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抗争:1967年2月,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捍卫党的原则,挺身而出,同林彪、江青等人进行了一场大义凛然的英勇斗争。2月14日和16日,在周恩来主持的怀仁堂碰头会和稍前召开的军委会议上,,围绕着“文化大革命”要不要党的领导,应不应将老干部统统打倒,要不要稳定军队等重大原则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老革命家的意见是完全正确的,发表意见的方式也是符合组织原则的。他们的正义行动充分地表现了敢于坚持真理和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反映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愿望。
怀仁堂会议后,张春桥,姚文元等连夜整理出一份所谓《二月十六日怀仁堂会议》材料,并由江青安排,向毛泽东作了汇报。2月18日,毛泽东召集部分政治局委员开会,对怀仁堂会议上提意见的一些老同志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责他们是搞复辟、搞翻案。于是,江青、康生、陈伯达、谢富治等人利用毛泽东对这些老同志的错误批评,把“二月逆流”的罪名强加在这些老同志身上,并多次对其进行批斗。此后,中央政治局实际上停止了活动,林彪一伙借此又控制了中央和军委的很大一部分权力。
二月抗争的实质:是老一辈革命家忧国忧民、坚持正义的抗争。
相关初中历史知识点: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五一六通知》:
即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是“文化大革命”正式发动的标志。《五一六通知》对党内国内形势作出了完全错误的估计,提出了一整套“左”的理论,方针和政策。认为在学术界、教育界、文艺界、新闻界、出版界和报纸、广播、刊物、书籍、教科书、讲演,文艺作品、电影、戏剧、曲艺、美术、音乐、舞蹈等各个方面充塞着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东西。要求高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大旗,彻底揭露那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谓“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对其代表人物要加以清洗,夺取在这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反动学术权威”,实际上是把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作为斗争对象,并以此为根据,规定了错误的方针和方法。
文化大革命爆发:1、背景:
党内的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毛泽东对国际、国内形势判断失误;林彪、江青等人别有用心地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导火索:
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
3、全面爆发:
196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发布《五一六通知》,标志“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
红卫兵和红小兵的袖标:
相关初中历史知识点: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四五”运动(天安门事件):“四五“运动是江青反革命集团镇压广大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总理的事件。1976年4月4日,北京上百万群众连续数天自发地集合到天安门广场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张贴诗词,悼文,发表演说,怀念周恩来总理,痛斥“四人帮”。5日,来到天安门广场的群众发现,他们献的花圈被收走了,守卫花圈的群众也被抓走了,异常气愤。于是,在“还我花圈”,“还我战友”的口号下,采取抗议行动。这一革命行动,史称“四五”运动。江青为首“四人帮”等污蔑群众的革命行动“反革命事件”,下令镇压,许多群众遭毒打,200多人被捕。同时,“四人帮”还捏造各种罪名,认定邓小平是“运动的总后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天安门事件彻底平反。
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
“文革”以来,林彪的地位上升,党的九大确定他为毛泽东的接班人。以他为首的集团,势力发展很快。九大以后,林彪集团加紧争夺权力。1970年夏,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一反毛泽东常态,明知毛泽东提出不设国家主席,而坚持设国家主席。他表面上让毛泽东当国家主席,实际上他自己要当国家主席。这种急于争夺权力现象被毛泽东察觉,责令林彪骨干黄永胜等进行检讨。
林彪集团见势不妙,就策划武装政变。毛泽东、周恩来闻风,立即采取措施,粉碎这场政变。林彪的阴谋败露,于1971年9月13日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度尔汗机毁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
影响:“九一三事件”标志着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灭亡,也促使更多的干部、群众从个人崇拜的狂热中清醒过来。也宣告了了“文化大革命”从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江青反革命集团覆灭: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系统纠正“文革”的错误,导致“四人帮”反抗,毛泽东也无法容忍邓小平“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做法,又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刚刚稳定的局势又陷入混乱。
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和各地人民群众纷纷来到天安门广场的悼念、抗议“四人帮”。这就是“四五运动”。运动遭到了“四人帮”的镇压,邓小平被诬蔑为“天安门事件”的后台,再次被打倒。然而四五运动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接着,1976年7月朱德逝世,1976年9月伟大的毛主席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篡党夺权的活动,1976年10月,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和叶剑英采取果断措施,将“四人帮”隔离审查。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四人帮”受审:
三起三落的邓小平:1987年后,邓小平曾两次与外宾谈到自己这段“落起”的历史。他说:“我参加共产党几十年了……这期间做了不少好事,也做了一些错事。人们都知道我曾经‘三下三上’,坦率地说,‘下’并不是由于做了错事,而是由于办了好事却被误认为错事。”外国人称邓小平是“永远打不倒的小个子!”
第一次“落起”是在30年代初期中央苏区时,由于以博古为代表的中央临时政府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邓小平、毛泽潭、谢唯俊等人则坚决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反对他们的“城市中心论”。为此,邓小平遭批斗,并一度被关进监狱,他的会昌中心县委书记和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的职务也被撤销,并受到党内最严重警告处分。这一年邓小平只有29岁。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次“落起”才画上句号。
邓小平第二次“落起”,是在“文革”期间。在“文革”初期,邓小平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全家受到株连,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这是邓小平一生中感到最痛苦的时期。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邓小平两次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出来工作。毛主席在信上作了肯定的批示,1973年邓小平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得以恢复。1975年初邓小平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并主持党、政、军的日常工作。
第三次“落起”是在1976年至1977年。邓小平因“全面整顿”“文革”的错误,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四人帮”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直到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前夕才获得第三次解放。
相关
初中历史知识点:“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是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间由毛泽东同志发动和领导的一次政治运动,历时10年。是由于毛泽东同志错误的估计当时我国的政治形势及党和国家的政治状况而发动的,被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红卫兵运动:
红卫兵运动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由一群单纯、热血沸腾和政治挂帅的大、中学生组织起来的,随着红卫兵“北上、南下、东征、西进”的大串联如火如荼地展开,红卫兵运动逐渐远离了它的初衷,从而严重地困扰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正常次序的维护。
上山下乡运动:
是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由于国家无法解决历年新增长的社会劳动力的就业安置问题,而不得已采取的一项重大社会政策。“文化大革命”运动发生后,由于大学不招生,工厂、商业、服务行业也不招工,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在全国掀起大规模动员、安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并持续多年。历届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总数多达1650余万人。广大知识青年到农村、到边疆去,经受了长时期的艰苦劳动锻炼和生活上的磨难,为开发祖国的不发达地区,为发展农村的生产、农田水利建设、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大批知识青年正当其学知识、学文化的最好青春年华,却丧失了接受学校教育和继续升学深造的机会,这就不能不给国家建设人材的培养造成难以弥补的年龄断层,给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性质: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破坏,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和损失的内乱。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修正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也就是说,有人要篡改马克思列宁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那时候,林彪、江青、康生一伙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这就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1.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协制度形同虚设。
2.国民经济损失巨大。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大批工矿企业处于长期停产,半停产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根本没有提高。“文化大革命”十年间,仅国民收入就损失约5000亿元。
3.科技、教育、文化事业遭到破坏。如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学生当红卫兵去闹“革命”,上山下乡,广大知识分子遭到迫害等。“文化大革命”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4.文化大革命是一次内乱,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严重破坏。
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
1.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
4.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