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电化手段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逍遥学能  2015-11-23 09:57

   多媒体电化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多媒体包括声、光、图形多种教学

手段和途径。其特点是直观、生动、形象。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助益。

 

下面谈谈我在中专化学课堂教学中具体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的一些做法。

 

一、绪论课

    无论是无机化学或有机化学等基础化学课程的绪论课,一般都要介绍学科研究对象、学科发

展简史、学科特点、物质分类、学习方法及本学科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教学目的,

不仅应使学生对本学科有一个大致了解,而且要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学

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内部动机,是学习自觉性的强大动力。学习自觉性强的学生,对学习

和工作富有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这表现在他们具有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力求

尽善尽美地把事情做好的品质。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即使对这门学科原先不感兴趣的同学,

也会因认识到掌握这门学科是一种不容推卸的责任,而会运用意志努力自觉地把它学好,并

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学习兴趣。上好绪论课,对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内部动机,有着很

重要的作用。过去教诸论课,一般由教师满堂灌,夸夸其谈地将自己所教专业作一番描绘,

虽然这也能收到一定效果,但终不能改变学生的被动状态。现在运用电教手段,教学就直观、

生动多了。

 

    例如,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我便在教学中利用录像带,精选了与学生所

学专业有关的我国最先进的化学工业、本地区化工工业和化工发展简史,以及对我国和我地

区未来化学工业的展望等系列的内容让学生观看,同时教师进行有目有有重点地讲解和引

导。这样,学生一般都会被屏幕上丰富的彩色画面和生动的内容所吸引,也会被未来化工的

发展远景所激励。在充分直观的基础上,最后教师只需化上十几分钟,大致介绍本学科的学

习内容、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物质性质课

    物质性质课,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物质性质、典型反应的基础知识,从理论上和实验的角度,

全面了解无机物质或有机物质的化学性质、实验制备等。这种课型可以采用各种直观、电化

手段,如挂图、幻灯、投影(胶片和演示)、录相带、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可将一些反应速

度较快,有颜色变化的演示实验,改试管实验为培养皿实验并投影至屏幕上;将一些制备、

性质、检验等系列实验,通过制作,利用计算机屏幕表演仪器拆装过程、实验方法和观察现

象等。条件不允许的话,则可将系列实验过程制成活动胶片或幻灯片,其它有关实验室规则、

安全保护措施、实验注意事项等,则充分运用录相片进行教学。

 

三、化学理论课

    化学理论揭示物质及其变化的实质、量的变化。这些都是高度抽象、概括的知识,学生较难

理解。对此,教师必须充分采用富有形象性、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化难为易,帮助

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此,教学化学基本理论知识、有机化学反应历程和机理

等,多采用挂图、投影胶片方式。一般将常见的有机物质分子空间立体结构和同分异构体结

构,制作成挂图,让学生常看常见,渐成习惯,并慢慢建立空间思维方法;还可将系统的轨

道理论,制作成系列胶片,让学生在教师的简洁,明了的讲解过程中,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理论课教学示例(董敬芳主编化工中专无机化学教材)

(一)课题与学时:

   第四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的组成,第二节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二学时

 

(二)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原子核的组成,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的性质,质量关系,电荷关系。

2.掌握同位素和原子量的概念。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三)重点:

1.原子的组成。2.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四)难点:

用电子云描述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五)教学方法:

启发研究式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手段的应用:

通过学生的视觉器官的活动,将微观世界扩大展示,逐步建立空间立体概念;充分发挥学生

的想象能力,达到变抽象为实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

 

1.自制挂图和挂表:A.原子的组成,构成原子的粒子间关系———挂表。B.原子与分

子,元素与同位素概念对比—挂表。C.1~4电子层中各电子层的电子亚层,可能有的轨

道式和轨道数———挂图。

 

2.自制胶片:A、1S、2S、3S电子云图B、2PX、2PY、2PZ电子云图C、

自编有关习题:(a)题型:简答题和选择题(b)内容:中子数,质子数,质量数和平均

原子量计算,1S、2S、3S、2P、3P、3D、4D、4个、5个填电子数,判断轨

道数,中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等方面习题。起到巩固本学时教学内容以及为下一节学习原子

核外电子排布打下基础的作用。

 

3.自制模型:胶片A、B的模型

 

4.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作用:挂表A和挂图C,是在教师提问、引导、启发,

学生看书,看投影逐步小结出来的,教师加以归纳总结,将总结的结果投影出来。这样做的

好处是,学生在教师的设疑、启发、引导作用下,学生主动研究、解疑,最后探讨出系统化、

本质化、简明化的网络化体系。挂表B是通过对比讨论,结合学生初中所学元素概念,深刻

理解同位素的概念。克服学生混淆,模糊不清,把握不住等易出现的错误。胶片A与模型A,

胶片B与模型B同时使用,将微观世界扩大化,通过视觉展现在学生面前。加强了学生想象

能力,为后面深入研究微观世界,打下坚实基础。将胶片A、B中各种图型,表现成活动的

图象,从而帮助学生解决无法想象的1S、2S、3S等之区别和电子层数的真实意义,以

及解决2P三个轨道在空间伸展的三种不同方面的空间图形。胶片C自编习题展示。习题本

身作用是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化,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从另

一角度来说,可以缩短教师板书时间,从而增加课容量,此为一举两得的方法。

 

(七)教学效果:

    这两节教材内容是学生学习原子结构的基础,原子结构理论是进一步学习分子结构和物质结

构的基础,结构理论是化学学科的“骨架”。然而这两节教材中涉及到的理论,都是看不见,

摸不着,又确实存在于地球上、人们的周围,而且千姿百态,作出各种不同的运动。学生要

认识它,接受它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采用讲授法教学,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而采用

研究式教学法,并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各种挂表、挂图、投影、模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认

知事物的兴奋点,整堂课师生之间围绕课题有问、有答、有研、有讨,显得十分活跃。

 

    最后以习题解答为主导的巩固知识、深化理解,又能激发学生渴求深化探究微观世界,以期

满足了解千奇百怪的化学变化实质的好奇心理。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感,从而树

立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下一篇:家长必读-高中生出国留学要-七步走-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多媒体电化手段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相关文章
【多媒体电化手段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