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6-02-16 10:25
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更是我国教育适应未来世界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但是学校教育从何处人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却是令众多教育工作者深感困惑的事情,也是在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情况下,我国基础教育必须要认真面对并积极研究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积累,觉得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应选择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上,因为一切创新、一切创造发明都源于问题,又终于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生物学教学中应教会学生主动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1.在观察现象中,教会学生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
爱因斯但曾经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行。”正因为如此,心理学理论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科学上很多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作为自然学科的生物学,其研究的范畴是生命活动的现象和规律。千姿百态的生物所表现的种种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给了生物学教师指导学生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最好的素材,充分发掘、利用好这些现象,我们的课堂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的一方沃土。如在讲鱼的呼吸时,我并不是直截了当地把“鱼生活在水里,利用鳃从水中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教学中我把这部分的内容作了这样的设计:
1)活鱼的鳃是什么颜色的?
2)鳃的颜色为什么会是红的?
3)鱼用什么方式保证了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连续不断地从水中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学生回答第1个问题时,几乎是不加思索,异口同声,因为这实在是一种太寻常不过的现象。正是这种寻常,导致学生忽视了寻常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在被教师接二连三的问题问倒后,学生对一个普通现象后面居然隐藏了这么多让人深恩的问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将玻璃缸中的金鱼放到了学生眼前,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水中的金鱼,并据此说出自己寻找到的问题,比比谁找到的问题多,比比谁发现的问题最有思考价值。学生的问题意识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不少学生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
为什么金鱼的眼睛总是睁得大大的?
为什么金鱼的颜色很鲜艳?
为什么金鱼的颜色多种多样?
为什么金鱼喜欢停留在水的上层?
为什么在河流中找不到金鱼?……学生处在这样的问题情景中,思维空前活跃,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如何提问上,久而久之,问题意识就极易得到激活和强化,主动寻找和发现问题就会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良好习惯。
2.在研究问题中,教会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理学大师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学生初步形成了寻找问题的习惯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后,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及时加以引导,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后研究问题的习惯,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分析问题。
“生物的排泄”一章中,肾单位的结构是该章令初中学生感觉非常抽象和头痛的知识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作合理安排的话,不仅可以化解难点,变复杂为简单,而且还可以在巩固学生寻找问题和发现问题的习惯时,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
在讲肾单位结构时,我先要求学生围绕肾单位形成尿液这一结论,引导学生思考:尿液中生命活动废物和人体内多余物质只能由血液从全身各处运至肾脏,而要让肾脏把这些物质清除出血液的前提是肾脏中必须要含有大量可以让物质出入的毛细血管,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把为数众多的毛细血管和红褐色的皮质对号入座,从而很自然地引出肾小球的概念。教师再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与肾小球相连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让学生分析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粗的原因:肾小球毛细血管中一部分比毛细血管间隙小的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尿素和氨基酸等物质离开了肾小球,显然这些物质还不是可以排出的尿液,它们必须被收集起来并进一步加工处理。从而引出肾小囊的概念。为保证肾小球中的滤出物质全部成为肾小囊的“羹中之物”,肾小囊紧紧包围着肾小球,二者紧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肾小体。肾小囊收集的营养、废物混杂的液体,通过肾小管及时运出加工处理。至此,学生已对肾单位的组成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牢记在心。
再如,在介绍植物节瘤的形成时,我只是在课前准备了一根长有节瘤的枝条,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枝条上为什么会长出瘤状突起这个问题故意避而不谈,而是让学生分析,在学生相互讨论中找到原因后,教师再总结思考该问题的过程:节瘤部分大→细胞数量多、体积大→细胞分裂、生长很快→营养特别充足→向下运输有机物的通道筛管被阻断→有机物积累在切口上方。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坚持对学生有意识暴露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
3.在动手实践中,教会学生学会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但曾经深有感触他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当我们的学生已经有了对问题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后,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触发新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问题意识才会变得更有创新意义,更趋向于创造,更接近于发明。
在讲了色盲的特征和遗传规律后,一些问题意识较强的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教师所说的“许许多多的红绿色盲患者无法看清红绿灯的变化所带来的生活不便”一句话,大胆质疑,发表个人的观点,其中几位学生还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思考动手制作了一种全新概念的红绿灯:这种红绿灯在保持了原有红绿灯颜色不变的前提下,将“红绿灯”的红、黄、绿3种颜色创造性地分别与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相结合,还将这种结合延伸到了汽车的尾灯上,从而在理论上解决了交通信号灯和汽车尾灯对色盲患者无效的难题!这样的思考,这样的实践,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发明。
笔者所在的城市地处长江沿岸,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人们总能吃到一种味道极佳的“长江鲜”??刀鲚。然而,最近几年这种鱼却越来越少,逐渐远离了普通百姓的餐桌。这种最多让人发发牢骚的现象,也被学生善于捕捉问题的目光注意到了。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学生自发成立了刀鲚资源科考小组。科考小组的学生走访长江沿岸的老渔民,到环保局了解长江历年的水质变化情况,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最后学生合作写出了“长江刀鲚资源现状的分析和对策”的科考论文,他们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可谓新颖别致:除了要抓紧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水环境加以整治外,针对过量捕捉,长江沿岸有关地区要推迟捕捉刀鲚的时间??待刀鲚产卵结束徊游入海时再行捕捉,这样就既满足了人们吃鱼的需求,又避免了刀鲚因无法繁殖后代而“断子绝孙”的现象出现。
总而言之,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台阶。当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着力营造的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下,置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中,在“平常”处设问,于“无疑”中生疑,养成多思善问、动脑动手的习惯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创新教育才不致于陷于形式,我们的教育才能在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教育中赢得一席之地。
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更是我国教育适应未来世界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但是学校教育从何处人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却是令众多教育工作者深感困惑的事情,也是在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情况下,我国基础教育必须要认真面对并积极研究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积累,觉得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应选择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上,因为一切创新、一切创造发明都源于问题,又终于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生物学教学中应教会学生主动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1.在观察现象中,教会学生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
爱因斯但曾经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行。”正因为如此,心理学理论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科学上很多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作为自然学科的生物学,其研究的范畴是生命活动的现象和规律。千姿百态的生物所表现的种种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给了生物学教师指导学生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最好的素材,充分发掘、利用好这些现象,我们的课堂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的一方沃土。如在讲鱼的呼吸时,我并不是直截了当地把“鱼生活在水里,利用鳃从水中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教学中我把这部分的内容作了这样的设计:
1)活鱼的鳃是什么颜色的?
