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风化作用

逍遥学能  2016-02-01 10:32

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最主要形式):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影响因素:

1、气候:
寒冷或干燥地区——物理风化为主;
炎热潮湿地区——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较强。
2、地形:
坡度较大地区——物理风化为主;
地势平坦地区——化学风化为主,生物风化影响较大。

形成的地貌形态: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分布地区: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提纲: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二)
下一篇:中国与小行星的命名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高中地理知识点:风化作用】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知识点:风化作用】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