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逍遥学能 2012-11-20 09:03
要想使孩子学习优秀,有很多方面的工作要做:一、保证良好的饮食习惯,营养均衡全面,不吃垃圾食品,少吃糖。特别是早餐很重要,要有蛋白质类、谷类蔬菜水果类。吃好早餐的孩子比没吃好早餐的孩子要头脑敏锐。二、要有适当的户外活动时间,有研究说,运动能提高大脑的思维灵活度。三、在生活中要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孩子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自理程度越高孩子各方面的自信心越强。四、家长要和孩子有良好的沟通互动联系,这样能及时发现孩子生活和思想中的许多问题并随时解决。五、诱发孩子强烈的求知俗,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总之,要从饮食、运动、非智力因素、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多管齐下。
儿童的学习能力是千差万别的,但儿童的学习能力的发展顺序则是相对固定不变的。一般总是由感觉动作阶段开始,向知觉动作阶段发展,最后是概念符号的智慧。
起初,幼儿的主要活动为大肌肉活动,他们通过爬、翻、滚来接触外部世界,了解外部世界。这种大肌肉活动能力,就是他们的基本的学习能力。通过身体作用于外部世界,幼儿开始对物理世界形成稳固的表象,与此同时,内部的心理世界也从混乱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过渡。接下来便是感觉动作的学习。
当幼儿会走、会坐之后,他们开始在动作的基础上形成了感觉,并通过感觉与运动的配合,形成较为复杂的身体运动。大概从3~4岁开始,幼儿能够接住物体,会拍球,会骑三轮车,能跳远跑步,身体协调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开始凭借触觉、听觉、嗅觉与味觉来认识事物。在感受事物时,形成较为简单的判断。
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学习活动,儿童基本能够理顺身体感觉运动与外部物理世界的关系,他们眼中,外部物理世界是有序的,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外部物理世界有大有小、有左有右、有上有下、有前有后、有运动有静止、有声音有颜色。另一方面,儿童内心的世界即心灵世界也变得有条理,自己是动作的发出者,动作是有节奏的,可由主观意愿控制的,协调的动作可以达成一定的目的,如只要姿势正确就可以接到球,等等。在大肌肉动作和感觉动作的发展基础上,儿童开始形成丰富的知觉表象世界。
由于动作和感觉能力的提高,学前班或上小学的儿童可利用视知觉或听知觉学习,动作能力仍然必不可少,但许多动作已由知觉所取代。当老师要孩子做某种事情时,孩子不必先模仿该动作,而是能够知觉到老师的手势、表情或言语,并根据对这些信息的记忆去完成某项活动。于是,儿童的学习能力的发展就进入了知觉-动作阶段。在知觉-动作阶段,儿童的视知觉与听知觉是最重要的学习途径。儿童开始利用视知觉辨认有意义的事物,学会区分经验中的对象与背景,辨认相似图形中的不同部分,辨别点、线、面,并能够记忆呈现的图形与文字。
在听知觉方面也有长足的发展。儿童开始将不同的语言与不同的事物相联,辨别不同的发音并从中提取意义,儿童能够将听到的语音记在大脑中,按照这一指令去****。现实中,视知觉与听知觉总是与动作反馈相联系的,看见或听到对个体有用的信息,个体便不能不无动于衷。积极地看或积极地听是为了积极地****。所以,本阶段的知觉发展又离不开动作,只不过在过去的阶段,动作为主,动作诱发知觉;而现在,知觉为主,知觉统辖动作。儿童现在受知觉经验的支配,将头脑中的知觉经验如实画出来,或如实说出来,有能力仿绘,照着某一图形画,或仿说,将大人的话跟着说一遍。而在从前,儿童只是在大量动作中偶尔形成感知觉经验。儿童内部的心理活动占优势了,但动作仍然必不可少,这就是为什么该阶段又叫做知觉-动作统合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发展儿童的视知觉与听知觉能力,尤其是视知觉与动作的统合能力。因为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学习文化课,其听课能力与写作业的能力,都直接依赖知觉-动作统合能力的发展。知觉-动作统合能力发展完善之后,才有可能发展符号认知与阅读能力。
