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的最初认识

逍遥学能  2016-01-16 11:41

  什么是生,什么是死,我们怎样去区分生和死?如果我们对比的是活人和石头,问题就不存在了。
  
  人体由某些与蛋白质,核酸等生命物质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组成,而岩石则并非如此。另外,人体还表现出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构成"新陈代谢"。通过这些变化,食物和氧转化成能量、细胞组织和排泄物。结果,人类把简单物质转化成复杂物质,不断生长和繁殖。这在表面上(也仅仅在表面上)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而岩石不能如此。
  
  但人类和岩石对比显示出的生死差别过于简单,因此显得无足轻重,也无助于我们解决难题。我们应选择更为复杂的例子。让我们不去考虑并对比人和岩石,而是谈谈活人和死人吧!
  
  事实上,我们不妨把情况考虑得尽可能困难一些。我们要问,在一个人死亡前后的短暂时间里,比如在死亡之前五分钟和死亡之后五分钟的时间里,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呢?
  
  在这十分钟内,出现了什么变化呢?
  
  人体的各种分子,全部蛋白质,所有的核酸,都一一俱在。然而,某种东西不复存在。因为,死亡前人体中一直进行着(不管多微弱)新陈代谢和自我适应行为,但死后就不再进行了。
  
  对这一问题早先有一种推测,认为是血液。不难想象,血液和生命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这种联系较之人体其他细胞组织与生命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和内在。失血,终归会使人越来越衰竭,直至死亡。那么,或许血液就是生命的本质,抑或事实上就是生命本身。
  
  在《圣经》中可以见到遗留的这种观点。《圣经》内有多处把生命和血液等同看待。例如,洪水过后上帝曾教导这次大灾难中幸存下来的诺亚及其家人,告诉他们可以吃什么以及不可以吃什么。上帝告诫说:"汝等不得以有生命,即有血液之肉体为食"。在关于食物的另一段叙述中,上帝的话就更为明确了。他说:"切记,汝等不得食用血液,血液即生命;汝等亦不得食用有血有肉之生灵"。
  
  显然,生灵是上帝恩赐之物,所以不能食用。不过,血液七旦流尽,余留下来斥只是尸体,而且永远死去,故而可以食用。基于这种观点。植物没有血液,也没有真正的生命。只能作为食物的来源。
  
  《创世纪》中引用了上帝在人类刚刚创生时所说的一段话:"看哪!我已赐予汝等孕育种子的各种草本植物,它们遍布于大地的表面;我还赐予汝等各种树木,树上生有能结种产籽的果实,可供汝等食用,亦可供地上走兽、空中飞禽以及地面爬行之一切生灵食用。凡有生灵之地,我均赐予各种食用植物。"
  
  他把植物说成是"结种""产籽"的,而只有动物才"具有生命"。当然,今天我们不再进行这样的区分。植物和动物一样具有生命,植物的汁液履行动物血液的功能。然而,即使单纯就动物而言,血液论也站不住脚。尽管大量失血必然导致死亡,但反之却不然。不流一滴血,也完全可能使人丧生,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很明显,既然不丢失任何物质,死亡也能发生,那么,人们必须在某种比血液更微妙的东西中去寻找生命的火花。
  
  那么,是不是呼吸呢?所有的人,所有的动物,都要进行呼吸。假如我们考虑到呼吸,就会发现,把呼吸做为生命本质要比血液恰当得多。我们不断地呼气,然后再吸气;不能吸气,就会导致死亡。如果一个人的气管受压迫,或者喉咙里卡了一块骨头,或没入水中,不能吸气,那么这个人就会死亡。.丧失呼吸能力和失血一样,无疑是致命的;而且,丧失呼吸能力会更快地致人于死地。
  
  此外,对于血液来说,失血会导致死亡,反之却并非如此,人在不流血的情况下也可以死去;而对于空气来说,反过来的情况则可以成立。只要不丧失空气,人就不会死亡。一个人,不管他多么虚弱,不管他多么接近死亡,只要还活着,就要呼吸;但死了,呼吸也就停止。而且,呼吸本身是一种非常微妙的东西,既看不到,也摸不着。在古时候的人看来,呼吸是非物质的,但它恰恰是一种反映着、并理应反映着生命本质的物质,因而也反映生死之间的微妙差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父母必读:妈妈性格会影响孩子的性格
下一篇:利用识记学好中学化学知识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对生命的最初认识】相关文章
【对生命的最初认识】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