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2

逍遥学能  2013-01-28 13:51



板书:(以上条目)
主题活动: 马可•波罗东游寻踪
活动目标
1.通过模拟马可•波罗东游的活动,具体了解古代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友好交往的史实,进一步巩固所学有关马可•波罗东游的历史知识,树立交流与融合是世界明发展主旋律的意识。
2.掌握当时西方人获取、认识和了解中国信息的重要途径,理解中国走向世界的漫漫历程。
3.通过绘制马可•波罗东游路线图,学习绘制地图的基本技能并培养通过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4.查阅和收集有关马可•波罗东游的历史献,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提取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
5.通过学生做导游和扮演角色,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进入历史情景的自我表现能力。
6。模拟马可•波罗东游中国,感受中国风韵,领略中华明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对中国大好河的热爱。
前准备
1.确定活动主题内容
本活动主题是“马可•波罗东游寻踪”,活动要围绕主题让学生了解马可•波罗中国的路线,以及沿途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和人景观。活动要立足于友好往是古代中外交往的土流,让学生尽可能以外国人的眼光看当时的中国,“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元朝”是活动始终应该坚持的视角,避免中国人看中国。
2.制定活动计划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整体上制定活动汁划后,让学生根据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
(1)活动时间、地点和人选。由于采用本剧的形式,需要提前较多的时间准备(2—5天),事先确定角色人选和剧本:选择角色时可以以马可•波罗为主,再适当增加其他角色,如马可•波罗的叔父和随从以及沿途的中国人等。演员通过车:生自荐和推荐的方式产生。
(2)关于剧本。教师作出主题活动的要求后,让学生自己编写,教师修改。可套用《大话西游》的风格和经典台词,搞成《大话东游》。当然,也可采用正剧的方式。
(3)活动具体过程。学生先拿出剧本,师生共同修改,然后排练。自己制作一点服装和道具。
3.搜集整理资料
毕竟历史活动不是语活动。形式可以生动活泼,资料和信息必须准确无误。马可•波罗经过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著名的地方,必须事先落实,以免剧本出现史实方面的失误,比如长城,在《马可•波罗游记》里没有提到这个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有可能他没有去过,剧本对此就不能胡编。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一些寻找资料的方式,如查阅图书、调查访问、上网查询,并对搜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筛选有用的资料。教师审查剧本时,尤其应该关注史料是否准确无误。
活动过程
1.整个活动自始至终可由学生主持。由主持的学生写好串词,宣布活动(节目)开始,教师做一名忠实的观众即可。
2.活动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表演,大家当观众认真看。
第二个环节是挑刺,看完后由同学们挑剔表演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史实是否有误,是否紧扣了活动主题,台词是否精彩,谁的表演最到位等。
第三个环节是教师总结,无论学生表演得怎样,教师应该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适当指出缺点,因为,活动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评价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在活动中是否主动积极,收集资料的方法是否正确,每个人的表演特点、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测评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第五学习主题:古代科技与思想化
第1:古代的字与学
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知道象形字、楔形字的特点及其书写材料;了解古希腊的著名学、戏剧作品及其作者和阿拉伯学代表作品;理解《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和《天方夜谭》在世界学史上的地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人类几种古字的比较鉴别,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和对历史化成果的鉴赏能力;通过学生随堂小制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人类古代字和著名学、戏剧作品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这些充满人类智慧的化成果的浓厚兴趣,感悟人类明发展的多元性和共容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这些优秀明成果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培养学生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化精华的开放态度和价值取向。
重点 和难点
一、重点:古代的字和《荷马史诗》。
二、难点:对《俄狄浦斯王》艺术价值的理解。
前准备
一、学生准备
1.在前一节结束时,安排预习,鼓励同学们利用余时间查阅有关资料,尽可能多地了解古埃及象形字和古代两河流域楔形字的情况,并选读《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或《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2.准备堂小节目,如:朗诵《荷马史诗》或《俄狄浦斯王》的选段,讲故事,话剧表演(由学生根据自己爱好在所提及的古典学中选择,鼓励学生再创造)。
3.每人准备一块10厘米见方的黏土泥板和一根尖头小木棍,上时放在桌上。
二、教师准备
将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在学生推选下确定每组组长;组长主要负责督促组员做好前准备和堂活动等具体组织工作o
教学活动过程
导人新:
(出示图片):《棺盖残片上的象形字》《楔形字泥版》《商代甲骨》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张图片,图片中的哪种字是我们以前曾经了解过的呢?
