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6-02-27 09:28
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
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秩序亟待重建,遭到严重破坏的经济和文化教育工作亟待恢复。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党和政府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邓小平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全会还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自此开始创立。
2、经济体制改革
(1)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
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是我们从苏联借鉴过来的经济体制却严重束缚、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次,原有经济体制不能迅速推动科技进步,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改革经济体制也是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迫切需要。
(3)经济体制改革的步骤: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概括起来分成两步走:
其一是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其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从1985年开始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其一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形式;其二是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3、对外开放
(1)含义:
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原因: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进一步拉大,为了少走弯路,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智力,有必要开放;
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底子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后,资金不足问题大大束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引进国外充足的资金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3)政策:
加强友好往来;
派遣留学生;
先后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省经济特区,开放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和先后建立珠江三角洲等5个沿海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内容: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原因:
首先,改革开放后,在引进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的同时,外国的腐朽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进入我国;
其次,极少数人想摆脱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想也浮出水面。对此邓小平多次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意义: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供了保证;
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事业。
君主立宪制含义:
君主立宪初是资本上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第二帝国)。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守法律。
实行原因:
根本原因:17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英冈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新贵族形成并壮大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工朝国王詹姆上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君权神授”,厉行专制,阻码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侵犯,他们要求限制王权
君主立宪制特点:
君主权力受到法律限制,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议会是权力中心);
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
内阁对议会负责;
随着议会改革的推进,选举权不断扩大。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背景: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前提: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传统:议会、自由大宪章和宗教改革;
理论依据: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的影响;
正式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
发展完善:责任内阁制和议会改革。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
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和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力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作用:
①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②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避免了专制独裁统治
③不同利益集团通过议会和平斗争,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保障了政治稳定
④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对欧美有深远影响)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组成:
70年代中美关系得到改善原因:
1、从美国方面看:
①建国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
④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
⑤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2、从中国方面看:
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及条件:
1、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美国谋求同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政府,这种“越顶外交”的做法,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
2、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两国民间交流日益加强,日本国内要求中日建交的呼声高涨。
3、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
4、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美关系改善的经过:
时间 | 事件 | 意义 |
1971.4 | 美乒乓球队访华 | 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
1971.7 | 基辛格秘密访华 | 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
1972.2 | 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联合公报》 | 中美关系重大突破,正常化开始 |
1978.12 |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 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 |
1979.1 | 中美正式建交 |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影响:
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2、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3、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2月访华,避开了日本政府,对日本来说这是“越顶外交”,震撼了日本,这使日本长期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对华政策走进了死胡同。在这种形势下,有政治远见并勇于行动的田中角荣出任首相后,明智地采取了推进中日有利正常化的方针。
2、中日关系改善的主要障碍:
对过去侵华战争的态度问题。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3、中日建交意义:
通过中日建交、中美建交可以总结归纳出各国同中国建交最重要的条件,即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美上海公报:
1972年2月28日中美双方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于上海发表的政府公报。公报阐明了中美双方各自的立场。中国方面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公报宣布: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双方同意,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等方面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同意为逐步发展两国的贸易提供便利。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开辟了两国关系的新前景。
尼克松:
尼克松(1913?1994),美国第37届总统,共和党人。毕业于杜克大学法学院,1937~1942年当律师,1942~1946年在美国海军部队服役。1946年当选众议员,1950年当选参议员,1952年起任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副总统,伙同艾森豪威尔实行了一系列的反动政策。1968年下半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积极参与并当选为美国总统。在他担任美国总统期间于1972年2月访华,发表了上海公报,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
1972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外交部长姬鹏飞和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的发表,使中国和日本国之间存在的不正常状态得以结束。两国政府决定建立外交关系,并尽快互换大使。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带来了成功的经验,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地域创造了条件。
①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1984年国家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上海、南通、连云港、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985年后,中国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的厦门、漳州、泉州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③经济技术开发区:
从1988年至2007年3月,全国共设立了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27个,中部地区10个,西部地区12个)。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和积极探索,这些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吸引外资的热点地区,并在扩大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起到了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的作用。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
(1)全方位,是指对所有国家开放。
(2)多层次,就是根据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的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逐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开放。
