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2-12-30 13:54
新东方教父俞敏洪作为高考恢复后的第一届考生,更是经历了78年、79年、80年三年的高考,那么,他对高考又有着怎样的感情呢?
主持人:俞,您好,我们了解到,您是我们恢复高考以来的第一批考生的一分子。
俞敏洪:对。
主持人:三十年来,您对高考是什么样的感情?
俞敏洪:我对高考的感情是比较深厚的,当然也比较“恨”高考。深厚原因在于,因为高考给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比如说当初中国不恢复高考的话,像文化大革命那样,全*谁跟领导关系好,或者推荐谁是干农活最好的,而不是凭着你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和这样的知识领域、知识结构来上学的话,我估计我就不一定上得了了,我就可能一辈子在农村待着了。而且我上高中都比较困难,当时我姐上高中了,我就不能上了,我高中上了一年。恢复高考以后,我记得我刚进高中的时候,那是77年,还不算是太正规的恢复,但大家都知道今年要考试才能上大学,因为76年还是工农兵推荐。我记得好像是秋天进行的考试,那时候我是在高二,紧接着就是78年,变成了正式考试,全国统考,而且就是在7月份考,现在改成了6月份。我就去参加了,但是没有考上。79年也没有考上,考到了80年,才考上了。没考上,并不是因为我的志向高,并不是因为我想要去好大学,一般的大学不去,而是我连最基本的大专学校都没考上。
主持人:我们也知道第一届考试是我们恢复高考三十年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一次。
俞敏洪:是的。
主持人:当时是五百多万考生,录取比例大概是30:1。
俞敏洪:我到80年的时候,录取比例是一百个考生当中三四个人才能上大学,78、79年都比较低。就是我曾经没有考好,第一年考了30多分,第二年考了50多分,都没有进录取分数线。英语当时并不算是我的强项,当时我的是强项,就是中文比英语要好。但是考中文需要考,我的数学比较差,因为我没有读高一,进高中就等于是读高二了,所以数学跟不上。当时考英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用考数学。78、79、80,经过了三年,我记得是83年考英语需要考数学,就是占了这样一个便宜,否则考不上北大,如果考数学的话可能还得需要三年。
主持人: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高考是比较痛苦的经历,您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毅力考了三次?
俞敏洪:因为有底线了,本身就是农村孩子,你也知道,考上了是国家给你出钱,让你住,给你包分配,从农村跳到城市去,就相当于你做成了可以成为亿万富翁的感觉。这种诱惑力放在那儿是巨大的,对于我们来说,反正是农村孩子,考不上就考不上,考上了可能一辈子的生活道路就被改变了。我们那个时候考试考两到三次是很正常的,包括马云好象也是考试了两三次,我没有跟他当面聊过,我认识的很多人都是考了两三次,不像现在的孩子脸皮那么薄,一考不好,就自杀了,或者是精神不正常了,还是太嫩了。现在还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到普通高校去,了一年,又考到了北大、清华,也挺好。有一个孩子说,第一年没有考好,又考了第二次,考上了北大。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考不考,这是一个努力的结果,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很正常的。
主持人:当时的学生是一个怎样的学习状态?
俞敏洪:点着煤油灯学,连电灯都没有,早上五点起来背课文,没有累的感觉,也不管别人学的怎么样,就是自己拼命学。好像比现在的孩子,互相较量,看谁更强,比这个状态要好一些。
主持人:那个时候是对知识的渴求。
俞敏洪:对于改变自己现状的渴求,是有强烈的愿望,改变自己的现状。我自己调研了一下,就是我们那几年,78年到80年,凡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后来做出事情的太多了,那个时候都比较渴望,现在这种渴望比较少了。一个是能不能上大学,上了大学以后能不能找到工作还不好说,那个时候上了大专地位就不一样了。还有一些农村富裕的地方,跟城市差距也不是很大了。像我的家乡江苏嘉义,比有的城市多要好。同时现在考大学录取相对容易,几百万的入学率,有的也是能上一个普通高校就可以了,也没有那么多神奇感了。中国高考教育,在短短几年当中,从精英教育一下子变成了平民教育是好事,但是有些东西没有匹配,对于他们出来以后找不到东西,大学生有失衡。他们不像农民,在家吃饭就完了,对于大学生来说,会有影响,包括工作、声誉等等。
主持人:您那个时候确实是知识改变了命运。
俞敏洪:是上大学改变了命运,我还是鼓励大家上大学,从知识结构来说包括未来的发展潜力、眼光来说肯定不一样,中国大学生多多益善,关键是用什么方法、布局、心态来安排、筹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及大学毕业以后的工作、事业,这个比我们当初反而要难。我们进了大学,就天天风花雪月了,因为毕业以后是国家包分配的,也不用发愁,剩下就是能不能找到女朋友的问题,跟现在不一样。现在学生愁的不是找女朋友,男女关系比较好找了,愁的是找工作,和我们那个时候相反了。
主持人:我们现在马上就要高考,再过三十年,高考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您觉得新东方在考试过程当中,应该对考生、高考作出什么事情?
俞敏洪:再过三十年以后,中国高考肯定还会存在,这个不会变,只不过高考形式会发生改变,包括题目更加灵活了,更加符合要求了,不像现在这样的呆板、死记硬背。录取学生的时候,参考标准肯定还包括了人事推荐、科研成果、学习成果以及学生本身的人生经历、社会经历,现在已经开始做这样的东西了。比如说复旦大学,就让那么多教授面试学生,当然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这个表明了中国社会的不正常。
主持人:还有测人品的。
俞敏洪:用几十个教授面试一个学生,证明中国性能体系的问题,在美国大学里面,教授就可以决定要谁不要谁。在中国还做不到,整个社会性能没有建立起来。我相信未来三十年以后,中国高考会比我们现在的考生幸福得多,那个时候中国社会世界上地位奠定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处于了相当平稳状态,已经成为了规律,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准极大的提高,那个时候诚信体系建设起来了,这三十年的努力,所带来的后果,三十年以后我们的后代一定会享受到。
主持人:新东方在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俞敏洪:希望把中国的考试能够往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向,更加注重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方向去发展。其实新东方的教学本身就体现了这一点,比如说我们上课的时候是教学生如何有更远、更宽阔的眼光,更加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勇往直前的勇气,这不仅仅是我们的努力 高中地理,同时还有整个社会的努力。我希望新东方已经不再为任何考试而教学生,而是为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在素质教学生,真正需要的能力来教学生。如果新东方能够做到这一点,我觉得这是中国教育正常化或者是先进化的一个标准,如果新东方还是以教学生考试为主,新东方虽然有这样的考试,我们不可能不去教,因为新东方作为机构需要生存,我个人的感觉是,学生还是太以考试为中心了,这样的话会慢慢地缺失其他的能力,这是不好的一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