生: (回答)
师:是中国商代的甲骨。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知道,甲骨在商朝时大量存在,但直到近代才被重新识读。另两张图片上的字也同甲骨一样,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为人们所了解。同学们有兴趣去了解它们吗?今天,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去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吧!
教学内容
一、象形字和楔形字师:首先,请大家阅读教材第一个子目的内容,了解象形字和楔形字各自的基本情况,并完成大屏幕上出示的表格。
生:(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然后举手回答,完成表格。在回答象形字和楔形字特征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比分析。在学生回答这两种字已消亡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本小字的内容,使学生关注古老字的发现和释读,然后适当补充关于两种字的演变过程。)
类别象形字 楔形字
发明时间
使用地域
书写材料
特征
消亡
师:我们刚才了解了象形字和楔形字的基本情况,同学们能否鉴别出图片中,哪些是象形字,哪些是楔形字? (同学鉴别后)我想请一个同学说说,你是怎样进行鉴别的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强调鉴别的方法主要应根据这两种字的特征进行。让学生了解鉴别事物的基本方法,同时强化这两种古字的特征。)
师:我们已对象形字和楔形字有了初步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亲自体验一下楔形字的特点。大家一起写一写,比一比,看哪组同学写得又快又好。
生:(拿出准备的黏土泥板和尖头小木棍,仿写楔形字。然后,各组组长展示该组推选出的部分作品,教师随机请一名或几名同学谈谈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师:现在,我们已了解了人类古字中的象形字、楔形字、甲骨的基本情况。如果我们要对这三种字进行一番比较,同学们说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同学自由回答后,教师归纳出比较的项目,如:出现时间、使用地域、书写材料、字特征、消亡或演变等。、力图让学生学会比较历史事物的基本方法,)
师:象形字、楔形字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它们的复杂与精妙,感受到了我们人类的祖先在创造和发明它们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卓越的智慧。
师:(过渡)在了解了古代的字以后,接下便是字的表达和运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体味那些引人人胜、流芳千古的古典学作品吧。请同学们在观看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这一片断中涉及的是哪一部世界古典学名著? 第二,这部作品给谢里曼的一生带了怎样的影响?(播放《谢里曼与(荷马史诗)》的视频片断;片断主要讲述《荷马史诗》对世界级的历史学鼻祖——谢里曼的至深影响。)
师:片断中涉及的是哪一部世界古典学名著?
二、荷马史诗
那么《荷马史诗》对谢里曼带了怎样的影响呢?(学生根据影片的介绍回答。)
师:常言道,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么,《荷马史诗》是怎样的一本好书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探究。
首先,什么叫史诗?
(同学回答后.教师指出, “史诗”就是指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的叙长诗。然后,教师就荷马史诗的组成、作品的主要内容、作者、作品成熟的时间、所反映的时代、作品的艺术特点、学地位等向学生提问,其间可视情况朗诵一些《荷马史诗》中的片段。)
师:(提问结束后)《荷马史诗》内容宏阔、故事神奇、魅力无穷,直到今天,它仍被世人所推崇,并成为电影电视取之不尽的题材。下面,老师准备了部分根据《荷马史诗》改编的精彩影片片断和大家一起分享。请看大屏幕(播放剪辑的《特洛伊》和《奥德赛》的电影片断)。
师:好的书能使懂得欣赏它的人受益终身,正如荷马史诗之于谢里曼。我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去认真凑渎《荷马史诗》以及更多能让你受益的书籍。 •
三、《俄狄浦斯王》
师:在古希腊不仅诞生了《荷马史诗这样伟大的史诗,而且古希腊还是欧洲戏剧的故乡。古希腊戏剧分为悲剧和喜剧。悲剧是古希腊城邦繁荣时期,即公元前5世纪左右非常兴盛的学形式;它以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或现实题材为主要内容,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警示和教化作用,深受当时人们的欢迎。
同学们能从本的哪些材料得出当时希腊戏剧非常繁荣的结论呢?
