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逍遥学能  2016-02-03 11:38

试卷说明:

一、阅读。(4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题。郭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遭幸臣程无振、鱼朝恩短毁,方时多虞,握兵处外,然诏至,即日就道,无纤介顾望,故谗间不行。破吐蕃灵州,而朝恩使人发其父墓,盗未得。子仪自泾阳来朝,中外惧有变,及入见,帝慰之,即号泣曰:“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臣之墓,此天谴,非人之患也。”朝恩又尝约子仪修具,元载使人告以军容将不利公。其下衷甲愿从,子仪不听,但以家童士数往。朝恩曰:“何车骑之寡?”告以所闻。朝恩泣曰:“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田承嗣傲慢不轨,子仪尝遣使至魏,承嗣西望拜,指其膝谓使者曰:“兹膝不屈于人久矣,今为公拜。”李灵耀据汴州,公私财赋一皆遏绝。子仪封币道其境,莫敢留,今持兵卫送。麾下宿将数十,皆王侯贵重,子仪颐指进退,若部曲然。幕俯六十余人,后皆为将相显官,其取士得才类如此。与李光弼齐名,而宽厚得人过之。诸孙数十,不能尽识,至问安,但颔之而已。富贵寿考,哀荣终始,人臣之道无缺焉。 《新唐书.郭子仪传》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郭子仪事上诚,御下恕 恕:宽容B.遭幸臣程远振、鱼朝恩短毁 短:揭发过失C.方时多虞 虞“忧患D.不能禁士残人之墓 残:破坏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告以所闻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而朝恩使人发其父墓 秦师轻而无礼,必败兹膝不屈于人久矣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D.子仪封币道其境,莫敢留 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充的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方时多虞,握兵处(于)外 B. (子仪)告以所闻C.(李灵耀)莫敢留 D. (郭子仪)令持兵卫道4.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子仪“事上诚,御下恕”,即使遭到鱼朝恩等人的诋毁,也能宽以为怀。B.郭子仪以诚待人,鱼朝恩请他,元载说鱼将不利于他,他仅以家童数人前往赴宴,他的行动使鱼朝恩也十分感动。C.李灵耀占据汴州作乱,而没有劫获郭子仪的“封币”,因为他害怕郭子仪幕府人多,将相显贵。D.郭子仪战功卓著,与李光弼齐名,但他在宽厚待人,深得人心方面超过了李光弼。(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8题。(16分)山 间 小 路[台湾]龙应台 ① 海德堡古城临河,河对岸山坡上有条羊肠小径,蜿蜒数里,覆着野花或野莓,看季节变化,小路无人不知,因为历代哲学家,歌德、亚斯培斯、黑格尔、韦伯、海德格尔……都曾经在路上徘徊,从“哲学家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城的石墙红瓦和渐行渐渺的河景。② 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也是一条山中小径。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③ 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范围,叫岳麓书院。④ 九月的一个下午,阳光穿过重重叶层,将老槐树的叶子闪烁洒在地面,与书斋稳重密实的投影形成动与静的辉映,小径上光影错落,明灭之间时光恍惚,仿佛望得见前行者踽踽背影。也是九月,不到四十岁的朱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沙,也是别的都 不看,渡过湘江,直奔书院小径,与张?会面。他要和张?面对面地讨论“中庸”里关于中和的概念。开讲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两个人不仅私下切磋,而且公开讲学辩论。朱张两人渡湘江来回的地方就被老百姓唤为朱张渡。⑤ 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纪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那必定是一个认识文明、尊重文明的社会,八百年前的中国。⑥ 可是这文明又是怎么回事呢?朱张讲学时如何地意气风发,谁能想见朱熹日后的命运,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将他“枭首胡市”。朱熹虽然躲过了弃市的下场,却难逃被贬为伪学逆党,郁悒以终,发丧时,生徒不许聚集。然而,受朱熹牵连而被杖枷流放的蔡元定又哪里想象得到,再过三十年,宋理宗会读朱熹的“四书”注解而爱不释手,于是“逆党”变成太师,于是“伪学”又成为官学。如果这是一个认识文明的社会,它又怎么会如此恣意横暴地玩弄文明于股掌之间?⑦ 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我竟然可以安安静静地举头细看那屋瓦的颜色:不识魏晋的青草一簇一簇点缀在瓦的行列间,赫曦台上有个六岁大的女孩拿着毛笔,蘸清水在地面练字。回廊肃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如果吊上一盏风铃,檐间一定叮零清脆。可是这屋瓦回廊,我知道,并不都是这么平静的;作为文明的象征,书院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辉煌的时候,皇帝题匾赠书;覆灭的方式就多了:改朝换代的兵火可以将它付之一炬,居安思危的君主可以转念之间“毁天下书院”,或者,阴柔一点地,干脆将书院并入官学,纳入体制。这千年书院,时而房舍巍峨,书声朗朗;时而断垣残壁,鬼影憧憧。 决定它生死的,似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权。⑧ 文明竟是那么脆弱的东西吗?沿着小径来到白泉轩,历代山长的住所。廊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院里一口小小的泉水。不对吧,如果霸权决定一切,这百泉轩怎么还能在千年之后让我看见?那泉里还冒着水呢。⑨ 细读书院史,,就发现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再建,是因为和政治霸权一直有一个不灭的抗争力量。譬如朱熹的教育理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近日读来犹令人震动。一个社会已经体任到“学”与“问”是维系文明的根本,它一定是一个思想发达、海阔天空的社会吧。可是,与“慎思明辨”抵制的力量或许更大。……辨与不辨之间,文明时进时退。⑩ 我在书院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5.开头一段写海德堡的“哲学家小径”,这种写法的作用是什么?请从两个方面回答。(4分)答:① ② 6.第⑦段中说:“作为文明的象征,书院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请结合上下文,解释这句话的含义。(4分)答: 7.本文写岳麓书院,为何不着重写书院环境,而重点写朱张讲学情景?(4分)答: 8.文末写到:“我在书院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 (1)写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2分)答: (2)“最深邃的起点”指的是什么?(2分)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A.刘诗中的“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C.雍诗中的“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D.雍诗中的“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10.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面前。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感觉。(四)名句默写:(每空0.5分,共5分)1、 ,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2、 ,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湘夫人》3、心非木石岂无感? 。 鲍照《行路难》(其四)4、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5、女娲炼石补天处, 。 李贺《李凭箜篌引》6、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杜牧《阿房宫赋》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杜牧《阿房宫赋》8、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9、忧劳可以兴国, 。 欧阳修《伶官传序》二、基础(每题3分,共5题,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部署 备受青睐 恰如其分 可望而不可即B. 报道 伶牙利齿 群贤毕至 一年之计在于春C. 揣度 共商国是 唾手可得 冒天下之大不讳D. 通谍 猝不及防 大相径庭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2.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年北方某省高等院校招生3万人,可使全省高考录取率_____与去年持平。 .一曲《笑傲江湖》如天乐开奏、百鸟齐鸣,那悦耳怡人的旋律顿时______于山野林谷之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全体公民必须正确认识污染问题所______的公理和道义,保持清醒的态度,这样社会才能不断进步、繁荣。陕西省西安市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暂缺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湖北省黄冈中学、孝感高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陕西省西安市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相关文章
【陕西省西安市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