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搞好高三政治复习

逍遥学能  2013-01-06 12:28

内容摘要:顺应新课改,适应新,要重视基础,抓住主干,抓纲织网,疑中,练中感悟。关注时政,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注重整合,统筹安排,分段推进,在探索中提高综合。要调顺心态,开启心智,突出主体作用,改革,全面提高素质。

  关键词:抓纲织网 关注时政 统筹安排 综合能力 调顺心态

  主体作用

  “3+X”模式下的政治科高考,面向实践,强调综合,以问题为中心,以现实的或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重、重迁移、重综合运用等能力的考查。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素质测试,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必须从改变学法入手,转变学习方式,切实提高综合素质。

  一、立足单科,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

  高考文科综合测试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命题的指导思想,从过去的知识立意过渡到以能力立意为主,十分注意知识整合,突出综合能力。但是能力的形成,首先要以知识为基础和前提,着眼于能力必须立足于基础知识。这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抓好基础知识。显然学生过去那种机械、浅层理解和简单运用,仅仅立足于被动接受的方式是不能适应的,因此,面对高考“3十X”的改革的第一个对策就是立足单科,引导学生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

  1.抓住主干,抓纲织网

  高考文科综合测试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主要是把握政史地各科主干知识。对政治学科来说,主要是把握最主要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理及其相互联系与区别。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吃透概念原理,注意抓纲织网,在脑子里要有一张“知识结构图”、一棵“知识树”,做到点线面结合,在综合测试中才可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复习政治常识第一、二课讲国家制度,国家性质即国体。那么国家政权机关如何组织,这就涉及政体;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这就涉及结构;国家在维护阶级统治中的职责与功能,就是国家职能;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就是国家机构;国家与公民关系就表现在宪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中。而这一切都由国家性质决定,并反映和反作用于国体。其间最重要的基本原理有三个:一是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二是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关系;三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在把握这些内在联系后,再来深人研究我国的国体、政体、结构、职能、机构、公民与国家关系就能高屋建瓴了。为此在复习中,我们必须注意扣考点,读目录,绘结构,抓主干。

  2.疑中复习,练中感悟

  对于基础知识,必须记。没有记忆,就没有运用。但记忆必须理解地记,在练习中记,才能真正掌握。我们实施的步骤一般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收集信息,探索研究;评说讨论,总结提高。学生在研究中复习,在练习中感悟,从而使基础知识在脑子里打上深深的烙印。比如在复习《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时,先复习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的关系,然后提出一段材料:据报道,山西某镇政府以发展地方经济为由,不顾国家关于关闭小煤窑的禁令,擅自将其所辖的三个小煤窑承包给黑、恶势力,任其欺压矿工,对小煤窑的安全不问不管,对举报者转告黑、恶势力“惩治”、“修理”,以致小事故不断,并酿成煤窑透水死伤20人的重大事故。先对此进行引文评说,带着问题复习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然后再进行评议、小结,通过的点拨,

  从而较好地掌握了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在学习实践中,复习备考练习必不可少,但切忌题海战术,一定要精选精练,重在揣摩,重在感悟,做一次练习,就要有一次收获,有一次进步。经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那种只注重量,不注重质的练习,是不能实现质的飞跃的。

  二、关注时政,在研究中主动探求实际问题

  高考文科综合测试的第二个突出特点是专题性较强,往往以问题为中心,紧跟时代,关注热点、时政和生活,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毛泽东同志早就强调,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被你说明的问题越多、越普通、越深刻,成绩就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了解时事,开展热点评析,努力拓宽视野

  要重视从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途径广泛获取有效信息,关注热点,聚焦重要时政,综合分析实际,还可以把一些重要的调查、焦点访谈等节目内容录下来看,把党和国家一些重要的决定、报告进行摘抄。在此基础上,不定期地进行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评议,比如对五年内取消农业税、台湾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进行评议。所有这些作法的目的在于多渠道地获取信息,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社会、进行创造性思考的素养。

  2.以问题为中心,三科协同,练中迁移

  针对文科综合测试专题性强,强调综合能力的特点,我们在立足单科,各自管好自家门的同时,还注重平时适当申串门,在后阶段强化三学科间大综合的训练。不管是平时串串门,还是后阶段大综合强化训练,应该以政治学科为龙头,即由政治备课组提出当前一些重大时事政治和人类所面临的、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政史地教师共同筛选其中最能发挥三科综合优势或最需要三科综合才能寻求合理解决的问题,然后研讨其可能涉及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基础知识,并加以系列化,在此基础上采用一些鲜活素材,采取开放设问方式,在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整合,在练中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统筹安排,分段推进,在探索中提高综合能力

  1.统一要求,统筹安排

  依据文科综合测试的特点,政史地三科应坚持统一的备考策略。这就是打通各家门,常常串串门;抓住主干,着力在运用;关注热点、焦点,综合在其中。在此基础上,各科根据自身特点统筹安排,制定好复习计划,循序渐进,分段落实。比如政治复习分四段:第一段9月至第二年3月为基础复习阶段,这阶段的任务就是要读懂教材,记住主干,把握体系,学会运用。第二阶段从3月中旬至3月底,题型训练,这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在练中感悟,练中迁移,基本掌握审题、解题的方法与规律。从总体上看,通过第一、二阶段复习备考要基本解决单科综合问题。第三阶段从4月至5月中旬是热点评析与综合练习,这阶段的任务是要理清并记住各个专题涉及的基础知识,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努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第四阶段即最后阶段,清点考点和练习,这阶段的任务就是要聚焦集思,理清思路,做到胸有成竹。

