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逍遥学能  2016-01-06 09:40

人地关系的概念:

“人地关系”,就是指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改造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
























历史阶段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地关系特征
采集渔猎时期崇拜自然主要技术手段:原始技术(石器、木器等)
人类行为表现:人类被动适应环境,环境强大的制约力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崇拜自然——”天命论”或“宿命论”
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人类主导性产业活动:栽培作物,驯养家畜
主要技术手段:农业技术(青铜器、铁器、犁、耕作制等)
人类行为表现:人类开始大规模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改造自然“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和“因地制宜”
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主要技术手段:工业技术(机器、电器、社会化生产)
人类行为表现:人类掠夺式开发资源,人地矛盾激化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产生的后果:环境问题成为公害
人地思想:征服自然,自然的主宰
环境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谋求人地协调——“和谐论”
人地关系产生的后果: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全球关注
人地思想:“和谐论”——“可持续发展”

注意
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由地理环境决定论到人类中心论再到人地伙伴论,反映了人类对人地关系由浅人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随着人类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发展生产力,最终可以实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关高中地理知识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而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就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1、人类社会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是环境的一部分,并占据一定的空间,同时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质和废弃能量;环境具有供给人类社会所需的物质能量的能力,也具有清除、容纳、代谢这些废弃物质和废弃能量的能力(称为环境自净能力)。
2、人类作用于环境,环境又把受人类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环境的反馈作用)。当这种反馈作用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时,谓之环境问题。
因此,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即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等值线地图的判读及综合应用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高中地理知识点: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知识点: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