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5-12-20 09:19
第21课陈涉世家同步练习卷(含答案新人教版)
一、知识归纳:
1、作者作品
作者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字子长,西汉夏阳(现在陕西韩城南)人,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10岁诵读典籍,20岁开始漫游生活,阅历丰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后发愤著书,终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共130篇。包括本纪(是帝王传纪)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8篇。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时代背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 为了满足个人的享乐生活,征发大批农民修筑工程浩大的宫殿、陵墓、长城和驰道。到秦二世时,百姓负担的赋税更加繁重。公元前209年,以陈胜、吴广为首的戍卒9 00人在大泽乡(现在 安徽宿州西南)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这次农民起义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课文节选的部分记叙了这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的浩大声势。
3、主旨提炼:
本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这次农民起义的起因、经过和浩大声势,表现了陈胜在反对秦朝暴政的关键时刻发挥的重要作用,展示了他远大的抱负、非凡的谋略、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组织才能,彰显了农民起义的巨大威力。
4、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第二部分:(第2段)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做舆论准备。
第三部分:(第3段)发动起义到建立张楚政权的经过。
二、基础知识:
1、给括号前面的字解释。
(1)尝( )与人佣( )耕 (2)苟( )富贵
(3)怅( )恨久之 (4)若( )为佣耕;
(5)陈涉太息( )曰 (6)辍( )耕之( )垄上
(7)鸿鹄( )之志 (8)发闾左谪戍( )渔阳
(9)皆次( )当行( ) (10)会( )天大雨:
(11)今亡( )亦死, (12)等( )死
(13)上使外将( )兵 (14)今或( )闻无罪
(15)为天下唱( ) (16)置人所罾( )鱼腹中
(17)陈胜王( ) (18)间( )令吴广之次所
(19)夜篝( )火 (20)忿恚( )尉,
(21)令辱( )之 (22)尉果笞( )广:
(23)召令徒属( )曰 (24)藉( )第( )令( )毋斩
(25)固( )十六七 (26)从( )民欲( )也
( 27)比( )至陈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发闾左遮戍渔阳九百人( 通 , )
(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通 , )
(3)固以怪之矣 ( 通 , )
(4)将军身被坚执锐 ( 通 , )
3、辨析下列多义词:
(1)丹书( )帛曰 得鱼腹中书( )
(2)项燕为( )楚将 为( )坛而盟:
(3)以数( )谏故 卒数( )万人
(4)卜者知其指( )意 指( )目陈胜:
(5)辍耕之( )垄上 怅恨久之( )
(6)上使外将( )兵 项燕为楚将( )
(7)皆次( )当行 之次( )所旁
(8)以数谏故( ) 广故( )数言欲亡
4、给下列句子划节奏
(1)发闾左遮戍渔阳九百人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4)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循蕲以东
(5)号令招三老、豪杰与皆来会集事 (6)将军身 被坚执锐
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苟富贵,无相忘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4)天下苦秦就矣
(5)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6)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7)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8)置人所罾渔腹中
(9)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0)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1)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2)将军身被坚执锐
(13)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6、根据课文填空:
(1)起义的导火线是“ ”。
(2)陈胜认为起义将取得人民支持的理由是:①
② 。提出了“ ”的起义口号。
(3)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深刻含义是:
(4)为起义作的舆论准备是:① ②
(5)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苛重的兵役, “ ” 一句可见摇役之重;残酷的刑法 ,“ ”说明秦朝法律的苛酷,从而表明起义是被逼的。根本原因是:“ ”
7.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 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3分)
(1)度 (2)亡 (3)往往
2、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4分)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其理由是:(3分)
4、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2分)
5、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四、阅读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①会天大雨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天下唱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等死,死国可乎?
