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表形态的塑造)

逍遥学能  2016-03-24 09:47

  考点一、地壳物质循环

  1、 岩石的分类: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地质作用表现: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3、地质作用能量来源:

  ①内力作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产生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产生地壳运动与构造地震等

  ②外力作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重力能→使大气、水和生物生变化,形成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考点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4、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5、地质构造的类型:

  (1)褶皱(背斜、向斜),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2)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①地垒(地貌上为断块山)--华山、庐山、泰山;

  ②地堑--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6、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

  (2)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法如煤、铁矿等.订计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时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3)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的地烈度会变大

  (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是雨水汇集区,在向斜部位开凿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6)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7.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1) 流水作用:侵蚀—冲刷:沟谷、峡谷、瀑布等,如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

  溶蚀: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

  堆积—山麓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2)风力作用: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如戈壁

  堆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等

  (3)冰川作用:侵蚀—角峰、冰斗、U形谷

  堆积—冰碛丘

  (4)波浪作用:侵蚀—海蚀地貌(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洞等)

  堆积—海滩(泥质海滩、沙质海滩)

  8、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9、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1) 板块: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被一些断裂构造带(海岭、海沟)分为六大板块:亚欧、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板块。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多火山、地震、矿产分布。

  (3)板块边界与地貌

  若大陆板块(如亚欧板块)与大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由于拖拽,常有地震发生,在地形上则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若大陆板块(如亚欧板块)与大陆板块(如印度洋板块)相撞,则形成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在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或海洋(如红海、大西洋)。

  (4)板块学说的应用

  解释地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形成、矿产的分布和各地貌的形成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西部客家第一镇
下一篇:2016高考地理知识点及考点答题要点(51)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表形态的塑造)】相关文章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表形态的塑造)】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