战的开始
3.平津保卫战
4.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二、南京大屠杀
1.淞沪会战
2.南京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