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6-04-01 09:00
当前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很多老师提倡“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把古诗文进行分解。重字词的解析,轻诵读和感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中。以致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那么,教师该怎样对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训练呢?笔者根据自己指导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出“读—想—品”三步诵读教学法。
一、读,就是读出语感,读懂情感。
“诗言志”,任何一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但是,古代诗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与今天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的差距,使我们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存在不小的难度。多诵,一定能诵出它的韵味,感受其主旨。因为古诗文语言高度凝练,讲究声韵和谐,要诵出语感、读懂感情,就要读准字音,读明节奏,读出语气。语气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恨”最重。读出正确的语调,能激起学生心中的忧愤,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
古诗文诵读节奏的划分,通常有两种依据,或按音节划分,或按语意划分。一般来说,诗歌中按音节划分节奏的多,古文按意义划分节奏的居多。
以上几点只是提及一二,其实每种读法中都有很多技巧和方法可以摸索。
二、想,就是想象联想,欣赏画面。
古诗文是一种精练的综合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文字、绘画、音乐有机地统一。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味道。只有读出感情,才能把有形的方块文字,演绎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从中体会到美,感受到妙。
闻一多先生提出的“三美”主张也是此意。其中的“音乐美”可理解为我们前文说的“读”,而“图画美”则是“想”。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
如学习《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再现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三、品,就是品味美点,赏析妙处。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这里的“读”指的是吟咏,在读出语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味之后,于反复吟咏中理解诗的意蕴,欣赏诗人遣词造句中独具匠心的妙处。简单说就是学会赏析。具体而言,就是要分析体会蕴涵其中的思想情感,品味作品的艺术技巧,是建立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之上的。学生要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赏析的角度多样,可以针对整体做些风格、意境和思路的点评;也可以选取某句话来字词品味,修辞辨识。
如学习杜甫的《望岳》,我们从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一个“割”字中品味到如下妙处: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成两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但再高大巍峨,诗人也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这也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当然也是想有所作为的人们不可缺少的必备心理条件,所以该诗影响深远,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己。
这样的美点举不胜举:或深沉含蓄,蕴含哲理;或缠绵悱恻,真情动人;或抑扬铿锵,迭沓酣畅;或悠扬明快,清新含蓄。在读中品,在品中读,使学生不仅读懂了原诗,也读出了画面,读透了意境,品味了妙处。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调动主观情感,认真读诗,用心品诗,不再局限于诗本身的思想和内容,他们有些能够跳出传统的圈子,开始寻找诗的新的生命。但是有些学生的收获有限,需要老师适当的点拨和启发。在这一层面的阅读,不论能否创新,都是值得肯定的。
“文章不是无情物”,通过以上“读—想—品”的层层递进的诵读指导,我们仿佛能够看到这样的景象:刚开始上课时孩子们还读不流畅、读不出味,到下课时已经读得有滋有味、声情并茂!古诗文教学的精髓在于诵读,诵读的关键在于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想得眉开眼笑、美不胜收,品得意味深长、妙不可言。把握了这一点,也就意味着掌握了把孩子们引入古代诗文的王国,让他们自由翱翔,从而享受无限快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