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5-11-21 11:31
改革的必要性:
(1)社会状况:17世纪末,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
(2)国际环境:西欧各国发展迅速,强邻瑞典和土耳其分别在北方和南方控制着俄国通向西欧的通道。
(3)面临任务:俄国的当务之急就是打通与西欧强国交流的入海口,夺取瑞典人控制的波罗的海和土耳其人掌握的黑海,打通通向欧洲的海路。
彼得一世改革背景:
18世纪初期的彼得一世改革是当时俄国社会提出的要求。也是俄国历史本身发展的必然产物。众所周知,彼得一世即位以前,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17世纪末,在尼德兰和英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确立,而在俄国依然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贵族地主是支配一切的统治阶级。列宁对这个封建农奴制国家作了如下的评述:“地主为了确立自己的统治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需要有一种机构来使大多数人受他们支配,服从他们的一定的法规,这些法规基本上是为了一个目的??维护地主统治农奴制农民的权力。”
俄国1649年法典反映了封建农奴制社会进一步的发展。这表现在服役封地和世袭领地趋于合流,形成了统一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各种隶属关系不同的农民(国有农民、宫廷农民、私有主农民)和其他压在社会最低层的劳动人民都成为封建主剥削的对象,农奴和奴仆互相接近而融合为一体;沙皇的专制权力,进一步加强,等级代表君主制正在向绝对君主制过渡。
当时,俄国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由于统治阶级上层的内讧和战乱频仍,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农民因饥荒、破产和贫困而四处逃亡,出现了大量土地荒芜的现象。直至17世纪末,农业生产仍未得到完全恢复,农民的耕地仍比过去减少20?25%。为了确保足够的劳动力,地主、贵族则采用超经济强制手段,推行最原始的封建剥削方法,即野蛮的摇役制,把农民强制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因而丧失了人身自由,沦为农奴。在这种封建农奴制的残酷压迫下,广大农民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
17世纪俄国虽然出现了工场手工业,但还很微弱,大量使用农奴劳动,商品经济还处在自然经济的从属地位,主要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后来,虽然出现了某些资本主义的微弱因素,却一直受到还在发展着的农奴制的严重压抑。
与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俄国政治机构也存在着诸多弊端。17世纪的衙门制度,反映了俄罗斯统一国家中央政权机关仍不健全:行政、财政、司法的权限不分;分工不明确;财政制度紊乱;缺乏统一的监督;机构过于庞大。到17世纪末,衙门制度的流弊已非常严重。办事效率极低,因循拖延之风泛滥,贪赃枉法、行贿受贿事件层出不穷。 俄国军事制度也存在着不少弊端。旧时的贵族军队,因平时经营地产、临打仗时行动迟缓,纪律松驰,已渐渐失去它的军事意义。新成立的射击军,因主要由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他们不仅当兵,平时还从事手工业和买卖,加上训练和装备都很落后,作战能力很低,也不能适应国家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的需要。
俄国的文化教育也十分落后,宗教思想在一切思想文化领域占绝对统治地位。居民中识字的人很少,社会上出现的书籍都是手抄本,错误连篇,价钱昂贵,行销的也都是一些宣扬宗教的作品。民间盛行信奉鬼神,迷信妖术,普遍保留着极其愚昧落后的风俗。虽然开办了一些学校,但都是宗教性的,教会对非宗教的知识传播采取敌视态度。据统计,到17世纪下半期,象在莫斯科这样的大城市,居民中识字的人数也仅占总人数的23.6%。甚至还有一些达官显贵仍目不识丁。特别在妇女中识字的人更少,就连在著名的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中,所有的妇女几乎全是文盲。
这种落后状况,严重地阻碍着俄国社会的发展。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也看出这种落后状态对俄国的严重危害,也曾有人试图进行改革,但未能大胆果断地进行,因而成效甚微。彼得一世执政后,凭借其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毅然决然地抛弃俄国自大守旧的传统,亲自率团出国考察,学习西欧,实行了自上而下的、大胆果断的全面改革。
“二一九法令”:
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改革法令和关于废除农奴制制度的特别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
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组织管理几大块。
它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
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规定大大加强了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乡,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
“二一九法令”的签署:
1、标志:
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改革法令和关于废除农奴制制度的特别宣言。
2、特点:
包含众多的一系列文件(共17个);
长时期、分阶段实施。
3、内容:
(1)政治: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从法令颁布时间起,农民获得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物的人身自由权。此后,地主不得再把农民当作牲口和器物买卖和交换。但是,地主对农民经济以外的强制并未完全消灭。如,根据法令的规定,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地契约前,对地主还负有“临时义务”,继续受到地主的奴役和支配。
(2)经济: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赎买土地)
①关于份地和农民因使用份地而须负担的义务。
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份地分配情况视各地而异,分别由不同法令规定。地主利用这些规定,割去农民份地中最肥沃、收益最大的部分。被地主强占的土地,即所谓“割地”,平均占改革前农民份地的18%;在有些地区则达到20~40%。授予农民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永久使用”权,在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取份地的契约以前必须对地主尽一定的义务。
②关于赎地的手续和实质。
