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要点与例题

逍遥学能  2015-12-24 11:33

  一、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二、两种电荷

  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

  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0×10-19 库;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六、摩擦起电

  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子分开。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七、导体和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水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例1:悬吊在丝线上的泡沫塑料小球,用一带电体去靠近,会发现小球先被吸引,与带电体接触后又立即就被带电体推开,这是为什么?

  分析:根据吸引、接触、排斥这三个过程,用带电的特点和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即可解释。

  解答: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小球先被带电体吸引。小球与带电体接触后小球带上与原带电体相同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斥,所以小球立即被带电体排斥而分开。

  例2: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那么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三个小球都带电   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

  C.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D.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

  分析:根据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带电体之间要么相互吸引,要么相互排斥。因此,如果三个小球都带电,其中必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因此可否定A与C。如果只有一个小球带电,那么另两个不带电的小球之间不会发生相互吸引。

  解答:D

  例3: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如果A球带大量的正电荷,B球带少量的负电荷,当A、B两球接触后再分开,则   [   ]

  A.A,B两球都不带电

  B.A,B两球带等量的正电荷

  C.A,B两球带等量的负电荷

  D.A球带正电荷,B球不带电

  分析:当A,B两球接触后,电子从B球向A球转移,使得A球带的正电荷一部分被B球带的负电荷中和掉了。这时A球仍带正电荷,于是B球的负电荷继续转移到A球上,直到A,B两球缺少的电子相等为止,此时两球带上等量的正电荷。

  解答:B.

  说明:电中和现象可以是完全中和,使两个原来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也可以 是部分中和,如题中情况。必须注意,只有两个球的大小、形状相同时,才会平分中和后余下的电荷。

  例4:为什么电线芯线常用铜或铝来做?而电线芯线外面的包层常用橡胶或塑料来做?

  分析:可以从铜(或铝)和橡胶(或塑料)这两类物质的导电能力上考虑。

  解答:因为铜或铝是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用它们做芯线可以导线,而橡胶或塑料是绝缘体,用它们包在芯线外面可以防止电线漏电和人触电。

  例5: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 [    ]

  A.没有电荷              B.没有自由电荷

  C.有大量自由电荷        D.只有少量自由电荷

  分析: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住了而不能自由移动,只有极少量自由电荷,所以不容易导电。

  解答:D.

  说明:导体、绝缘体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因此都有大量的电荷存在。如果物体中自由电荷极多那就是导体,如果物体中自由电荷极少那就是绝缘体。因此,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而且条件变了可以转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科目增多要求更高 学习方法要变
下一篇:判断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诀窍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电荷要点与例题】相关文章
【电荷要点与例题】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