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5-12-30 11:06
作者:邓木辉
一、《标点符号用法》关于问号用法的规定与举例
关于问号的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最新版《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作了如下规定:
4.2.3.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
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
示例3:(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
……
考虑到《标点符号用法》关于问号用法的部分规定与举例与本文讨论的问题没有关系,限于篇幅,以上引用省略了《标点符号用法》关于选择问句问号使用几种情况的举例以及“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的举例。
二、《标点符号用法》关于问号用法的规定与举例分析
就以上引用的内容看,《标点符号用法》关于问号用法的规定与举例涉及两种情况:
1.有疑而问的问句。即提问者对所提出的问题不清楚,心中没有答案,问话需要别人回答,如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这种情况又包括四种问句: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与反复问句。限于篇幅,不提供例句。
2.无疑而问的问句。即提问者对提问的问题是清楚的,心中有明确的答案。这种情况又包括两类问句:①自问自答、引人注意的设问句,如示例3:“……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提问者自问自答是为了引人注意;②只问不答、表示强调的反问句,如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提问无需别人回答,之所以用问的形式表达,是为了强调要表达的意思:这些普通的战士值得歌颂!
以上的规定不完整,还缺少对提出问题引起讨论的问句的规定与解说,这类问句姑且叫引起讨论的问句,简称讨论问句。如新闻标题:“女乒包揽金银铜?”(摘自2008.8.22雅虎网,亦见各大网站新闻标题)这是一种不同常规、极为流行的用法。
三、问号的“另类”用法:含蓄暗示观点与结论
本文将有疑而问的一般问句用法及无疑而问的设问句用法和反问句用法看作常规用法,而将讨论问句的用法看作“另类”用法,因为它确实有“另类”之处。下面用比较的方法谈谈问号的这种“另类”用法。
我们知道,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语气的句子表达。如“今天天气很热”这一意思可以表达为:
1.今天天气很热。(陈述句)
2.难道今天天气不热?(疑问句)
3.今天天气真热啊!(感叹句)
页码:1/3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