农民的宅旁园地可以赎取,向政府交纳约60卢布的法定赎金,六个月后即可获得所有权。赎地须得到地主的同意,赎金数以每年6%的年利率加以资本化后得出。如,每年代役租为12卢布,则赎金为200卢布。赎地时,农民须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部分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的49年内以“赎地费”的形式偿还。这样,作为赎金基础的并不是实在的土地的价格,而是资本化的代役租。赎金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3)组织管理: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农民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政府利用旧的村社组织,几个村社组成乡,管理听命于地主贵族中产生的调停吏。这样,从前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现在相当程度是处于地方贵族控制下。村社中还建立了连环保制度,监督农民按时完成各种义务。
(4)时间安排:赎买前另设两年的过渡期。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进步与局限:
1、进步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1)性质:封建地主主持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它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实行的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改革后,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工厂和铁路工人增加一倍多;政治方面,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列宁曾指出: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2)地位: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更为顺利的发展。
(3)作用: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2、局限性: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1)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没有改变沙皇专制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地主土地占有制依旧存在。
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农民虽然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但仍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这使俄国历史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农奴制的大量残余,使劳动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所以,彻底肃清封建残余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
(2)掠夺性: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农民缴纳的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
(3)欺骗性:改革后农民的土地比原来少,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接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佃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有关农奴反抗斗争的史实: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在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农民那么热切地期望在和地主维持旧有关系的两年期满以后会有新的法令颁布,以致这种期望大大阻碍了他们在拟订条例书时同地主达成协议。对农民说明这种期望是没有根据的,一切劝导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念;农民根本不相信地主会对他们作任何让步,也不相信仲裁员和地方当局的解释,怀疑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只是为维护个人的利益;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根据所获的资料,1862年一年内,共有400处领地上发生了严重的农民反抗事件。在193处领地上动用了军队;其中93处领地上的农民起来暴动,4处领地上的农民袭击了兵士,44处领地上的农民抵抗对罪犯的拘捕或用暴力释放被捕人员。
──沙皇政府第三厅1862年的报告书节录
1863年一年内共有386处领地发生了严重的农民反抗事件。其中有1/3的领地动用了军队;30处领地上的农民起来暴动;11处领地上的农民袭击兵士,39处领地上的农民抵抗对罪犯的拘捕或用暴力释放被捕人员。受惩治者计有1280人,其中223人交法庭审判,26人被放逐到外省去。
──沙皇政府第三厅1863年的报告书节录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近代化)
1、原因: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推动俄国封建经济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2、表现:
(1)农业:
①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农民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享有公民的权利;通过交纳赎金而得到了自己的土地,拥有土地的合法权利。在此可引用沙皇政府颁布的《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农民这样地获得了一定数量土地为私有产品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②粮食产量和耕地面积增加:
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从经济结构来看,改革后,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靠输出谷物换取外国工业品的农业国,80%左右的人口仍在村社的份地或地主的土地上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2/3的国民经济产值来自农业。
③农村社会分化加剧:
在农村,农民阶级一方面分化出少数富农,他们拥有优良的牲畜、农具和大量土地资金,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他们不仅购买农民所出卖的份地,而且还买进地主所出售的庄园。另一方面是分化出了一大批破产的农民,他们不仅失去了土地,而且丧失了其他生产资料,沦为农村中的无产阶级。这些农村无产阶级和农奴制改革所造成的无地农民就形成了一支雇佣大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十九世纪末,根据全俄人口调查材料,俄国雇佣工人大约已有1千万。
