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石绿的背景资料及检测现状
逍遥学能 2016-03-23 14:02
2005年6月5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在鲑鱼体内发现一种名为“孔雀石绿”的成分,发出了继“苏丹红1号”之后的又一食品安全警报。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高残留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之后,迅速有媒体在我国展开调查,发现在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河南、湖北等地的水产养殖业和水产品贩运中,孔雀石绿仍在被普遍使用。重庆市执法部门在某水产交易市场查获600多只含有孔雀石绿的甲鱼。有些地区则在鳗鱼制品中检出孔雀石绿。这成为继给食品添加苏丹红,非法使用瘦肉精,违禁使用高毒农药,超量使用增白剂和保鲜剂,生产假酒与劣质奶粉,用地沟油加工食品后又一食品安全的重大事件。
孔雀石绿(Malachitegreen)别名碱性绿盐基块绿孔雀绿苯胺绿、维多利亚绿或中国绿,生物染色剂、染料,商品名有草酸盐和氯化锌两种规格,以前渔业上用的常为前者。
孔雀石绿为翠绿色有光泽的结晶,属三苯甲烷类染料。化学名称为四甲基代二氨基三苯甲烷;分子式:C23H25CIN2,结构式见图A1。易溶于水、乙醇和甲醇,水溶液呈兰绿色。其在水生生物体中的主要代谢产物为无色孔雀石绿(结构式见图A2),无色孔雀石绿由于其不溶于水,残留毒性比孔雀石绿更强。孔雀石绿的抗菌杀虫机理是:孔雀石绿在细胞分裂时阻碍蛋白肽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氨基酸无法转化为蛋白肽,细胞分裂受到抑制,从而产生抗菌杀虫作用。
孔雀石绿过去常被用于制陶业、纺织业、皮革业、食品颜色剂和细胞化学染色剂,1933年起其作为驱虫剂、杀虫剂、防腐剂在水产中使用,后曾被广泛用于预防与治疗各类水产动物的水霉病、鳃霉病和小瓜虫病。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陆续发现,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高残留、高致癌和高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
孔雀石绿能引起鱼类的鳃和皮肤上皮细胞轻度炎症;使肾管腔有轻度扩张,肾小管壁细胞的胞核也扩大;更重要的是影响鱼肠中的酶,使酶的分泌量减少,从而影响鱼的摄食及生长。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孔雀石绿特别是其代谢物在水产体内有明显的残留现象,其残留时间达到100天以上,鉴于孔雀石绿的危害性,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宣布禁止其在经济鱼类(观赏鱼除外)养殖过程中使用。我国也于2002年5月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