  2.分段落实,重在能力

  学习能力从低到高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记忆、理解和运用。如果再具体一些,记忆层次中包括再认、了解等;理解层次包括比较、区分等;应用层次包括分析、综合、信息提炼与提取、解决问题、评价等,三个层次之间是递进的,相互包容的。三科在安排复习计划的时候各有侧重,第一阶段侧重于记忆、理解,后面三个阶段则侧重于运用,采取循序渐进,分段落实的方法。

  在能力培养上,更直接的是审题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高考命题有三个要素:情境、立意、设问。其立意是灵魂,体现的目的;情境是立意的体现;设问则是联结立意与情境的纽带,是实现立意的载体。文科综合与文科单科比较,突出表现在三个转向,一是命题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二是命题情境,由单纯理论情境转向时事热点形成的新情境、新材料;三是命题设问由限制性转向开放性。要提高高考,必须大力培养审题、解题能力。对于审题,在练习的基础上,审题一般方法为,一审设问的指向与要求,然后带着问题二审材料提供的信息。在审材料时,不仅要看小题材料,还要看大题材料,特别要注意材料的“主体”、“干什么”,把握其中心主旨。不少学生正是由于不注意设问的指向和范围,不注意材料的“主体”与“中心”而跑题。

  在解题能力上,应重视在练习中揣摩各种题型的结构与解法。比如,文科综合测试的选择题,一般采取一材多问的“拖题”形式,其结构材料统率“拖题”,“拖题”相互贯通;解题前后照应,基本方法是排误比较后选定。主观题总起来看是试题在书外,观点在书内。作答主观题要求做到:审清题意明要求,回忆课文细思筹(想想题目考查哪些基础知识),依据材料理要点(要从材料中抽出书本中观点),理论实际相结合(要具体分析观点在材料中如何体现的)。做到活题活答,要点化、层次化。文科综合测试中图表题越来越多,其结构由标题、图表、“注”三部分构成,还有的图表与材料混杂在一起。其设问一般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编制。因此,解题一般来说:①从图表的标题入手,扣住图表的项目或图示、“注”,回答“是什么”,提出观点;②扣住图表、材料之间的联系,回答“为什么”;③按照材料的提示,有针对性地、多角度地回答“怎么办”。文科综合测试中讨论题型近年来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实际上是过去辨析题的演变。作讨论题要注意:扣住主题,先分后总(先对各个讨论者的观点,分别判断,后扣住主题总结),做到辩证评析,全面总结。备考实践证明,当学生领悟把握这些基本方法之后,其解题能力和实效就有了明显提高。

  四、调顺心态,开启心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从一定意义上讲,高考是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考查。它不仅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测试,而且也是对学生人格人品、素质的测试,考试的顺利不仅取决于考生因素,更取决于非因素。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十分注意两点:

  1.调顺心态,培养习惯

  总结考试成败的经验与教训,我们认为一个考生要搞好复习备考,取得,必须做到“五个一”,即:一个好心态,一个好习惯,一个好方法,一

  个好精神,一个好氛围。一个好心态:就是要宁静致远,自控自信,切忌心浮气躁,情绪反常。一个好习惯:要严谨规范,不耻下问,切忌随意马虎,思想走神。一个好方法:纲举目张,活学活用,切忌死读死记。一个好精神:刻苦自励,拼搏不止,切忌激动一时,半途而废。一个好氛围: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切忌相互提防,师生别扭。在平常的复习备考中,要特别注意心态的调适和习惯的培养,练习、考试后,要仔细的统计、分析。在习惯上特别强调严谨规范的习惯,自学、自测、自评的习惯,质疑讨论的习惯,强调功在平时。

  2.突出主体作用,改革学习方法

  在复习备考中 高中地理,学生应十分注意自读书,自质疑,自解答,积极开展讨论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让备考学习主动积极而又生动活泼,充分发挥自己在备考中的主体作用。改革那种一切依赖,被动接受的学习方法,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种学法的改革,不仅是方法的改革,而且是观念上的更新,习惯上的质变;它不仅对至关重要,而且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文科综合测试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其重视单科主体知识,突出能力立意,强调综合运用的特点将更加突出,特别是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实践能力,这将促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标准发生更深刻的变化。现在我们可以越来越感受到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教学理念、新教学策略和方法,正在素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讲,就是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它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研究探索知识的引导者、组织者,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学生自主的天地、研究的天地、展示个性的天地。实施研究性学习首先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次要知难而进,开拓创新。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抓住研究问题的实质和过程,放手让学生自己整理,自主探索,自由交流,大胆创造,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改革学习方法入手,培养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考验和挑战,并最终以过硬的素质和能力取得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成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优化检测题
下一篇:政治选择题解答有妙招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浅议如何搞好高三政治复习】相关文章
【浅议如何搞好高三政治复习】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