2)鳃的颜色为什么会是红的?
3)鱼用什么方式保证了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连续不断地从水中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学生回答第1个问题时,几乎是不加思索,异口同声,因为这实在是一种太寻常不过的现象。正是这种寻常,导致学生忽视了寻常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在被教师接二连三的问题问倒后,学生对一个普通现象后面居然隐藏了这么多让人深恩的问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将玻璃缸中的金鱼放到了学生眼前,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水中的金鱼,并据此说出自己寻找到的问题,比比谁找到的问题多,比比谁发现的问题最有思考价值。学生的问题意识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不少学生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
为什么金鱼的眼睛总是睁得大大的?
为什么金鱼的颜色很鲜艳?
为什么金鱼的颜色多种多样?
为什么金鱼喜欢停留在水的上层?
为什么在河流中找不到金鱼?……学生处在这样的问题情景中,思维空前活跃,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如何提问上,久而久之,问题意识就极易得到激活和强化,主动寻找和发现问题就会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良好习惯。
2.在研究问题中,教会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理学大师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学生初步形成了寻找问题的习惯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后,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及时加以引导,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后研究问题的习惯,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分析问题。
“生物的排泄”一章中,肾单位的结构是该章令初中学生感觉非常抽象和头痛的知识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作合理安排的话,不仅可以化解难点,变复杂为简单,而且还可以在巩固学生寻找问题和发现问题的习惯时,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
在讲肾单位结构时,我先要求学生围绕肾单位形成尿液这一结论,引导学生思考:尿液中生命活动废物和人体内多余物质只能由血液从全身各处运至肾脏,而要让肾脏把这些物质清除出血液的前提是肾脏中必须要含有大量可以让物质出入的毛细血管,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把为数众多的毛细血管和红褐色的皮质对号入座,从而很自然地引出肾小球的概念。教师再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与肾小球相连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让学生分析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粗的原因:肾小球毛细血管中一部分比毛细血管间隙小的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尿素和氨基酸等物质离开了肾小球,显然这些物质还不是可以排出的尿液,它们必须被收集起来并进一步加工处理。从而引出肾小囊的概念。为保证肾小球中的滤出物质全部成为肾小囊的“羹中之物”,肾小囊紧紧包围着肾小球,二者紧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肾小体。肾小囊收集的营养、废物混杂的液体,通过肾小管及时运出加工处理。至此,学生已对肾单位的组成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牢记在心。
再如,在介绍植物节瘤的形成时,我只是在课前准备了一根长有节瘤的枝条,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枝条上为什么会长出瘤状突起这个问题故意避而不谈,而是让学生分析,在学生相互讨论中找到原因后,教师再总结思考该问题的过程:节瘤部分大→细胞数量多、体积大→细胞分裂、生长很快→营养特别充足→向下运输有机物的通道筛管被阻断→有机物积累在切口上方。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坚持对学生有意识暴露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
3.在动手实践中,教会学生学会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但曾经深有感触他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当我们的学生已经有了对问题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后,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触发新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问题意识才会变得更有创新意义,更趋向于创造,更接近于发明。
在讲了色盲的特征和遗传规律后,一些问题意识较强的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教师所说的“许许多多的红绿色盲患者无法看清红绿灯的变化所带来的生活不便”一句话,大胆质疑,发表个人的观点,其中几位学生还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思考动手制作了一种全新概念的红绿灯:这种红绿灯在保持了原有红绿灯颜色不变的前提下,将“红绿灯”的红、黄、绿3种颜色创造性地分别与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相结合,还将这种结合延伸到了汽车的尾灯上,从而在理论上解决了交通信号灯和汽车尾灯对色盲患者无效的难题!这样的思考,这样的实践,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发明。
笔者所在的城市地处长江沿岸,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人们总能吃到一种味道极佳的“长江鲜”??刀鲚。然而,最近几年这种鱼却越来越少,逐渐远离了普通百姓的餐桌。这种最多让人发发牢骚的现象,也被学生善于捕捉问题的目光注意到了。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学生自发成立了刀鲚资源科考小组。科考小组的学生走访长江沿岸的老渔民,到环保局了解长江历年的水质变化情况,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最后学生合作写出了“长江刀鲚资源现状的分析和对策”的科考论文,他们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可谓新颖别致:除了要抓紧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水环境加以整治外,针对过量捕捉,长江沿岸有关地区要推迟捕捉刀鲚的时间??待刀鲚产卵结束徊游入海时再行捕捉,这样就既满足了人们吃鱼的需求,又避免了刀鲚因无法繁殖后代而“断子绝孙”的现象出现。
总而言之,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台阶。当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着力营造的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下,置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中,在“平常”处设问,于“无疑”中生疑,养成多思善问、动脑动手的习惯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创新教育才不致于陷于形式,我们的教育才能在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教育中赢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