(3)宽领域,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文化、科技、教育等多领域的开放。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原因:
1、国际方面:
①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中国打开外交新局面,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相继实现了正常化。
②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四小龙”等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这一切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的国际环境。
2、国内方面:
①“十年动乱”的破坏,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3、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曲折历史来看,封闭就要落后,开放才能获得迅速发展。
“外向型经济”战略:
1、背景:
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经济发展急需解决外汇供应严重短缺以及市场经营经验缺乏等问题的情况下,我国政府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开放沿海15个城市,颁布有关利用外资等法律法规。
2、过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调整外经贸政策,我国利用外资取得显著成果。在日本经济、亚洲四小龙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奇迹的影响下,我国经济由进口替代战略向出口战略转移,利用外资、发展外贸、带动经济增长的战略思路逐步清晰和强化。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世界各国高度关注中国的改革和投资环境的变化,一些知名外企纷纷把中国作为投资地,外资大量涌入,我国外向型发展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3、影响:
①“外向型经济”战略,在制度创新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外资外贸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
③外资带动外贸增长的作用更加突出,大大增加了外贸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1985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22.7%,2006年进一步提高到70%。
④外资带动外贸发展提高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1980年我国外贸出口额排位在世界第26位,2006年位居第三。
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开始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内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其目的主要是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集中吸收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兴办生产性企业和科研机构,发展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发挥四个窗口(即技术窗口、知识窗口、管理窗口和对外政策窗口)的作用。在开发区内对投资者实行某些类似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区内的经济成分以中外合作、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为主。企业一般技术水平较高、工艺先进、管理科学、产品有较强的竞争力。目前各沿海开放城市已不同程度的筹建或建成了一些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地区大多是濒临港口的新开发区,多以老市区为依托,发展港口加工工业较为有利。其基本特点是:
1.资金来源以外资为主;
2.经济成分以“三资”企业为主;
3.产品结构以工业为主;
4.产品以外销为主;
5.经济机制以市场调节为主。
沿海经济开放区:
为了扩大对外开放,改善外商来华投资环境,1984年4月,中央决定把14个沿海港口城市作为对外开放城市,把海南岛作为对外开放区。使我国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由四个经济特区扩大形成为南北全线的战略布局。
1985年1月,中央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漳、泉、厦三角区等三个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扩大到山东、辽东两个半岛、从而形成了一个沿海开放地带。
1988年4月,中央决定进一步扩大我国沿海开放区的范围,共140个市、县,其中包括杭州、南京、沈阳三个省会城市。至此,我国沿海开放地带显著扩大,市、县增加到288个,面积增加到32万平方千米,人口增加到1.6亿。
这些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连同特区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使我国东南部沿海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县?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外向型经济:
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外向型经济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贸易、技术、资本、劳动力等方面的经济交流活动。狭义外向完全型经济主要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由于不同国家、地区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等各异,因而外向型经济也各有不同特点。国际上的外向型经济,按其商品、资本、技术与资源的运用情况,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
1、出口导向型。即出口总值在国民经济总值中占据重要的比重。包括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型和深加工产品出口导向型两种。如韩国、台湾。
2、资本贸易型。除了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外,更重要的是资本国际化。如美国、日本。
3、完全外向型。贸易、外汇、金融完全国际化,基本上没有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货币兑换自由,资金进出自由。如香港。
8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的外向型经济属狭义范围的经济活动,其基本形式是以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并以出口替代为主;其产业结构是以工业为主;资金利用是以外援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
高技术企业:
1、从事以光电技术、人工智能为主的信息技术;
2、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为主的生物技术;
3、以超导材料、人工定向设计材料为主的新材料技术;
4、以核聚变能、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技术及以深海采掘、海水利用为标志的海洋开发技术等高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经营的企业。
其特点是:
1.技术密集与知识密集。其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2.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总额中所占比例较高;
3.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4.区域密集。高技术企业往往集中在一些智力密集的特殊区域内,比如美国加州的“硅谷”;
5.高风险。由于高技术的复杂性、尖端性、发展变化的迅速性以及高技术领域内异常剧烈的竞争,高技术企业往往要承受比普通企业大得多的失败风险,而它一旦成功,所获得的效益却是巨大的。
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浦东: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开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实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转移的第一步,是开发上海浦东。
1990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
中央政府给予浦东新区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优惠政策,除实行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所实行的有关减免关税、所得税和进出口许可证等优惠政策外,还特许外商在浦东开办金融机构和百货商店、超级市场等第三产业,并允许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以及扩大投资审批权和实行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
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与鸦片战争后的“开放”的主要区别:
(1)背景不同: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实行闭关自守、日趋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的;
当今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
(2)内容不同: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
当今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3)影响不同: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当今中国的开放将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4)性质不同: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
当今中国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浦东开创的众多“全国第一” :
在大规模、高强度、快速度的开发建设中,浦东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形态和生态、建设与管理的协调发展,并顺利通过APEC会议的世纪大检阅。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
“中华第一楼”金茂大厦;
“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
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在体制创新、城市管理等方面,浦东的创举更是不胜枚举。仅在法律服务方面,就创建了: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等。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下设有五个副主题,分别是: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体现了全人类对于未来城市环境中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于城市化浪潮、未来城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可以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
选择“城市”作为上海世博会主题,是因为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课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话题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积极塑造“和谐城市”的范例,这个理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城市、企业等,将围绕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上海世博会意义:
1、中国赢得了世博会的权利,那么就是一次重大的成功。对于我国的经济政治等等各方面都是一个很大的推进作用。
2、政治方面,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上海,促进各国交流增进各国友谊,让世界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很多外国的东西拿到中国来展示,由中国提供一个平台,这样就能够使得各国的关系更为融洽。
3、经济方面,自然世博会会推动上海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使得上海的生活质量提高,使得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4、文化方面,各国的先进的科技在中国展示,各国的文化风俗在上海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