生:(学生从本上找出相关的信息,主要包括:教材中《古希腊的剧场》图和“史海拾贝”中关于希腊戏剧节的介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思维方式。)
师:公元前5世纪,雅典涌现出了三位非常著名的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图片展示各悲剧家肖像、生卒年和代表作。)
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索福克勒斯和他的不朽名篇《俄狄浦斯王》。
我想先问问大家,同学们经过了前准备,那么你们现在了解的关于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有哪些呢?
生:(讲故事)
师:听完《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大家有怎样的感受和启发呢?
生:(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发言,各抒己见,为接下讲述《俄狄浦斯王》的艺术价值作好铺垫;引导学生感受蕴含在学作品中的美。)
师:听了大家的精彩发言,下面老师也讲讲自己的认识。
歌颂英雄主义是古希腊戏剧鲜明的主题,而俄狄浦斯王就是古希腊戏剧所塑造的英雄人物之一。
当俄狄浦斯王得知自己是弑父凶手时,他悲叹:“一切都应验了!我成了不应生我的父母的儿子,娶了不应当娶的母亲,杀了不应当杀的父亲。”(出示字和图片)然而,即使在命运的掌握中他也没有失去坚强的性格,他为自己的行为悲痛万分(出示字和图片),但他放弃了相对而言要容易得多的了结自己不幸命运的方式——“自杀”。最后,他用王后的金别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自残、然后自我放逐。他选择的是一条活受罪的生存路径,这不仅显示了俄狄浦斯王对生的渴望与生的勇气和毅力,也表明了他勇于担负起自己应当担负的责任。在被命运击倒的那一瞬间,俄狄浦斯王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力量使他高贵地立于巅而不是匍匐在泥沼之中,他的生命因此具有了震撼人心的永恒的价值与意义。这也正是这一悲剧能够流传千古的根本原因。今天,俄狄浦斯王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虽然他深知“弑父娶母”的命运不可抗拒,但他从未放弃与命运抗争的权利。虽然最终没有逃脱命运的安排,但他“不可为而为之”的竭力抗争却谱就成了一曲感人而悲壮的交响乐,正是这种“抗争”彰显了他崇高的尊严与令人敬畏的精神。因此,我希望这种精神能够给大家以力量,使我们能够更加坦然地去面对人生中的困难、挫折,甚至不幸。
四、 《一千零一夜》
师:在领略了欧洲学的艺术魅力之后,接下我们把注视的目光投向亚洲的阿拉伯半岛;我们要欣赏的正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大家知道这个名字的由吗?
生:(回答)
师:那么,在《一千零一夜》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有哪些呢?
生:(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注意抽选一两位学生简单讲述一下其他同学不是很熟悉的故事)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一些故事的片断。(播放剪辑的《阿拉丁》《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辛巴达历险记》的电影片断,学生讲述得较详细的故事就不用看了,同时还要视堂时间而取舍)
师: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千零一夜》主要讲述和反映的是什么内容呢?
生:(回答)
师:那么, 《一千零一夜》这样一部阿拉伯的民间学作品为什么能反映出这么多地域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呢?