阅读是对文字符号的视觉辨认与领会过程,文字与图形有相同之处,它是由点线组成的,但又有不同之处,它是代表一定意义的。阅读与图形辨认涉及到更高级的大脑过程,即领会、理解或提取语义的过程。所以,阅读能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眼球运动、视知觉速度、视知觉辨别能力,二是符号转变成语义,即理解字词意义的过程。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字词意义提取的训练,如字词联想训练、阅读策略的训练。此时的儿童如果经诊断是视知觉-动作统合能力低下而导致阅读困难,则要进行前一阶段的补救训练,即训练儿童的知觉-动作统合能力。当解决了符号认知-阅读的能力提升问题后,儿童才有可能发展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与推理能力,才能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理解抽象的数量概念,领会应用题的条件。一个对字词不善领会、不能熟练阅读的人,不可能真正领会数量概念,不可能有效地抽象思维。
许多家长诉说,自己的孩子学习数学不扎实,有时在课下经家长讲解会做题了,但到了课上又不会了,或者当时会做题了,过后又不会长,个别家长甚至将这一现象归结为记性不好,说自己的孩子忘性大。其实,这是由于孩子并没真正理解题的解法,不能真正掌握解题的条件。有时孩子仅凭机械记忆记住了解题的步骤,但稍一变化题意便束手无策。孩子的推理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种能力是动作、感觉、知觉、符号-言语等诸项基本能力发展的累积,体现的是多种基本学习能力的累积效应。只有前几个阶段顺利发展之后,这一阶段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具备。
抽象的数学学习能力是高级的思维活动,它还取决于智力的高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数形关系、数量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而数学的运算则可以通过将运算与动作相联系而传授给儿童。儿童的学习活动的另一重要保证因素就是自我监控与自我管理能力。学习活动是由人来发出并执行的,而人是有意识、有目的、有动机的。所以,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学习能力是调控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控能力。有的人学习被动,态度消极,不能思考自己的学习计划,钻研学习方法,努力寻找自己学习上的弱点,然后加以改进。自我监控能力不仅与智力有关,还与人格有关,体现的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是一项最复杂、最高级的学习能力。
当然,自我监控能力本身也是有结构的,从最简单的时间管理到较为复杂的学习策略,但在整个学习能力的阶段发展中,它是最高级的。在此,最高级的意思并不是指它一定要最后发展,而是说,它要以前面的诸项学习能力的适当发展为基础。自我监控能力与家庭教育有关,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关心与培养、给孩子以自主的空间和****平等的家庭气氛等,都有助于自我监控能力发展。但仅此还不够,另一个易被人忽略的因素是成功的学习体验,而成功的学习体验离不开诸项学习能力的发展。这里,有一个学习能力与成功及自我监控能力的相互作用问题。前面若干项学习能力的发展越顺利,越能导致学习成功的体验,而学习成功的体验越多,儿童就会越倾向于认为,自己能控制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有趣的、有价值的,能满足自我的进取需要。所谓学习优秀的学生,大都是在这种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中成长的,所以,他们的学习一般不用家长操心。由此可见,这种由低到高的学习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
前面的诸项能力发展好了,后面的学习能力才能顺利发展起来,后面的学习能力发展不良,首先要检讨它之前的学习能力的发展。学习能力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自然过程,当你无论怎样教育孩子都不生效时,你就要考虑是否已拔苗助长了,你所要求的学习活动是否已经超越了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违反了学习能力发展的规律。如果你总是跨越孩子的自身能力来要求孩子,使孩子在学习活动面前,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你就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学习对孩子便毫无乐趣而言,是一个万恶不赦的恶魔。于是,孩子宁可寂寞得在马路边茫然地望着行人,也不愿在家里温习一小会儿功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4509422@qq.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