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6-02-28 11:48
复习,分及时复习和系统复习。本讲重点谈谈及时复习。及时复习俗称课后复习,是对新授内容进一步消化理解、巩固记忆、触发联想,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学习过程。
一、及时复习的意义
1、及时复习是理解知识的重要过程。课堂教学老师们总想把知识教给学生,学生也总想把课本上的知识学会,但实际上仅凭课堂教学往往是不能全达到的:一是若知识较难,课上时间又较紧,学生则难以充分地理解消化。二是学生对已学过的旧知识若掌握得不够牢固,在学新知识时新旧衔接上会出现阻碍。三是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不可能适应每一个学生,自然就会出现听课效果的差异。四是教师上课不可能使学生堂堂达到听课的最佳效果。五是学生的听课也随着个人的心理、情绪、爱好以及学习习惯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除课堂教学外,势必要用课下及时复习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有的专家讲及时复习是连结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的学习,就是说,及时复习足学生根据个人的情况把知识理解的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
2、及时复习是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理解了的知识并不一定掌握住,掌握好。要掌握住,掌握好还必须有个反复练和识记的过程,即及时复习的过程。孔子讲的“学而时习之”。就是这个道理。
3、及时复习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在及时复习的过程中,对知识要达到理解,掌握、会用,必然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譬如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养成。专家们讲“思维是产生创造力的核心,想象和灵感则是产生创造性的突破口”。课下复习阶段,学生凭借生活的经验和旧有的知识去主动地学习,触发联想的机会会更多,这样便容易出现认识上的飞跃,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1、课后不复习。武汉师院黎世法教授,通过对大量的调查材料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总结出了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其中第四个学习环节就是及时复习。然而,有些学生的学习心理属于“完成老师的任务”型的,听完课后就要给老师做作业 作业做完了,则一了百了,总认为课后复习是画蛇添足。好多学习失败的实例告诉我们,不抓及时复习,知识定会造成缺漏,使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受到破坏,同时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广度及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均有较大的影响。
2、课后粗略复习。指的是将课本内容粗读一遍,只求简单地弄懂教材,较顺当地完成作业。其实,学习各个环节是相互制约的,这里省了劲,意味着那里要费更大的劲才能弥补上。
3、先做作业后复习。将及时复习放在作业之后看情况进行。“看情况”的含义是什么?一是指时间少了不复习,二是指作业能完成了不复习。殊不知,能完成作业不?定表明对知识能全部,牢固地掌握起来。譬如对概念、公式等,都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不复习,不记忆是不行的。
三、及时复习的程序
按照正常学习程序,下课后,应把当天所学的内容及时复习整理,理解消化吸收。具体地说,应做好下面四件事:尝试回忆、看教科书、整理笔记和看参考书
1、尝试回忆
就是独立地把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回想一遍,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地去动脑筋。像过电影?样,在头脑里“重映”上课时一幕又一幕的情景,理解,消化一个又一个关键问题。好比牛吃草反刍那样,吃的时候为了抢速度,狼吞虎咽地吃下去,其中有“夹生”或“生吞活剥”的,休息时,再把食物回到口腔里,细细地加以咀嚼。
尝试回忆的好处:一是可以检查当天听课效果。如果自己能回忆出全部或大部分内容,就说明自己预习和上课的效果是好的。如果大部分回忆不出来,或关键的地方回忆出现中断,思路联不起来,就应当及时寻找原因,改进预习和上课的方式方法。二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培养爱动脑筋的习惯。因为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动脑筋思考,使学过的知识在大脑中“重现”,使其显得突出、显眼、深刻,起到巩固强化记忆的作用。经常这样回忆,不仅记忆力大增,而且能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三是能提高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回忆是学习成果的无声表达,如果表达不出来,自然会很着急地看书翻笔记,自觉地把遗忘部分作为重点来看。从而使看书和整理笔记有了明确的目的,提高了积极性。
那么,怎样进行尝试回忆?
第?,回忆预习的经过。有哪几个新概念,哪些地方懂了,哪些地方当时还未懂,自己是怎么查的,怎么记的,怎么想的。
第二,回忆上课的经过。老师是怎样引入新课的,自己懂的部分老师是怎么讲,自己理解与教师讲的是否一致?自己不懂的部分老师又是怎么讲的,关键的地方老师是如何启发、引导、点拨的?为什么自己预习时弄不懂,老师比自己高明在什么地方?