生:(讨论,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总结,要特别指出,《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从8世纪起不断得到丰富提炼,到16世纪定型。8世纪时,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因而这部学作品中的内容既有于古波斯、伊拉克、埃及等国的故事,也有于印度、希腊等国的故事。)
师:《一千零一夜》是世界学的瑰宝,它的故事面广,优美有趣,引人入胜,深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至今仍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同时,它对西方各国的学、音乐、戏剧和绘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尔基称赞它是民间口头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在中国,它陪伴着我们许多孩子度过了童年的美好时光。书中的很多故事,甚至已经成了我们怀念童年的一种符号。这些故事既歌颂了劳动人民纯朴善良的品质,又揭露了当时封建社会黑暗不平的现实,它甚至在我们的一生中,都提醒着我们在辨别假、恶、丑的同时,更应该学会去珍惜和实践真、善、美。
堂小结
(出示本知识结构图,复习本基本知识后)
师:今天,我们既领略了古朴而奇妙的象形字和楔形字,又感受到了《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和《一千零—夜》的艺术魅力,那么,这些古老的字与学名著给大家带了怎样的启迪和感受呢?请大家把你们的心得与疑问写在后的空白处,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作业:学习目标
第2 古代科学技术与造型艺术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简述阿基米得和欧几里得的主要成就,了解古希腊著名雕塑作品的名称、巴黎圣母院和阿拉伯麦加清真寺的建筑特点;理解阿基米得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探究希腊科学家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正确的创新方法。通过对古希腊著名雕塑作品和巴黎圣母院、麦加清真寺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古代美术作品和建筑艺术欣赏的兴趣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阿基米得、欧几里得等科学家的事迹和贡献的学习,认识他们的成就在人类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通过欣赏希腊著名的雕塑作品,了解希腊裸体人像雕的特点,认识这些作品非凡的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通过对巴黎圣母院和麦加清真寺建筑艺术特点的分析,认识人类明的多元性,培养学生理解、尊重、吸收其他民族化精华的开放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阿基米得及其主要成就,巴黎圣母院与麦加清真寺,,
二、难点:世界古代造型艺术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
由本导语导入
老师明确造型艺术的概念:。造型艺术是以—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艺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书法等。因此题将本中的雕塑、建筑合称为“造型艺术”。
一、阿基米得与欧几里得
1.学生阅读教材,明确两位科学家出生的先后、国籍、主要贡献及他们在科技史上的地位。
2.请学生概括两位科学家的成就
明确:阿基米得是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精通哲学、数学、物理和天等科学知识,体现了古希腊学者博学多才的特点。在数学上,他研究无限分割问题及直线与曲线的比较,第一次求得圆周率的近似值,并确定物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在物理学方面,他的贡献尤其巨大,主要是发现杠杆原理和“阿基米得定律” (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等于该物体所排出同体积水的重量),从而奠定了机械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基础。同时,阿基米得善于把理论用于实践,发明了举重滑轮、灌溉用的螺旋扬水机以及军事上的投射器等。阿基米得有多种著述留传至今,如《圆的度量》、《球与圆柱》、《抛物线求积法》、《论螺线》、《论锥形体与球形体》等数学著作,《论平板的平衡》、《论浮体》、《论杠杆》、《论重心》等物理学著作。这些著作是人类科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欧几里得,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然后简要叙述了他最重要的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几何原本》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该书的基本素材于前人的几何学成果,而欧几里得本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材料组织和逻辑推导的卓越天才上。他把各种命题、定理结构化,填补其中逻辑上的漏洞,又在许多地方重新设计证明,从而形成一个完美而巨大的演绎体系。这部书长期以被作为初等几何学体系的范本,其科学性至今为数学界所肯定。同时,该书还是使学生接受严格的逻辑训练和科学训练的工具,直到今天, 《几何原本》几乎一直是欧洲各大学中公认的教科书。
