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5-10-19 11:38
一、诗歌的整体鉴赏
诗歌是作者以丰富的感情和想象,节奏鲜明和谐精练的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式样。
鉴赏诗歌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了解诗歌的表达形式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与抒情诗;按形式,可分为古风、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与民歌,而古风和格律诗中,又有多种类别。类别不同,形式、风格也不同;这是阅读诗歌要首先把握的。
2、注意诗歌的不同风格。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我们欣赏诗歌,要反复诵读,仔细体味它们风格的差异。
3、领会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指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诗歌作品形象鲜明,情景交融,往往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可以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感染。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出一幅雨后山村秋日晚景图,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幽静恬淡的心情。又如陶渊明的《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出清新自然,安谧美好而令人神往的农村劳动生活图景,使人感到淡泊宁静的高洁心理。所以,我们鉴赏诗歌,正是要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去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4、把握诗歌中的典故。
古人常用典故,可以恰到好处地用极少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涵,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把握典故的思想,就需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熟悉典故的来历。如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5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借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给人以具体鲜明的印象和特殊的感染力。
5、掌握诗歌的表现方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如比兴手法、夸张渲染手法、情景交融手法等等。如《硕鼠》一诗主要运用了比喻、重章叠唱的表现手法。
6、重视诗歌的炼字、炼句。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一个词,一个句子,运用得好,绝妙异常,可以给整篇诗作起到提神运气的作用,从而更能使人真切地进入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起波动。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中照、流、归、下等动词的妙用,这些动词或长或短的持续情,使我们似乎感观月光的倾泻不尽,清泉的长流不绝,浣女的由远而近,莲舟的由近而远。
二、诗歌阅读训练
(一)阅读《归园田居》(其三),完成1-3题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交待劳动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
B.三、四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务农。“荒秽”各种杂草。
C.五、六句承“荷锄归”,写回家穿草而行,露沾衣湿。
D.结尾两句抒情,“愿”,指辛勤耕作只为了获得好收成。
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实后虚,相互衬托,完美和谐。
B.“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用语十分自然冲淡,却将归隐生活的艰难写得极具体。
C.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入诗,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营造出一种醇美的诗意。
D.以“衣沾”代写躬耕的所有艰辛,是因为归隐生活的乐趣大于辛劳,故才“不足惜”。
3、此诗与课文《归国田居》(其一)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首写归隐生活的愉快,一首写田园劳动的艰辛和宁静恬适的心请。
B.一首用比喻、对比写归隐,一首用白描、口语写耕作。
C.一首是五言古体诗,一首是五言近体诗中的五律。
D.一首情趣与理想相互映衬,一首平谈与醇美合谐统一。
(二)请赏析《长歌行》,完成1-2题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对诗句和词语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朝露待日?”——园中的葵,浸润着朝露,青翠欲滴,一经阳光照耀,更显晶莹剔透。葵——古代的一种蔬菜;?——xi,本指天亮,此处引申为阳光照耀。
B.“阳春布德泽”——春日的阳光广施恩惠,为万物创造了生长条件。阳春——指春季第三个月;德泽—即恩惠。
C.“?黄华叶衰”——原本绚丽的花与翠绿的叶,全都枯黄,衰败了。?——本义为明亮,或火光照耀,此处与“黄”构成双音节词,形容花、叶的衰败与枯落。
D.“何时复西归?”——什么时候再回头向西流呢?——此句比喻光阴似流水,一去再不返、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歌行》选自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乐府是汉朝国家级的音乐机关;乐府诗是它采集和保存下来的歌辞。
B“相和歌辞”,在乐府诗中属于思想性、艺术性品位较高的作品,它善于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达意抒情,赋予自然以灵性,激发人的审美愉悦。
C.本诗描绘了这样一种景象:阳光明媚,万物生机勃勃,然而,青翠茂盛的植物会随着秋声而衰败;百川东流,岂能西归?可见,自然现象蕴涵着何等深刻的哲理。
D、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因而诗篇告诫青少年:你们如园中葵,似早晨露,千万不要沉溺欢乐以免老而追悔不及。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1—4题。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从诗歌类别来看,这首诗是______,属于______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是_______,属于________。
2、对这首诗文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寒水”寒冷的江水,指穿过南京流入长江的秦淮河。
B.“商女”,茶楼酒馆里侍候客人的歌女。
C.“隔江”的“江”,指秦淮河,商女在岸上酒楼歌唱,诗人从船上听去,所以说“隔江”。
D.“后庭”,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历来被人看作“亡国之音”。
3.关于这首唐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笼”字,说出夜色的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图,寄寓诗人的忧愁与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后庭花》的靡靡之音,诗人意只在批判她们的幼稚无知,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生活。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语言清新洗练,加上活用典故,是唐诗中的优秀之作。
4、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他以写_________诗见长。
参考答案:
(一)1、D 2、B 3、C
(二)1、B 2、D
(三)1、七言绝句 近体 七言古诗 古代自由诗
2、C 3、B 4、杜牧 咏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