第三,回忆刚学的新知识,是否真正理解,知识点是否衔接?尤其是理科内容新知识是如何从旧知识推导或引入的,思路是否贯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哪些联系?
回忆时,可以边回忆边对照课本和笔记,也可以先全部回忆一遍,把回忆不起来或理解不透的地方记下来,一起看书、查笔记,或请教别人把它弄懂弄通。
2、看教科书
尝试回忆后,不管你回忆起来,还是回忆不起来,都应该从头至尾,逐字逐句地看教科书,丝毫马虎不得,要一面看书,一面思考.因为这时已不是初次看书,而是在预习、听课和回忆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可以全面过目,重点思考。对前面环节中已经理解和记住的部分,不必再花很多时间,要在那些回忆不起来,思考不连贯,理解不深的地方多花些时间,直到彻底弄懂记住为止。
看书时,可用彩色笔把书上的重点,新概念,关键地方,容易忽略之处勾划出来。在书的四周空白处,可以记上?些自己的简要体会,高度概括课文内容的语言以及有利于记忆、带有提示的语句。如果书上写不下,也可以写在一张纸上,贴在书上的眉头或边角上,以便今后看书肘,从这些地方迅速得到启示,回忆起书中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之处。有的同学平时只重视做题目,而不重视看教科书,事实上,这是舍本求末。近几年高考和中考过后,有许多同学说:“都是书上的题目,太浅了,所以我未考好。”这些同学吃的就是本重视看教科书的亏。教师教书有句至理名言:“以纲教学大纲)为纲,以本(教科书)为本。”同样,这对同学们的学习也是适合的。
3、整理笔记
整理笔记,主要是把上课时未记下的部分补起来,把记得不准的地方更正过来,把次序颠倒、逻辑顺序不清的地方整理一番。笔记的内容应当简练明白,提纲挈领,详略得当。一般来说,忘记的主要内容有: (1)预习时发现自己掌握不太好或已忘了的旧概念,定理,公式等。(2)预习时发现的问题或体会。(3)自认为的重点、难点、关键。(4)听讲、看书时自己悟出的重要体会。(5)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或结合点。(6)容易发生错误和混淆的概念(7)补充书上或老师讲课中的不足。(8)从参考书上摘录下来的,对本课内容有极强针对性的材料等。
如果平时每课都把笔记整理好,阶段复习就有稽可查了,打开笔记本,要有尽有。一旦复习考试,花点时间把笔记本翻翻,眉目清楚,中心突出,重点,难点、关键地方一目了然,大大省去了考前突击查找资料,重新思考,临时归纳总结所花的时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理笔记是把知识深化、简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特点。经过整理的笔记无疑是一份珍贵的复习资料,应该妥善保管,以备需时之用。
4、看参考书
现在参考书很多,有的学生不加选择乱看一气,实在是利少弊多。因为参考书是根据读者的不同层次,从理解问题的不同层次,从理解问题的不同角度,围绕要解决的不同问题而编写的。有的参考书内容超纲,或深或浅,还有少数参考书粗制滥造,错漏百出。乱看参考书犹如把自己带到山高路险的歧途上跋涉,事倍未必有功半,危害甚大。
那么,是不是就绝对不可以看呢?也不是,看看适宜的参考书还是很有益处的,特别是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该多看一些参考书。问题在于看什么样的参考书和怎么看。下面提几点意见供同学们参考。(1)选择深浅相宜,解疑释难的参考书。每门课程可以选一本主要参考书,这本主要参考书的编排体系应与教科书相同或相近,水平相当或略深一点,作为课本的伴读本,其它的作为一般参考书。(2)有时先看教科书,对课本上知识基本理解后,再去看参考书。有时课本上的某一内容难于理解,也可先看参考书,看它是怎样分析阐述的,从中受到启发。(3)紧紧围绕老师讲的中心内容去看参考书。参考不能“参’得太远,如果脱离当时所学的中心内容,参考就会变成“干扰”了。(4)参考书中有精彩的论述,可以缩写或抄写在课本的有关地方,也可摘录放入笔记本的相应部分。 (5)看参考书的时间也可以放在做完作业之后,时间长就多看,否则就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