3.讨论:两位科学家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回答后归纳:古代希腊人爱好思考和探索,善于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和提炼,善于把理论用于实践,善于继承前人的成果并勇于创新。
二、古希腊雕塑
1.学生阅读教材,记住主要的雕塑作品
2.出示作品图片,欣赏
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1)多为裸体艺术,表现了古希腊对人体的崇尚。2)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3)主要题材包括神像和运动竞技优胜者的纪念像。4),人物刻画非常逼真.表现了雕塑家对自然的准确观察和对人体结构的准确了解,以及纯熟的艺术表现力和非凡的雕塑技巧。
3.学生根据以上的分析欣赏雕塑作品〈拉奥孔〉
三、巴黎圣母院与麦加清真寺
1.教师介绍西欧宗教建筑发展概况(出示图片)
西欧教堂的风格,分为罗马式和哥特式两种。12世纪以前,罗马式占统治地位,这种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厚重的石墙,粗大的圆柱,狭小的窗户,低矮的屋顶。这种建筑,在中世纪初西欧战争连绵不断的情况下,是非常实用的。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法国的普瓦提埃教堂、德国的沃姆斯大教堂等都是罗马式建筑的典型。随着西欧封建社会渐趋繁荣,12世纪末,哥特式教堂开始出现于法国,13世纪便取代罗马式而风行西欧。后,因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将西欧封建社会视为野蛮时代,而以蛮族“哥特的”(Codlic)称之,故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哥特式”。又因最先出现于法国,因而也称为“法国式建筑”。这种建筑与罗马式建筑风格迥异,以曲肋拱和尖顶作为建筑的整个结构模式,塔尖高耸,立柱修长,再配以轻盈通透的飞扶壁、彩色玻璃镶嵌的宽大花窗,给人一种开放、迷离和飘然欲升的感觉,寓含着人们对上帝的景仰、祈祷,对天国的向往、追求。因这种建筑最大的特点是“高而直”,因此中又译为“高直建筑”。著名的哥特式教堂除教材中的巴黎圣母院外,还有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英国的坎特伯雷大教堂等。
2.学生读教材,明确巴黎圣母院的位置、修建时间、特点及在建筑史上地位。
学生回答后明确: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的天主教教堂,位于巴黎塞纳河畔,始建于12世纪中叶(1163年)。
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特点,其一是结构匀称,外形美观;其二是呈现出鲜明的哥特式建筑特点:屋顶是高矗的尖塔,门窗是尖圆的拱券。就其规模而言,整个建筑东西长130米,南北宽47米,两座钟楼高69米,屋顶正中直插蓝天的尖塔高达90米,教堂内部东西向排着两列直达屋顶的高达24米的柱子,从而形成了一个极其窄长而又极高的空间,教堂大厅可容纳9000人。
它是欧洲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其理由有二:一是因为巴黎圣母院是法国第一座哥特式教堂,其建筑风格呈现出典型的哥特式特征,整个教堂的建筑形式和向往天国的神秘气氛结合得十分完美,被誉为“中世纪建筑中最完美的花”;二是因为教堂底层的三个正门都以精美的雕像作装饰,这三座门位于教堂的西面,中间门上是“最后的审判”浮雕,南北两门上是关于圣母和圣子的浮雕,三座门的门洞上方,是一排群雕像,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28尊雕像。这些雕刻都技艺精湛,雕像栩栩如生。教堂内藏有13世纪至17世纪大量的艺术珍品,更增强了其艺术宝库的魅力。
3.阅读教材,明确麦加清真寺的地理位置和始建时间,回答,为什么麦加清真寺成为阿拉伯建筑的典型代表?
明确:麦加是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清真寺中的黑陨石是伊斯兰教圣物。伊斯兰教徒最基本的宗教活动之一,就是在健康、经济及交通条允许的情况下,一生中至少到麦加清真寺朝圣一次。由此可见麦加清真寺在阿拉伯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麦加清真寺成为阿拉伯建筑的典型代表。
4.观察插图,谈一谈麦加清真寺的特点
回答后明确:麦加清真寺的特点,第一是规模宏大:清真寺建筑面积18万余平方米,以道大门,全寺可容30万穆斯林同时礼拜。整个清真寺,从围墙到楼梯台阶以及整个地面均用洁白的大理石铺砌.显示出宏伟不凡的气度。第二是呈现出典型的阿拉伯清真寺特征:圆柱高矗,穹隆尖顶。麦加清真寺共有七座高塔,座座高耸入云,由24米多的围墙连接。穹隆尖顶的象征意义,教材已有说明。至于塔顶的新月标志,表现的则是阿拉伯人对月亮的崇拜。阿拉伯人生活在热带沙漠地区,气候炎热干旱,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多在夜晚进行,阿拉伯历将太阳降落到太阳初升作为一天,而新月初升则为每月第一天的开始。在伊斯兰教看,新月代表一种新生的力量。同时,穹隆加上新月,会使尖塔更高,整个建筑显得更加宏伟、巍峨、庄严和肃穆。
5.麦加清真寺在伊斯兰教中的地位和在古代世界建筑艺术史上的地位。
总结:
请学生介绍自己所看到的一座宗教建筑物的特点。
作业:学习目标
