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5-11-10 16:52
生物无机化学的蕴生和发展差不多经历了半个世纪,而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建立,却是近30年的事情,通常人们把国际期刊JournalofInorganicBiochemistry的创立(1971年)作为标志。众所周知,这个学科是在无机化学和生物学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发展起来的一门边沿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从现象学上以及从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金属与生物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对这种相互作用的阐明有赖于无机化学和生物学两门学科水平的高度发展。由于应用理论化学方法和近代物理实验方法研究物质(包括生物分子)的结构、构象和分子能级的飞速进展,使得揭示生命过程中的生物无机化学行为成为可能,生物无机化学正是这个时候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运而生。
生物无机化学在我国较早就有一些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在如生物矿化等方面开展工作;但是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似应以全国第一次生物无机化学会议(1984年,武汉)的召开为标志。总之,从80年代初,我国从事不同学科的化学家顺应国际上这一新学科的发展,不少人纷纷转到生物无机这块园地进行耕耘。近20年来,这些耕耘者,的确作出了不少有意义的成果,以下分几个方面作概括介绍。
1金属离子及其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
金属离子与生物大分子结合后,常常会发生明显的生物化学效应。计亮年等观察到一些金属(碱和碱土金属)氯化物和葡萄糖酸盐对葡萄糖氧化酶(GOD)的活性有激活和抑制作用。
生物大分子结合的金属离子可被不同类型的螯合剂夺取。李荣昌等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镉(Ⅱ)的这类反应,提出用竞争参数F来表征螯合剂从生物大分子金属配合物中夺取金属的能力,求得了多种螯合剂相应的F值和稳定常数。
分子识别是近年来国际上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计亮年等合成了一系列钌的平面配体配合物,研究了这些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杨频等选用铁(Ⅱ)、镍(Ⅱ)为中心离子,以phen、bipy、dppz等为配体,合成并分离出了手性金属配合物,研究了它们与B-DNA的作用。
应用金属及其配合物对肽键的化学切割,是作为金属水解肽酶的模拟物来加以研究的。朱龙根等发现,简单的Pb(Ⅱ)水配合物能选择性的与含蛋氨酸和甲硫半胱氨酸残基小肽中的硫原子配位,进而快速地切割它们的羧基端的肽键。他们还发现氨基酸和二肽的配合物也能有效地水解肽键,活性配合物为双核配合物。蛋白质的水解机理是利用金属配合物促进特定肽键的水解,以达到选择性断裂肽键的目的。
离子探针是一种研究生物体内无适当光、磁信号金属离子的结合状态的有效手段。杨频研究组应用顺磁离子探针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与Gd(Ⅲ)的作用。
2药物中的金属及抗癌活性配合物的作用机理
2.1顺铂的作用机理
60年代末期,顺铂(cis-platin)抗癌作用的发现及其临床应用,开辟了金属配合物抗癌药物研究的新领域。顺铂抗癌作用的化学基础,如顺铂的靶分子、顺铂的跨膜机制等,至今仍是人们致力研究的课题。王夔曾提出金属-细胞相互作用的多靶模型,为后来更多的实验事实所支持。他用实验证实了细胞膜是细胞外金属配合物进攻的前沿,金属离子与膜分子的结合是首先发生的事件。
2.2有机锡配合物的抗癌活性及其与DNA作用的分子机理
自80年代初,Crowe等人发现有机锡配合物有抗癌活性以来,已进行了大量合成和筛选工作。国内胡盛志等发现,由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5-Fu)和Et2SnCl2Phen反应制得的Et2SnCl(Phen)(5-Fu),大大增强了原产品的抗癌活性。潘华德等合成了一系列有机锡甾醇化合物及碳环醇化合物,都具有很好的活性。
3稀土元素生物无机化学
我国科学工作者对稀土生物无机化学、稀土生物化学和稀土毒理学进行了研究。早期主要是进行了大量的环境调查及农用稀土毒理研究。80年代开始从分子水平及细胞水平上开展稀土的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并已出版了专著。
钟淑琳等从茶叶中分离出含稀土的成分,认为是一种类脂和多糖结合的大分子化合物。赵贵文等从福建稀土矿区采集到的铁芒萁植物中测得含有较高的稀土,认为该植物对稀土具有富集作用。郭繁清等从江西赣县大田地区的铁芒萁中分离出二种含稀土的糖结合蛋白。钟广涛等研究了牙体中的稀土含量,指出随着人们年龄增长,牙中稀土量逐渐积累;卢国埕等指出矿区居民的头发中稀土含量明显增高。卢国埕等还报道了三氯化钇对大鼠精子的毒性,可使精子运动速度明显降低。牛春吉等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在接近体液条件下的稀土-氨基酸二元、三元及多元配合物溶液中的稳定性,并用数学模型方法计算了当有稀土等金属离子存在下,其物种的分布。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