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5-11-08 10:29
包头市三十三中学2013-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Ⅱ考试 高三年级文综试卷 历史部分24.史载:“夏氏革命,叉为九州,涂山之会,亦云万国。四百年递相兼并,殷汤受命,你其能存者三千余国,亦为九州,分统天下,载祀六百,及乎国初,尚有千八百国,而分天下为九畿……其后诸侯相并有千二百国。”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从制衡向统一的君主专制国家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从夏到商,中央王朝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小C.兼并战争在国家的统一方面客观上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D.为有效削弱地方诸侯的权力,中央王朝鼓励诸侯之间相互征伐25.“部落和村社的划分不取决于血缘关系,而是由地域决定,因此不论在宗教或政治领域,基于出身的特权被毁灭了,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社会代替了氏族社会。”这一措施A.属于梭伦改革的重要内容 B.开始打破氏族血缘关系C.进一步削弱了氏族贵族的特权 D.促使伯利克里时期“黄金时代”的到来26.《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D.工业资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27.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而到了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的观点发生这样鲜明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认为 A.太平天国运动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封建主义B.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C.“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D.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28.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像‘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 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B. 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 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D. 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29.《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30.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从根本上 A.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B.会引起各国外交政策的实质性变化C.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已成为各国的追求D.反映了各国因利益和实力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31.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田庄手工业32.下表为鸦片战争初期中国的茶、丝出口量,反映了时间茶(万镑)丝(包)战前年平均500050001845年8019132201851年9919230401853年1012262896 A.对外贸易稳居出超地位 B.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国内税收政策逐渐宽松 D.传统手工业制品质量高且成本低33.下表是某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根据该表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 时期注册公司数资本总额平均每年设立公司数每个公司平均资本1903-1908年127家5122万元 21家 40.5万元1913-1915年124家2442万元 41家 19.6万元 A.中小企业数量呈增多趋势 B.民族资本主义整体上呈现萎缩趋势 C.中国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 D.民族资本呈现增多趋势34.邓小平在改革之初就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问题。1993年9月,邓小平则明确 警示,收入差距问题“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材料表明,邓小平的核心主张是 A.缩小城乡差别B.实现由“贫”转“富” C.实现“共同富裕”D.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35.“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许多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恒源纱厂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 B.工厂招工歧视女工 C.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被彻底废除 D.当时女工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41.(25分)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一一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世界文明史》材料二:近代史上法德两国成为一对宿敌。然而,1958年,德国总理阿登纳却前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家中进行了一次私人会谈。会谈中,戴高乐向阿登纳说:德国是法国在欧洲唯一的伙伴。材料三: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一一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4分)。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妥协传统,请以17世纪晚期的英国和18世纪晚期的美国史实为例加以说明。(4分)。(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历史现象(2分)?这个现象的发展趋势如何(2分)?后来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3分)。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4分)。(4)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4分) 4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钱神也怕,无钱鬼亦欺。 ——选自明朝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材料二 孙阳春在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弃儒经商,他的商业信誉极好,明朝灭亡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钱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选自《明清史散论》材料三 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甚至妄称所卖的酒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在鸡的肚中塞沙,往猪肉和鸡肉中注水,伪造古董和家谱等。 ——选自《明清史散论》材料四 地方商帮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例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选自《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 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较为恰当的历史主题,选择其中的一种经营现象结合明清社会背景加以评析。(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材料二 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6分)(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现象及其产生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现象的消极影响。 (6分) (3)据材料三,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3分)包头市三十三中学2013-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Ⅱ考试 高三年级文综历史答案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CCADCBDABACA41.【答案】(1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