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5-11-20 12:34
初中化学在初中作为一门起始学科,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在学习中有些摸不着头绪,甚至觉得困难,作为一个从事化学教学的教师,我总结了在自己多年的经验,将初中化学的学习分成三个阶段,我把它称为“三步曲”。从整个初三的化学学习,到迎接中考考试,我把整个的学习分成“开花”、“结果”、“穿串”三步。
首先是“开花”,就是指新知识的学习。在新知识的学习中,也应该分三步走:理解、记忆、运用。 新知识的学习中,很多知识点是很零散的,需要记忆,但是,如果是死记,就会使学生产生一个误解,认为化学就是死记硬背,这样会失去了化学的乐趣。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果不理解,记忆的东西是死的,稍有变动将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的,所以说,首先要理解,过程远远大于结果。教师在这一环节中所起的作用很关键,在教学中深入浅出,教学工作中,有自己独到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采用愉快教学方式, 和学生在课堂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学习关系,不断的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激情,使整个课堂气氛充满活力,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法展示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以吸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能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恰到好处的形象比喻,让学习内容在传输的过程中消耗和损失减小到最低值。在教学工作中,能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教学的实验改革,以高度热诚的态度迎接新课程的改革。
如果没有记忆,将没有知识的积累,就不能将所掌握的知识再现在卷面上。本次环节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即指引学生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加以记忆,例如,可以编排一些顺口溜或幽默的短语来加强记忆。
运用是一个知识的升华,也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具体到实际中,就是会做各种各样的题。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但有很好的理论基础,有较高驾御教材的能力, 还要有良好的操作规范和灵活的动手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注重对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博览群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提高自己对多媒体的了解,能熟练运用多媒体帮助教学。
早在三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就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始终需要把握“授之以渔”而非仅仅“授之以鱼”,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创建自己特有的“缄默知识”。即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用一个符号或一个肢体语言来表示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实验现象,成为了一种提高效率的资源。
理解、记忆、运用三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若要“花”开的灿烂,这三个环节就缺一不可。
当新的知识学习结束以后,初三面临的就是复习和迎接中考,在复习中,没有了新的知识的学习。但所学知识的外延将以各种各样的姿态出现了,这就是“结果”。这段时期每个知识点以千姿百态的形式展现,此时最忌讳的是只做题,在题海中纯粹做题,只重量而不重质,不去总结,要提醒学生做题时要注意收获知识点的果子。要做到:1. 抓住关键,归纳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关键。归纳各物质相互联系实质上是各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归类和总结。2.注重实验贯穿章节的复习。以实验为主线贯穿各章知识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提高复习的效果。
所谓的“穿串”,就是用自己所学的内容强化知识结构,进行知识点分类总结。不会总结,只能是被动的学习,不会有升华,也就是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整本书可知识分为:1.基本概念和原理;2.元素及化合物;3.化学计算;4.化学实验等四大部分。在引导学生复习时,可运用多种方式,把基础知识整理成知识点,然后连成线,梳理相互联系与对比交织成“知识网”,就是我所说的“穿串”。在临近中考的时期,再针对中考的考试题型,进行专题总结及综合训练。强化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教育的宗旨是教给学生一个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之一生具有科学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整个初三的化学学习中,教师要能把握教材,驾御教材,把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而不仅是授之以“鱼”。
作者: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