第3 古代宗教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创建的时间、创建者和经典,知道三大宗教的基本教义;理解宗教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虚幻反映,是对自然和社会现实的不科学认识,同时正确理解宗教在人类明史上的价值。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学教材、填写三大宗教基本情况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比较基督教、伊斯兰教基本教义的共同之处,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通过既肯定三大宗教早期的积极意义,又认识到其本身的非科学性,训练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事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宗教实质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宗教是人类对社会现实曲折的、幻想的、不科学的反映,从而培养学生的无神论思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但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宗教的产生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认识宗教是一种化现象、社会现象和社会力量,从而培养学生对宗教的正确态度和对宗教化的尊重。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三大宗教的产生、思想和影响。
二、难点:三大宗教的实质;
教学过程:
新导入
由唐三藏取经的故事导入,也可由伊拉克议会选举中出现的逊尼派与什叶派之争导入。
新学习
1.通读教材,填写下表:
宗教名称产生背景创建时间创建者基本教义经典传播概况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2.教师讲解:
佛教、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最根本的教义是四谛说,四谛的意思是关于人生苦恼和摆脱苦恼的四大真理,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是说人生充满着种种痛苦,如生、老、病、死、离别、怨恨等;集谛是说人生多苦的原因,是因为集中了各种欲爱,贪图欲爱,就要在轮回中不断反复受苦;灭谛是说若要不痛苦,就要灭掉苦因,消灭一切欲爱;道谛就是讲灭掉苦因的方法,即通过修道达到涅磐(绝对宁静,超脱生死,避免轮回,不生不灭)的境界。同时
佛教主张因果报应,认为人有了欲爱,必然有思想和行动,这样就会造成其后果业”。业既是欲爱的果,又是以后的因。于是因果相连,生死轮回不止。善业恶业将带不同的报应。其实,业和报应早在婆罗门教中就已存在,但佛教加以吸收后又有了新的发挥。即现实中人的种姓差别和富贵并非由梵天所造,而是由人前世的业决定的;同时行善的最高理想并不是为了转生到高层次,而是达到不受因果报应和业力轮回支配的境界——涅獒。这样,人人都可以因自己的善业而得到自我解脱,到达极乐世界。“宣扬因果报应,提倡禁欲修行,寻求自我解脱”。
基督教的教义。崇拜上帝、忍受苦难和相信天堂地狱是基督教最重要的教义。这些教义的宣传使苦难中的被压迫者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和寄托。基督教早期的教徒多是贫苦民众和奴隶,他们在吸纳信徒时不分阶级、民族、性别,反对罗马帝国的暴政和剥削者的为富不仁,在内部实行财产共有、共同消费、彼此平等互助的原则,因而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基督教在各地逐渐传播开。
3.说说:佛教为什么会成为国王维护统治的工具?
回答后明确:佛教“众生平等”的主张顺应了人们破除种姓等级界限的愿望,深得中下层民众支持。同时,它要求人们放弃对现实的抗争,禁欲修行,有利于维护国王的统治,因此得到国王的大力推崇,佛教逐渐成为国王维护统治的丁具。
4.比较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教义上有什么共同点,可看出什么?
明确:两种宗教教义的共同点是:都主张世间只有唯一的真神,并要求对这唯一的真神虔减崇拜;都主张有天堂和地狱,对神虔减者,灵魂就能升人天堂,反之,则会坠人地狱。
从中可看出基督教对伊斯兰教的影响。
5.思考: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民族的密切关系。
明确:伊斯兰教在促进阿拉伯各部落统一的过程中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伊斯兰教已渗透到阿拉伯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着阿拉伯民族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政策和阿拉伯人民的社会生活,并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总结:
1.读导语,讨论: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宗教?
回答后明确:1)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是人类对社会现实认识曲折的、幻想的、不科学的反映。2)宗教是一种化现象。宗教宣扬的神灵崇拜、天堂地狱、灵魂转世等体系化的神学理论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人类精神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宗教所出现的建筑、雕刻、绘画、音乐、学、医学等成果,是人类明的宝贵财富。3)宗教是一种社会力量。这种力量既体现为精神的,也体现为物质的。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穆斯林世界、中外历史上以宗教为号召进行的人民起义等都是社会力量的表现。
2.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对待“宗教信仰自由”?
