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题怎么做之前先问怎么想
逍遥学能 2015-12-03 08:01
初三数学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不少试题具有挑战性。要想学得好,不但要靠教师,还要看学生本人是怎样想、怎样做的,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先要更新观念。
明确目标及时反馈
初三教学要求同学既要正确理解概念,用来深入分析问题,又要熟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在解题的考查中培养同学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这些目标是通过每堂课的教学来落实的,我们每天都要想想:是否达到了今天的目标?在单元复习和测验以后,更要反省自己是否真正努力了,是否掌握了思维的规律,既不要因为成绩提高而自满,又不能因为失利而自卑。
无论是当天的作业还是一个阶段的总结,只要达到目标,或有所进步,我们就要给自己一点奖励,应该感到高兴,让自己看到阶段性的成果,更加增强信心。
自我负责积极主动
随着年龄增长,同学的自我意识也相应增强,应该懂得:学习是我的责职,我要争取主动,千万不可随大流。
一个对自己负责的同学,不但上课时能积极投入,课后自修也很专心,用毅力排除电视、网络等外因的干扰。
当苦思冥想而无法突破难题时,或在竭尽全力而难以提高时,还有考试“粗心”而屡屡重犯时,对自己负责的同学就会主动向教师请教,争取在关键问题上得到指导。
探索规律善于思考
解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领悟数学思维规律,使自己聪明起来。因此,在解题后我们必须回顾解题思路的入口、转折点和分岔口(分类讨论),从中悟出一点道理,今后就能举一反三,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试题的发展往往领先于教材的改革,压轴题更难以预测,我们不能刻舟求剑。通过研究新颖试题的结构,可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并且积累临场经验,提高心理素质。
注重效率巧用时间
要在学习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就要提高时间利用率。
我们既要珍惜整顿时间,又要用好零碎时间。如果晚上做作业时被难题卡住,既费时又烦心,不如在校内抽空先看一看,想一想,或者与同学议一议,找出解题诀窍。
特别要注意: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段,人的思维活跃程度是不同的,我们要找出自己的最佳时间(例如晚上八时到十时),专门用来总结数学解题的心得,研究规律。
大同初级中学 徐若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