4、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2分)
答案
五、比较阅读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巳,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乙】及陈涉起,沛(沛县)令欲以沛应之。掾、主吏(官名)萧何、曹参曰:“君为秦吏,今欲?背(背叛)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借此胁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邦)。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遗(给)沛父老,为陈(陈说)利害。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门迎刘季,立以为沛公。萧、曹等为收沛子弟,得三千人,以应诸侯。
1、上文中加点的“为”字读音不同于其他3个的是( )(2分)
A、士卒多为用者 B、吴广为都尉 C、君为秦吏 D、为陈(陈说)利害
2、下列4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乃令樊哙召刘季 沛令后悔 B、 以激怒其众 沛令欲以沛应之
C、今欲?背之 欲诛萧、曹 D、陈胜自立为将军 立以为沛公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且/壮士不死/即巳 B、父老/乃率子弟 /共杀沛令
C、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D、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刘季乃书帛射城上
5、陈、吴发动起义取得成功、沛令响应起义却遭杀身之祸,原因何在?请分别作简要的分析。(5分)
六、课外阅读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亦?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康肃公自矜的“资本”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卖油翁对康肃公射技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康肃公性格上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翁曰:‘无他,惟手熟尔”的“曰”字前加一个修饰语,你会选择怎样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卖油翁演示倒油技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第21课】
二、1、(1)曾经 被雇佣(2)如果(3)失望(4)你(5)长叹(6)停止 去、往(7)天鹅,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8)守边(9)编次 当在征发之列(10)适逢,恰巧遇到(11)逃走(12)同样(13)带,率领(14)有的人(15)通倡,首发(16)鱼网,这里作动词,用网捕(17)称王(18)私自,偷着(19)笼(20)恼怒(21)责辱(22)用鞭、杖或竹板打(23)所属的人(24)都是“即使、假若”(25)本来(26)依从 愿望(27)等到2、(1)遮通谪 强迫 (2)唱通倡 首发 (3)以通已 已经 (4)被通披 穿3、(1)书写 字条(2)作为 筑(3)屡次 几(4)意图 指指点点(5)去、往 用于时间词语后,凑足音节(6)带、率领 作为(7) 编次 旅行或行军途中停留(8)缘故 故意 4、(1)发闾左/遮戍渔阳九百人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4)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循蕲以东
(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6)将军/身被坚执锐5、(1)如果有朝一日谁富贵了,彼此不要忘记。(2)哎!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啊!(3)正遇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法令,就要杀头。(4)人民群众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5)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为国家而死,这样好吗?(6)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7)现在果真把我们的部下冒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军队,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人响应. (8)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9)(陈胜)又暗中派遣吴广潜藏在驻地附近丛林里的神庙 中。(10)士兵们到处谈论,都指指点点,互相看着陈胜。(11)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疆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1 2)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13)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6、(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2)陈胜认为起义将取得人民支持的理由是:(①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的不满;②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提出的起义口号是:__(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3) 燕雀安知鸿鸽之志哉!”展现其远大理想(4)为起义作的舆论准备是:①_②_(①置书鱼腹;②篝火狐鸣)(5)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1)苛重的兵役, “戍死者固十六七” 一句可见摇役之重;(2)残酷的刑法 ,“失期,法皆斩”说明秦朝法律的苛酷,从而表明起义是被逼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已7. (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2)做事周密细致; (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三、1、(1)估计、考虑 (2)逃亡 (3)到处2、(1)扶苏因为多次谏劝皇帝的缘故,皇上派他到边疆去带兵(2)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 3、秦王朝内部严重的政治危机(1分)楚国人民有强烈的反抗意愿。(1分)阐述(1分)4、(1)丹书帛“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2)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5、官逼民反 或 领导者要“从 民欲”,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言之成理即可)四、1、适逢,恰巧遇到;唱通“倡”,首发。2、C 3、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4、扶苏贤明,项燕爱士卒,诈称扶苏,项燕有号召力。五、1、A 2、A 3、A 4、(1)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2)刘季就在绸子上写书信射到城墙上。六、1.“善射”、“当世无双”。2.“睨之”、“但微颔之”。3.骄横傲慢,自高自大。4.“从容”或“淡然”。5.熟能生巧。6.这表现了康肃公对卖油翁高超技艺不得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