作业:学习目标
板书:上

世界近代史(上)
第一学习主题:欧美国家的巨变与殖民扩张
第1 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艺复兴时期早期的代表人物但丁和达•芬奇及其代表作;记住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哥伦布等人的名字和新航路的路线;理解人主义的含义、艺复兴的意义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本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艺复兴时期优秀的学、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学作品和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通过对重大事和主要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使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伟大斗争,新航路开辟的成功,促进了各国的交流,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理解艺复兴时期艺作品反神学、反封建的精神,从而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艺复兴的本质和主要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二、难点:人主义的含义,艺复兴的意义。
教学过程
新导入:展示美术作品“蒙娜丽莎”,导入
一、化巨人但丁与达•芬奇
1.读教材,明确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
明确:1)14世纪前后意大利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2)欧洲封建教会对思想化的摧残和对人们进行精神世界的控制。随着新型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产生,从而掀起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2.理解艺复兴的本质,人主义的内涵
提问后明确:艺复兴是指欧洲(主要是意大利)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化和思想发展的潮流。艺复兴兴起于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的背景下,是资本主义发展要打破封建神学束缚在思想上的要求。是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化运动。在教权大于王权的中世纪,反封建首先体现为反神学,反对神学世界观是艺复兴的重要特点。
人主义的内涵,是“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实生活”,以人为本,是一种把人放在首位、极力维护个人尊严的思想,鼓励要以人的眼光而不是以神的眼光看待世界;肯定人性就是反对教会主张的禁欲主义;肯定现实生活,就是鼓励人们追求个人幸福。
3.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哪些?为什么称但丁为“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新 标 第一网
明确:主要有但丁、达•芬奇等
但丁在作品中积极关心现实,他写的是中世纪晚期的意大利生活。诗中所写的游历三界的所见所闻,很多都是意大利的现实生活,涉及了当时佛罗伦萨以至意大利复杂的党派斗争,涉及教皇和僧侣们的罪恶,也涉及贪官污吏和新兴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压迫等。但丁在作品中所要贯彻的主题思想相当明确: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怎样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和考验,到达真理和至善的境地。诗中还表现了他对现世生活的兴趣。《神曲》的主要内容是以反对神学权威为核心,所以,但丁被称为“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4.欣赏《蒙娜丽莎》,体会作品中所蕴涵的人色彩
回答后讲解: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的人色彩,即对人和人性的刻画。作品的意义在于通过一个普通市民女性的形象表达了人对于自身的肯定,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作品提示人性真实的一面,让自然之美展现于观者的眼前。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详而又意味深长。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5.讨论:艺复兴的影响
回答后明确:1)解放了思想;2)孕育了近代西方化;3)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解放思想指艺复兴把人们从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中解放出,开始用“我”的眼睛而不是神的眼睛看世界。孕育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化指建立在人主义基础上的世俗化,它的特征是崇尚理性、科学,鼓励进取,追求享乐。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往往把矛头对准宗教专制,艺复兴反对神权专制,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思想准备的作用。
二、新航路的开辟
1.读教材,明确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提问后明确:1)经济根: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对外市场。2)社会根: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导致对货币需求增加,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当时,很多欧洲人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3)商业危机:奥斯曼国家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受阻。4)客观条具备: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远洋航行开辟新航路准备了必要的条。
2.读教材,读图,填表: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航海家国别航行时间资助国家航行线路
哥伦布
达•迦马
麦哲伦
3.讨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明确:一、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各地之间的经济化交流;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三、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老师进一步讲解:关于扩大了经济化交流,可以从两方面看,1.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联系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贸易范围扩大,欧洲与亚非之间贸易量增加,开始同美洲联系,欧洲市场出现各地商品就是一种表现。
2.商路和贸易中心变化,沿地中海商路衰落,世界贸易中心也从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港口城市后居上,占据贸易中心地位。
关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可从三方面认识:1.大量的贵重金属从美洲流向欧洲,金银价值下降,货币贬值,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的实际收入大减,封建主衰落;2.货币贬值造成商品增值与物价猛涨的局面,拥有丰富商品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3.物价猛涨中,劳动人民贫困化,甚至走向破产,造成小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成为自由劳动力。欧洲的价格革命实质就是一次“通货膨胀”。它反映了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价格体系的变动,从而导致西欧国家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实际上解决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要素——资本原始积累,并加速了欧洲封建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关于引发西欧的殖民掠夺,可以理解为新大陆的发现刺激了欧洲人对财富的贪婪。欧洲人蜂拥而至新大陆进行掠夺,给当地人民带了深重灾难,殖民侵略开始进入高潮。
总结:
哥伦布的航海冒险对你有什么启示?