④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
农民的分化促进地主经济循着资本主义道路演进。农民破产后,由于失掉了马匹和农具,不能再为地主服工役了,这就迫使地主不得不采取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80年代末,欧俄(俄国欧洲部分)43个农业省份中,有19个省已是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了。农民的分化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农村和市场的联系也日益频繁,这些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工业:
①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和扩大的市场;
②政府扶植工业的发展;
③机器生产占统治地位;
④工业部门增加:
如纺织、钢铁和煤炭等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大幅度增加;
石油、机器制造等新的工业部门迅速崛起;
火车和轮船等新型交通工具发挥重要作用。1865~1895年,俄国的铁路已由3.374俄里增至31.728俄里。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俄国已基本完成工业革命。走上了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了继英法美之后的一大工业强国。
3、问题:即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就总体而言,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较西欧、美国仍然落后:
俄国不具备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主要通过政府部门推行的不均衡发展战略而使某些部门获得有限发展,于是工业经济的资源配置处于人为的扭曲状态,数量扩大和速度提高的背后是经济效益的低下,所以,俄国的工业发展存在严重的弊端。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没有占绝对优势。
(2)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长期内部积累的缺乏,使俄国关于经济对外国资本的依赖十分明显。从19世纪70年代起,法国就向俄国大量投资,1887年法国借款5亿法郎给俄国,1888~1889年,俄国又在法国发行19亿法郎的公债;到1906年,俄国向法国借款已达79亿法郎之巨。20世纪初,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俄国,沙俄政府为弥补资金亏空而大借外债,一战前,俄国外债总额达40亿卢布。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
表现在一是教材所提到的工业发展布局的不平衡:
俄国的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莫斯科等几个主要地区,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工业成分很少;二是工业部门发展的不平衡:俄国工业经济总体发展只能说是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但到20世纪初,俄国工业经济的某一生产领域甚至进入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三是企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在政府主导型工业经济政策下,俄国工业的发展较早出现最新的垄断资本,到20世纪初,5%的大企业仍然控制着俄国50%以上的工业经济生产,十几家大银行控制着全国约80%的资本。
彼得一世改革内容??移植西方文明:
1、军事改革:
(1)按照欧洲方式改造俄国军队,实行征兵制,贵族、农民都要服兵役。
(2)重视发展海军,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军队。
2、经济改革:
(1)目的:为了满足军队经费的需要。
(2)措施:
①工业方面:鼓励私人开办企业,规定:凡开办工厂的厂主有权向贵族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
②商税方面:实行重商主义 ,保护关税,增添新税种,将原来按户收税改为按每个男性农奴征收“人丁税”。
3、政治改革:
(1)目的: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2)措施:
①中央:设立最高权力机关参政院,直属沙皇。
②地方:设立直接听命于沙皇的总督。
(3)用人方面:废除旧贵族凭出身和血统享受高官厚禄的特权,为其他阶层有才干的人开辟了谋职升官的门路。
4、文化改革:
(1)仿效西方,引进西欧的文化教育体系,派遣留学生到欧洲学习,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
(2)下令建立各种学校、医院,筹建科学院 、博物馆,聘请外国人来俄国传授先进的科学和技术。
(3)还下令修建公共剧院,让戏剧发挥社会教育作用。
(4)强迫贵族子弟必须进学校或去国外学习,规定不毕业者不准结婚或进军队服役;不服从命令的,剥夺其特权。
彼得一世:
俄国沙皇,俄罗斯帝国皇帝,著名统帅。亦称彼得大帝。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之子。
1682年与异母兄伊凡并立为沙皇。由于彼得年幼、伊凡痴钝,由伊凡的姐姐索菲亚摄政。少时随母亲住在莫斯科郊外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村,酷爱军事游戏,建立“少年军”,编为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兵团和谢苗诺夫斯基兵团(后来这支队伍成为俄国的禁卫部队)。常与附近外国侨民来往,从中学习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并深受西欧文化影响。
1689年率“少年军”平息索菲亚策动的射击军叛乱,把索菲亚关进修道院。他把国事交给母亲、舅父等人处理,本人仍专心操练“少年军”。
1695年率军3万远征土耳其的亚速,因没有舰队配合而遭失败。他汲取教训,在顿河河畔的沃罗涅日建立造船厂,很快建立起一支小型江河舰队。这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支舰队。1696年第二次远征亚速,在舰队配合下终于夺占亚速。
1697年派庞大使团出访西欧,争取建立并扩大反土同盟,同时学习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本人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随团出访,先后在荷兰的萨尔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并聘请大批科技人员到俄国工作。
1698年夏从维也纳回国,平息射击军叛乱并将其解散。随后,全面推行欧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