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6-02-01 10:38
为什么学不好高中化学?袁老师认为如果学困生智力正常,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如果出现学习效率低下、持续处于学习困难的情况,主要原因有如下:
1.1没有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导致学习困难动机是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心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即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力量。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如下两种情况:第一,为父母和老师学习,这样的同学大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恳求”下才来学习的。第二,为“读书”而读书,为“学习”而学习。这部分学生之所以来学习,完全是因为其他同龄人都在学习,所以他们上课
时既没有认真听讲,也并没有其他什么小动作,总是很“茫然”的样子,学习起来困难重重。
1.2对化学学习兴趣不足
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化学学习内容或过程主动了解、探求的心理倾向。著名的中学校长史绍熙曾这样。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在他最有影响力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的扉页上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在奥苏贝尔看来,在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是决定新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他的学习层次说中认为低水平的学习任务必须在较高水平的任务掌握之前完成的,高水平的任务的完成必须以低水平任务的完成为前提。同时他强调,如果有人想使学生得以学会特定的新活动,最有力的保证在于该生以前获得了必备的相关技能。这一系列著名的教育家及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都证实了这一点:学生的知识基础对于新的学习至关重要。如果原有的知识基础薄弱,理所当然地将给接受新知识带来困难。例如,如果连初中阶段的化学用语(元素、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都没有学好,那么高中阶段化学学习将举步维艰;等等。初中化学知识也无一不是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基础,如果这些知识的学习出了问题,这将影响到高一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计算等等一系列知识的学习;同样,高中化学前一阶段所学的内容也是后续化学学习的基础,在与学困生的接触中发现,化学基础薄弱不仅会影响新化学做,没能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导致其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北京教科院冉乃彦认为,人的自主性素质,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自主性素质的发展和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由于旧的传统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课堂依然存在以下明显弊端:从整体上讲,新教材老教法,依照性强,基本上是师本的;从课堂的价值取向看,还是表现为重知识结论功能,轻人的发展功能;从课堂的对象观来看,学生被视为受动体、“知识袋”,而非生命体和生命的建构主体;从课堂的目标和内容看,讲究让学生顺从既定的、预设的条文规范,而且这些规范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心理需求;再从课堂的途径看,理性说教、灌输现象屡见不鲜;在课堂的评价方面,衡量学生的准绳是千人一面和统一标准。在这样的课堂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其情感生命的成长被压抑、被忽视;其生活被扭曲、被异化。在学习负担太重的情况下,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甘愿服输,失去前进的动力,进而发展到厌恶、恐惧的地步。
二、外因
2.1高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今天,由于以高考成绩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的机制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造成高中生的学习任务很重。目前高一开设了九门文化课动性投入化学学习,尽快做到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吸收知识的转变。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做到这一点而导致其化学学习成绩的下降。
第二,和初中相比,高中化学的理论性更强,深度也明显加大。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的量”只有理解记忆并掌握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电子排布式、结构式等等化学用语和物质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及化学概念、原理等等基本的化学知识,才能够进行一系列的化学思维活动。牢记这些基础性的知识是学好高中化学的前提,而部分学生认为化学是理科学科,片面地认为只要理解就可以了,忽视了这些基础性的知识的记忆,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基础不牢,在进一步的学习中产生困难。
2.3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学校教育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理所当然地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故学校教育主要表现为教师教育。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学校教育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的以下几个缺陷在学困生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一,教师在初高中化学教学上的衔接欠佳。高一教师有的为有多年高中化学教学经验且刚带完高中毕业班下来的,有的则是刚上岗的应届毕业生,他们中为数不少的教师对初中的化学的内容了解不透彻、不全面,对学生的化学基础底细不清,因而很难做到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自然过渡到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来,致使初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不紧密。例如在教学中没有重视元素化合物、金属活动性顺序、氧化还原反应及化合价等初高中衔接的重要内容的复习教学,使得某些高一化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初中化学知识脱节,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感到突然、不适应。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把教材过度拓展深化,甚至在教学中以高考题为例进行教学,这些都人为地加深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不能利用其己掌握的化学知识顺利过渡到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去。
第二,袁老师认为,在“因材施教”上下功夫不够。目前教学仍采用班级授课制,一个教师同时面对几十个学生,这使容和学习方法是高一化学学习的基础,但是部分初三教师为了使学生应付升学考试,而压缩课时,赶进度,不断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从而导致学生不会灵活运用且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当这些学生进入高一后对任何化学内容的学习都只会用单一的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既包括预习、复习、听课、作业等基本的学习方法外,还包括化学学科所特有的学习方法,诸如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定律、元素化合物等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化学实验技能、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等化学技能的学习方法等,掌握这些方法是顺的心理沟通不佳和对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等原因而导致课堂氛围不活跃、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对这些教师及其所教授的化学课程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自然导致消极的化学学习态度产生,进而产生学习困难。
第五,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不够,方法不多,措施不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且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多穿插讲述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生活的内容,多进行实验演示和多开展学生实验。但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化学老师为了赶进度,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向学生介绍教材之外的其他相关内容,或者由于种种原因,对应按规定要向学生演示的实验没有进行演示,学生实验也没有正常开展。
去了学习信心,最终沦为学困生。除主要的教师因素外,学校教育的影响还包括学校的办学及管理理念、学校学习风气、学校环境等等一系列其它的因素。
2.4家庭环境的不利影响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启蒙者也是引导者。袁老师认为,大部分父母都非常关心子女的学习,在这一方面学困生和学优生几乎不存在差异。由于当前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学生的学习都非常关心且都非常注重对他们的教育,只是父母的不同教育观念和方法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父母良好的思想表现、道德操守和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都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力地推动孩子的学习;反之,则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消极的作用。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家庭环境因素也会或多或少地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如父母的职业、文化层次、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心理沟通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兄弟姐妹的学习情况,等等。
2.5社会不良风气和错误观念的影响
“社会是学生的第二课堂”,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良风气和错误观念对学困生的形产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这种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改革开放后,社会上的一部分个体劳动者文化层次虽低,却先富裕起来了,因此社会上有了“读书无用”、“多读书不如早赚钱”等论断,中学生因鉴别能力还不强,容易受这些错误思想的影响而放松学习;社会上流传着“化学物质有毒”、“大学选化学专业无前途”、“学化学的难找工作”等错误观念,中学生因对化学科学的认识还不深刻,容易受这些观念的影响而对学习化学学科产生偏见,对化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总之,随着高中教育普及率的大幅提高,学困生的比例明显增加。对学困生进行研究并使之转化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摆在教育工作者前面的一项紧迫任务。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很复杂的。袁老师认为,其中有学生本身的内部因素,也有学科本身、教师、社会、家庭等外部因素。因此,要求我们化学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加强师德修养、完善教学方法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学困生,使每个“学困生”创造了在不同领域施展才能的空间,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张扬个性,使每位学生通过尝试!“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成功增强自信心,更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内在的发展潜力。
来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