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解题指导:以-文-为-本- 入-时-入-境-

逍遥学能  2015-12-08 10:41

  无论是文学类文本中“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还是实用类文本中“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把握其主题或观点至为关键,因为理解了文本的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才能准确、深刻、全面、客观地对其作出是非、优劣、高下的判断和评价。

  根据高考近几年在这一考点上的试题命制规律,我们可以把这方面的题型归纳为两类,即主题、观点概括题与主题、观点评价题。主题、观点概括题需要依体而别,抓住体裁、体式特点解决问题。

  对于小说,理解作品主题需要我们分析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如2013年高考重庆卷第17题:作者对贝尔蒂和霍夫曼持何态度?围绕主人公贝尔蒂的遭遇“俘敌??护俘??被俘??脱险??赴死”,抓住人物要素分析:作者赞扬了贝尔蒂高尚的品格,但并未将其简单化;贬斥了霍夫曼的虚伪、卑劣,但并未将其脸谱化,也暗示了霍夫曼人格的复杂性。

  对于写景、叙事散文,抓住主要内容或显“神”的关键句,披文入情,披文入理,概括整合,则主旨易得。如2013年高考浙江卷第15题:简要概括本文主旨。结合所写??水乡的过去和现在,抓住“没了广阔湖洲茵茵绿草的映衬……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则主旨易得:表达了对淳朴、诗意乡村的眷恋,以及对田园牧歌图景消逝的怅惘。

  对于散文、传记、访谈,一般要化事为理、议中析理。如2013年高考江西卷第16题:请概括本文的主题。结合文中议论句“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因为平常,在困苦生活中才能结出从容的丰硕果实”“沈从文对待苦难的态度十分潇洒”,通过议中析理、化事为理,整合分析:本文通过叙述沈从文平常而又不平常的工作、生活,表现了他卓越的才华和从容潇洒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作者对沈从文的尊崇和缅怀之情。

  而解答判断、评价题,则需要在把握主题的前提下以“文”为“本”,入“时”入“境”。如2013年高考重庆卷第17题第二问,就是紧接着第一问而提出的:你怎样看待文中所涉及的风度与尊严?理解了主题之后,就要紧扣文本内容进行准确、深刻、全面、客观的评价:①贝尔蒂的风度显示为对战俘人格的尊重与维护,他的尊严则体现为对侵略者的蔑视和对人格的捍卫;②霍夫曼所谓的风度不过是在虚伪的礼貌言行下包藏着的对法国人的傲慢与鄙视,所谓的尊严其实是占领者的居高临下和泄愤杀人。这样以“文”为“本”,紧扣文本内容,将问题放到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中,联系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主流思想文化、各阶层的关注程度来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阐释,才中肯服人。

  在实用类文本中,“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需要从文本中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相应要素或材料来。如2013年高考辽宁卷第12题:在吴良镛看来,城市管理者的素养应包括诗人的情怀和史学家的品格与学识。请结合全文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解答此题,就要从文中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相应要素或材料,入“时”入“境”,结合全文和社会现实来作答:①城市管理者应具备人文关怀、审美修养。城市建设要体现对人的关注,使生活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富有美感。②城市管理者应具备历史意识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城市建设要尊重历史和文化传统,要与原有的历史人居环境相融合。解答时要力求联系现实、要点齐全、观点明确、论述合理、理由充分。

  无论是文学类作品中的主题概括、判断、评价,还是实用类文本中的观点概括、判断、评价,依体概括与以“文”为“本”,入“时”入“境”都极为重要。所以,多做练习,熟练掌握,对于解答这一类试题帮助极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语文课外阅读要做到“四少”
下一篇:王维的《漆园》赏析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阅读解题指导:以-文-为-本- 入-时-入-境-】相关文章
【阅读解题指导:以-文-为-本- 入-时-入-境-】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