作业:学习目标
板书

第1 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一、化巨人但丁与达•芬奇
1.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
2.艺复兴概况
时间:14~16世纪
地点:欧洲(意大利为主)
艺复兴本质—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化运动
人精神内涵—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实生活
3代表人物
但丁——“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神曲〉
达•芬奇——《蒙娜丽莎》——表现人性的美好
4.艺复兴的影响
1)解放了思想;
2)孕育了近代西方化;
3)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
二、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1)经济根
2)社会根
4)客观条具备
3)商业危机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填表)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扩大了各地之间的经济化交流;
2)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3)引发了西欧人殖
民掠夺的狂潮。
第2 英国的新生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光荣革命”的时间;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权利法案》的内容;概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认识克伦威尔在英国历史上的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分析《权利法案》内容,比较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英王的权力地位与中国封建皇帝的差异,学习比较认识历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初步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克伦威尔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权利法案》的内容和作用。
二、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不彻底性;对克伦威尔的评价。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有哪些影响?(提问法)我们知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它处于大西洋航路的中心地位,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
但是,当时统治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要推翻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专制统治,必须实行革命。今天,我们就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讲授新:
同学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因此,从这一起,我们学习的内容属于世界近代史。我们先了解一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一、革命前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板书)
1.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板书)
结合教学挂图说明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其工商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1)英国手工工场的发展(板书):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变成拥有广大殖民地的海上强国了。市场扩大了,财富增加了,同时国内工场手工业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强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
2)“圈地运动” (板书)
什么是圈地运动?(学生答出)
圈地运动的历史作用:1)消极方面:“羊吃人”,对农民的空前剥削;2)积极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劳动力、资本和市场。(学生讨论)
3)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板书)
简介基本情况,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小字材料,掌握东印度公司。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板书):英国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当时英国的封建经济基础瓦解了,但是保护它的上层建筑却不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
160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亚特继承了英国王位,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这个王朝的国王家族姓斯图亚特,故名)。詹姆士一世登上英国王位,便鼓吹“君权神授”。他根本不把议会放在眼里,曾三次解散议会。他不关心英国的海上贸易,忽视建立海军。这些政策大大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强烈不满。查理一世继位后,仍然独断专行。由于议会不同意他随意收税,他竟多次解散议会,结果形成多年无议会统治的局面。王室生活腐化,挥霍无度。国王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压榨劳动人民。
二、共和国的诞生和克伦威尔的独裁
1.革命爆发的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当时苏格兰和英格兰虽然都由查理一世统治,但苏格兰内政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与英格兰是两个国家。查理一世把专制统治推行到苏格兰,引起苏格兰人民的愤怒,苏格兰贵族和资产阶级发动了反英战争,并于1639年攻入英格兰北部。查理一世为了筹划军费,镇压起义,被迫于1640年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标志:1640年英国议会的重新召开。
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使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迅速激化。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利用议会同国王进行斗争,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取消国王的专卖权,监督国王和大臣的活动。国王和议会最后决裂。
3.革命战争进程(板书)
1642年革命战争爆发。内战初期,议会处于防守地位,从1644年夏天开始,军事主动权转到议会手中,因为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请学生看克伦威尔插图并阅读小字,了解纳西比等三大战役的经过。)
克伦威尔出身于新贵族,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两次当选议员,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保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内战爆发后,他组织的“铁骑军”屡建战功。1645年,英国历史上第一支常备军组成,即“新模范军”,这支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具有很强的战斗力。1645年6月,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一举摧垮了国王的主力军,缴获了大量辎重、大炮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第四单元自测题
下一篇:第13课 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导学案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2】相关文章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2】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