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5-09-06 17:56
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满分48分。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2.列宁在《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指出:人类实现了共产主义后,黄金就失去了意义,只能用来修建一些公共厕所。苏俄(联)在以下哪一时期对黄金的认识与之相同?gkstk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工业化建设时期3. 某学者把苏联(俄)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运动 D.斯大林模式确立4.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932年上升到50%左右;1932年约有1700名美国工程师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大萧条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先决条件B.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于西方大国的支持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D.学习西方技术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有效途径5. 中国知识界曾掀起了一股谈论苏联和社会主义的热潮,他们认为“国家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避免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下生产的无规划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混乱和浪费。”由此判断,苏联当时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经济体制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6.右图是某国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发展规划,通过努力,该国A.摆脱经济危机,为资本主义国家改革提供一种模式B.从一个依赖西方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C.大量民族工业内迁,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D.经济奇迹般地恢复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7. 下表为1937年苏美德日四国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比重统计表,其中苏联的工业生产ABCD工业生产总值比重42%13.7%12%4%1961—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2社会总产值6.57.46.34.23.3工业总产值8.68.57.44.42.8A.“新经济体制”的推行 B.农业成为改革的突破口C.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 D.领导人过分追求稳定10.赫鲁晓夫曾强烈反感甲壳虫乐队,他说“苏联青年不需要这种刺耳的垃圾”,甚至宣称,“从萨克斯管到弹簧刀仅有一步之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B.C.经济结构决定苏联的消费水平 D..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8541亿元。灾后重建任务艰巨,除努力自救外,中国如需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机构提出申请13.1944年7月,孔祥熙从美国致电蒋介石:“英、美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需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美可能将国际银行对英让步,其他各国则望基金与银行均告成功。”这封密电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B.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C.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 D.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14. 20世纪70年代欧洲流行一幅漫画:某乞丐向一妇女行乞,口里喊着“不要美元”,这表明A.连乞丐都不要美元,表明美元不再是世界货币B.受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元大幅贬值,退出欧洲市场C.美元的中心地位和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D.当时西欧的乞丐有强烈的爱国心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对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时说:“(欧洲)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争(指‘冷战’)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美国支持“共同市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希望欧洲一体化为美国霸权服务 B.欧洲一体化有利于美国对其加强控制 C.欧洲一体化增强了其对抗美国的实力 D.“冷战”形成是欧洲一体化的必备条件18. 历史老师把区域性合作组织三种模式的特点归纳成右面的表格。下列组织最能体现模式3特点的是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19.为缓解目前的金融危机,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了高达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但同时提出“购买美国产品”的限制条款。这一限制条款与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相违背A.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C.世界银行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全球,国际金融市场随之剧烈动荡,并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这一现象说明经济全球化A.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B.导致了贫富分化更加严重C.使世界经济发展日趋失衡D.带来了经济风险的全球化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A.不结盟运动兴起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C.两极格局的存在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下表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下列认识正确的是项? 目1970年1992年32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79美元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A.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起主导作用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起来D.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发展中国家要联合起来抵制全球化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经济全球化同历次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个整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二、非选择题:满分52分。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18分,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25.(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4分)(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6分)材料二: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2分) (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 (6分)gkstk26.(16分)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和演变,反映着人类进步力量的不断壮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充满了血腥与暴力。在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之后,国际经济关系中仍时有武力征服、商品重炮轰击、彼此兵戎相见。至于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不等价交换更是司空见惯。当时根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合作。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毫无合作可言。……时代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世界经济史上风风雨雨的各种教训,使各国有识之士越来越认识到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二次大战后,制度化的经济合作越来越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在全球遍地开花,把各国间的经济关系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经济十大变化》(1)依据材料指出,二战以前国际经济关系的主要特征及处理方式。(6分)(2)举出二战后“制度化的经济合作”的主要史实。(6分)(3)基于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际经济关系的认识。(4分)gkstk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发展。(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经济被迫融入全球化的史实表现?(4分)(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规则的原因?(分)(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特点?(分)(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自二战以来,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因素有哪些?(6分) 广东省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