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测试

逍遥学能  2012-12-12 23:32

一、选出下列各组拼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把序号写在后面的括号
  里。(4分) [ ]
  A.矍(jué)铄 翔(xiáng)实 觅(mí)
  B.琼(qióng)枝 聆(lín)听 杞(qǐ)
  C.丞(chēng)相 嗟(jiē) 舔(tiǎn)
  D.獗(jué) 气馁(něi) 趸(dǔn)
二、用自己的话译出下列语段。(要求不失原意)(8分)
  1.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2.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三、《谈骨气》引用了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贪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三句话,请按以下要求填空。(8分)
  1.这三句话,有力地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
  2.文中着重证明“富贵不能淫”的事例应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着重证明“贪贱不能移&rdquo 初中生物;的事例应是: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着重证明“威武不能屈”的事例应是:_________________
四、给下列各句中的“者”选择相应的解释。(12分)
  A.的错误 B.的时候 C.的人
  1.今之学者读古人书 [ ]
  2.虽护前者,不能讳也 [ ]
  3.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 ]
4.后有招予观弈者 [ ]
五、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把备选答案的序号写在后面的括号里。(12分)
  A.忧愁 B.悲痛 C.平静 D.努力 E.脆弱
  F.虚心 G.认真 H.积极 I.失望 J.乐观
  K.软弱 L.谦逊
  1.悲观( ) 2.激动( ) 3.坚强( )
  4.消极( ) 5.骄傲( ) 6.欢乐( )
六、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13分)
    一次,我静静地倾听着这大海之音,忽然,似乎从这宽广雄壮的旋律中听出了一些微弱的音符,“叮咚”,“叮咚”,像小铃铛一样清脆,这分明是山中的泉水从岩缝中滴下来,落在岩石上的声音。啊!多么可爱的小水滴。正是这小水滴汇成小溪,又汇成气势宏大的江河,汇成了浩瀚的大海。啊!大海,从你的声音里,我不仅听到了长江的声音、黄河的声音,听到了无数的小溪的声音,更听到了那可
  贵的小水滴的声音。我捧起一捧水,深情地望着它,心里默默地说:“小水滴啊!你们是大海力量的源泉,是你们演出了这雄壮的海之音。我要像你们一样,也做一颗小水滴,,为将来奏响向四化进军的交响曲做好准备。啊!海之音,我感谢你,你给了我启迪。”
  1.联想是抒情散文的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法。此文由大海之音联想到景物、人物,其顺序是 [ ]
   A.小水滴─小溪─江河─大海─黄河─长江
   B.小水滴─小溪─江河─长江─小铃铛
   C.小水滴─大海─江河─小溪─黄河─长江─小水滴─自己
   D.小水滴─小溪─江河─大海─长江─黄河─小水滴─自己
  2.指出下列各句使用了什么修辞。
   ①小水滴啊,你是大海力量的源泉。 [ ]
   ②正是这小水滴汇成了小溪,又汇成了气势宏大的江河,汇成了浩瀚的大海。 [ ]
  3.指出文中画线部分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 ]
   ①A.抒情B.描写C.议论
   ②A.描写B.议论C.抒情
   ③A.描写B.抒情C.议论
七、仔细揣摩下列句子的特点,按要求回答句后提出的问题。
  (3分)
  1.失败的滋味当然是痛苦的。
  2.倘若说恋人的表情是人类延续不灭的象征,那么,起点的表情便是人类进取突破的希望。
  3.当我们失败之后,勇于化痛苦为动力,那么,就有可能从“痛苦”这个“岔道口”找到通往之路。
  4.自觉地进入起点并调动起自己的美来,也便是人生中的一种优胜。
  问题:上面四句话
  ①属于亲切形象的句子是第_____句。
  ②属于富有哲理性的句子是第_____句。
  ③属于两者兼有的句子是第______句。
八、:(40分)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参考答案
  一、D
  二、1.我能够看到别人的失误,而不能看到我自己的失误,我能够指出别人的小失误,而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误,我检查自己的失误尚且没有时间,哪有时间去议论别人呢?
  2.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不是有所得,我没有失误未必不是大失误。可是人们互相讥笑,没有休止,简直连看棋的人都赶不上了。
  三、 1.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2.文天祥
     3.不食嗟来之食
     4.闻一多
  四、 1.C 2.A 3.C 4.B
  五、 1.(J) 2.(C) 3.(K) 4.(H) 5.(F) 6.(B)
  六、 1.D
     2.①拟人,比喻 ②排比
     3.②
  七、①第1句 ②第2、4句 ③第3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中考语文诗文鉴赏题的解题技巧
下一篇:初一语文知识重点:叙述方式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测试】相关文章
【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测试】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